分享

子夏故坛解析「序卦传」之一

 子夏故坛藏书馆 2023-04-05 发布于山西
文章图片1

原文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释读

《周易》以《乾》、《坤》两卦为门户,故《易》以《乾》为首卦而以《坤》次之,“乾为天”、“坤为地”,所以《序卦传》开篇就说“有天地”。先有天地,然後万物生于其间,故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天地未免寂寥,当以万物充实其间,故受《屯卦》于《乾》、《坤》之後,故曰“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屯卦》是由《临卦》变化而来的,天时为寅,孟春之卦。当其时也,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代表万物初生之时。万物欲盈天地之间,必要先经历初生之时,故曰“《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

《屯卦》的综卦是《蒙卦》,《屯》、《蒙》为一对,故《屯卦》之後为《蒙卦》。《蒙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天时为戌,季秋之卦,正是万物退隐,下一代上位用事的时候。世界终究属于下一代,下一代虽然还很幼稚,但薪火相传还是要接班的。故曰“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文章图片2

【原文】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释读

物尚幼稚,不能不养育。何以养之?饮食也。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于是继《蒙》之后,受之以《需卦》。《需卦》是由《大壮卦》变化而来的,大壮之时,天时曰辰。一天之中,辰时就是“食时”;一生当中,辰时正是人长身体的青壮之时,也正是人食量最大的时候。《需卦》天时为辰,辰与饮食有密切关系,而饮食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况于辰时乎!故曰“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

《需卦》的互综卦是《讼卦》,《需》、《讼》为一对,故《需卦》之後为《讼卦》。《讼卦》是由《遯卦》变化而来的,天时为申,孟秋之卦,正是万物养育下一代的时候。万物在养育下一代的时候私心最重,往往会过度地为下一代着想,于是变得贪婪暴戾,极力想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讼卦》实际上是讲王权世袭制将取代王权禅让制过程中的斗争。君王不再想把王位禅让给贤能者,而是想让自己的子孙世袭。“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动物进食时最能体现尊卑贵贱,其实人也是这样,餐桌上的规矩就是饮食之道。争食就是争地位、争身份,故饮食之道是礼最基本的要求。下一代人不遵饮食之道,就是违了旧的礼法,就是要打破旧秩序,重新确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以必然产生争讼,故曰“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文章图片3

【原文】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释读】

最大的讼事,莫过于争王之食。要争吃君王这碗饭,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做後盾,故在《讼卦》之後受之以《师卦》。《师卦》讲军事,而军事的基础就是士众。故曰“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师卦》的综卦为《比卦》,《师》、《比》为一对,故在《师卦》之後受之以《比卦》。《比卦》是由《复卦》变化而来的,《复卦》先变为《豫卦》,然後《豫卦》再变为《比卦》。卦变的过程,反映了《比卦》九五从卑初之位上升到九五尊位的奋斗史。《比卦》多阴爻,众阴合为坤体,“坤为众”。《比卦》九五独阳居于王位,众阴比而屏藩之,形成以九五为核心的一个集体,故曰“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文章图片4

【原文】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释读】

《师》讲军事,军中多士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事就是在平时畜养士众,以备不时之用。《易》以“坤为众”,“坤”由众阴爻组成,《易》又以阴者为小,故《师》以畜众,所畜者小也,故在《师》、《比》之後受之以《小畜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这句话有点牵强。为什么“比必有所畜”呢?为什么“有所畜”就要受之以《小畜》呢?受之以《大畜》不行吗?可见,在《师》後受之以《小畜》最合理,只是《易》之排序有一个规则,就是64卦是成对出现的,互综为一对,如果综卦是自身就以互错为一对。《师卦》的综卦为《比卦》,故《师卦》之後必须先排《比卦》,然後再排《小畜卦》。

《小畜卦》的综卦为《履卦》,《小畜》与《履卦》为一对,故在《小畜》之後受之以《履》。《履卦》是由《夬卦》变化而来,《夬卦》先变为《大有卦》。然後《大有卦》再变为《履卦》。《夬卦》是“泽上于天”之象,而《履卦》是“上天下泽”之象。天尊地卑泽更卑,自然之道也,自然有尊卑上下之序也。卦变的过程,使“泽上于天”转化为“上天下泽”,使尊卑上下合其自然之序,所以《履卦》讲礼。礼者,尊卑上下之序也。故曰“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文章图片5

【原文】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释读】

履者,礼也。礼成则有序也,秩序井然则行而通畅也,故在《履卦》之後出现《泰卦》。故曰“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泰卦》实际并不是安分守己的卦,而是奋发进取,英雄用武之卦。言《泰》为通,然也;言“泰”为安,非也。事实上,《否卦》才是既成定式而後安之卦。《否卦》天时为酉,日入之时卦。日入之时,人归家而鸟归林,归则安矣。比如《随卦》就是由《否卦》变化而来,故《随卦·象辞》就说:“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向晦者,日入也。宴者,安也。安于内者,内外不交而天下不通也,故曰“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文章图片6

【原文】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释读】

《否卦》是退隐之卦,当其时也,英雄无用武之地,人们忌讳突出个人的价值。《否卦·象辞》就说:“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人们安守本分,忌讳突出个人价值,不再表现与众不同,故在《否卦》之後受之以《同人卦》。同人者,人与人之间平等而无差别者也。物不可以终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永远平等而无差别,故曰“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人与人平等的原始共产制社会必将被私有制社会所取代,物(生产资料)必将归大人(贵族)所有,故在《同人卦》之後受之以《大有卦》。大有者,大者所有也。故曰“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文章图片7

【原文】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释读】

统治阶级(有大者)不可以持盈自满,而应该谦以自守,故在《大有卦》後受之以《谦卦》。所谓“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人品格的人(有大)如果能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必将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故在《谦》後受之以《豫》。豫者,奋发而进取者也。所谓“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事实上,《谦》是一种贞固守成的态度,而《豫》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二者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故“有大而能谦,必豫”这句话是十分牵强的。

文章图片8

【原文】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释读】

奋发进取、欲取天下者必有人追随,故在《豫》後受之以《随卦》。所谓“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其实,《随卦》并不讲追随,因为其中毫无功利思想,而是讲顺其自然,是一种无为状态。事实上,《豫》後受《蛊》才是顺理成章的。《豫》讲奋发进取,欲得天下。只有奋不顾身地拼搏进取,才有可能最终取得胜利,故在《豫》後受之以《蛊》。蛊,就是经过残酷的竞争而最终取得胜利的幸存者。“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这句话实在是令人莫名其妙。

文章图片9

【原文】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释读】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这句话更是莫名其妙,《临》是孟春之卦,万物才复苏,临怎么可释为“大”呢?事实上,万物顺其自然者莫过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故在《随卦》之後受以《临卦》才是顺理成章的。《观卦》是季秋之卦,季秋之月,田事毕收,果实丰硕,仓廪丰满,蔚蔚乎可观,故大者非《临》,而是《观》,故曰“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蛊是物竞天择的最终成功者,成功者必有丰硕的胜利成果,故《观卦》实际是承接《蛊卦》的。

文章图片10

【原文】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释读】

《观卦》象征丰收,硕果累累,蔚蔚乎大观。丰收季节也是交易活跃的季节,故在《观卦》之後受之以《噬嗑》。噬嗑者,商榷之声也。故曰:“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这里的“合”可解读为“会”,集市的意思,现在农村还把市场交易称为赶会、赶集。《系辞传》曰:“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商品不可轻易贱卖,商品要有卖相,才能卖出好价钱,所以商品上市要进行包装,故在《噬嗑卦》後受之以《贲卦》。贲就是修饰、包装。故曰“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文章图片11

原文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释读】

经过修饰包装的商品,向人们展现出了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状态也就走到了向上发展的尽头,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剥落、衰退的开始,故在《贲》後受之以《剥卦》。故曰“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同理,始而有终,终则有始,万物衰落到极限,元气就会恢复,涣发新的生机,故在《剥》後受之以《复卦》。故曰“物不可以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者,元阳之气复生也。

文章图片12

原文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释读】

元阳之气需在万物闭藏的环境中慢慢培养,不可不适时宜,急于求成,《复卦·彖传》所谓“出入无疾”也。不适时宜则妄,固本养元则不妄,故在《复卦》後受之以《无妄》。故曰“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复则不妄,不妄则元阳之气可畜也;《易》以阳者为大,元阳之气畜而长,则为大者畜长也,故在《无妄》後受之以《大畜卦》。故曰“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大畜者,畜大者也。

文章图片13

原文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释读】

《大畜卦》讲养贤,畜养大贤也。大贤不家食而为客卿也。客卿就是引进的外来人才。国家畜养人才,人才凭贤能以自养,观其所养,观其自养,均在一个“养”字上,故在《大畜》後受之以《颐卦》。故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畜养人才,为的是发展壮大自己,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并谋求进一步的跨越发展。这种跨越的发展超出了正常的限度范围,是大者的一种过越行为。另外,物有所养,所养皆有一定的就食范围,超越了这个范围是不行的,就是大者之过。故在《大畜》与《颐卦》之後,受之以《大过卦》。故曰“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不养”者,不以礼而养也。“不可动”者,不可行也。不可行而行之,大过也。

文章图片14

原文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释读】

不可行而行之,大过也。为了限止大过行为,就需要设险以阻其行,故在《大过》之後受之以《坎卦》。故曰“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王公守其国所依凭的就是天险、地险以及人防工程。人防工程就是城郭沟池。天险不可升,地险不可越,城郭沟池以为固。此三者,守其国之凭据也。故在《坎》後受之以《离卦》,离者,附丽也,依凭也。故曰“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文章图片15

(本文共约4700字,子夏故坛原创,带你一起学《易经》)

2023年元月7日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