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心理学》:绝佳的性启蒙书籍

 公司总裁 2023-04-05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霭理士(Havelock Ellis)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和性学权威,其在二十世纪前后所著的七大本《性心理学研究录》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产生巨大影响。500页的《性心理学》可以说是七大本理论的浓缩版,供普通民众学习。本书的译者是潘光旦先生,据说也是民国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位学者。译本于1934年出版,距今已几乎有80年。

中国的性教育本来就缺乏,在一些贫困省份,更是几乎等于没有。无论是学校还是父母,对于这一领域都讳莫如深,这导致学生不管在理论或是实践上都是半个文盲。无奈只得自学,但是网络资料太杂太粗浅、可信度低;情色影片又过于单调与刻板。唯有找一本内容全面的教材来读,方能弥补性教育的缺失,而这本《性心理学》不失为难以多得的教材。

作为过来人,我在阅读它之前,原以为现今社会思想日新月异,本书的理论参考价值或有所降低。然而,作者霭理士在自序中写到本书重在分析“性的常态”而非变态,不变或不易变之态为常态,因此又觉得继续看下去亦未不可。慢慢品鉴后才感觉到,这根本就可以称作一本哲学书籍,即使在现在看也丝毫没有过时。

本书所讨论的心理学,是性冲动或性能的心理学。

第一章,作者认为性心理学起源于1900年左右医学发展中的性生理学,在此之前,由于传统社会道德的影响,西方医学界生物学界对此话题也像今天的中国社会一样,十分忌讳。

对此,霭理士引用了“某神父”的一句话:

“凡是上帝自己创造且不认为是羞耻的东西,我们更不应引为羞耻并避而不谈。”

——某神父

信上帝的神父有这种见地,反而让自称“唯物主义”的我们相形见绌了。

对于性变态或者心理疾病的治疗,抛却道德因素而完全从医学上提出建议,往往是行不通的。因为性欲与食欲有很大区别,前者受道德宗教习俗的控制要远比后者多得多。旧些时候,许多医师见病患是同性恋或者性冷淡,就建议他们去嫖娼或者赶快去结婚。霭理士则认为这种不负责任的“处方”实在荒谬。就像“何不食肉糜”一样。

第二章,霭理士试图用生物学来解释性欲,与高等和低等动物相对比,力求得出一个普适性的结论。

1897年心理学家Moll认为性冲动有两个成分:“解欲的冲动”(追求精液迸出)与“厮磨的冲动”(追求两性接触),都可推源到性腺上去。正常完整的性冲动是由于两者的结合。

然而Moll学说也有其局限性,似乎只适用于男子而不适用于妇人。作者认为,决不能拿“解欲”作一个起点,解欲之前首先得“积欲”,而厮磨的过程无非是积欲的过程。

“我们在这里所称的'积欲’,在文学或社会学上叫作'求爱’;一个男子,因性冲动的力量,而向女子接近,就是求爱。”

——霭理士《性心理学》

从积欲到解欲,就是霭理士对性冲动成分的基本理论。

作者认为,求爱不仅针对未婚的人,即便是已婚的双方,要想实施正当有效力的性交合,也必须经历短暂的求爱。

书中还描述了解欲后的心理变化,在今天一般称作 “贤者模式”

“对于男子除了消释积欲过程中所蓄聚的紧张的状态而外,除了减低血压与恢复肌肉系统的休息而外,它可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一种通体安闲的感觉,一种舒适的懒散的心情,一种心神解放、了无罣挂,万物自得、天地皆春的观感。在这种情形下,解欲不会产生痛苦,增加疲乏,触动愁绪或引起精神上的厌恶。”

——霭理士《性心理学》

霭理士认为,低等生物的求爱方式,在今日的人类身上亦有体现。比如,雄性鸟类求爱时,喜欢卖弄五彩斑斓的羽毛;雄性犀牛求爱时,总不免要暴力竞争。

羞怯本来是动物拒绝性交的一种方式,演化到人类身上,变为了很复杂的一种情绪,有时候甚至反而变成了欲拒还迎的态度。

“要不是因为羞怯,我们就缺少一种迁延与节制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缺乏,一方面使男女积欲的过程来得太匆促,一方面使女子不能有从容观察与比较像她求爱的男子品性的机会,来选择她认为最适当的配偶。”

——霭理士《性心理学》

作者又阐述他的性选择理论,并没有照搬达尔文的性择理论,而是基于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加以分析和改良。在这一节,霭理士没有像很多自大的哲学家一样胸有成竹地断定,而是如科学家一般小心翼翼地猜想。他认为,男女的典型特征或者说审美,是在千万年的性择中互相塑造出来的。

接下来,霭理士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四个方面阐释性择与各个官能之间的联系。

触觉不仅是低等动物的求爱主要途径,在人类女性身上也体现得极为明显。尤其是年轻女子,其性欲望主要不在性交合方面,而是在抚摸、接吻和拥抱这一类触觉的方面。

“许许多多青年女子所辉耀的佛光似的贞操之光是这样的,性器官部分的冲动固然很少或没有,但是在全身的皮肤里,黏液膜里和肌肉系统里,却充塞着强有力的性爱。”

——萨德格尔

在这一节,霭理士提出了一个我认为有趣的观点:怕痒与性快感联系紧密。

“不妨说,痒的感觉上性的感觉的一个替代,而性的感觉是痒的感觉的一个变相。”

——霭理士《性心理学》

嗅觉的印象可以直达大脑皮层,因此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一切高级心理作用的种子”。

嗅觉带来的想象力比任何其他知觉都要强,能够接受各种暗示。

无论男女,身上总有体臭,因年龄和族类而有所不同。若是体格好看富有魅力的人,或是处于恋爱中的对象,身上的体臭味反而令人喜欢。

在视觉上,原始人对性的审美,往往是为生存和生殖而服务的。这一点,我觉得即便是现代人也不能免俗。

原始时代装饰和衣着的目的不在于遮掩,而在于更好的显露,引人注意。后来,原始人有了生殖崇拜,认为性器官为神圣之物,便不许侵犯,将其禁卫起来,后人以显露生殖器官为耻的现象,盖源于此。遮掩性器的动机之二,便是相关区域软弱须保护,不便持续暴露。其三,性器难使人有美感,无需显露。

这个论述很有道理。说明所谓的“遮羞”,并不是全由于现代文明,宗教习俗的缘故。

不展露性器,那只能将上下半身一些可以施展诱惑的点变得更鲜明可爱。因此第二性征成为今日施展性魅力的主要舞台。如喜欢女性大臀,肥胖,丰乳...男性的须髯,但是这些喜爱,往往因为时代和习俗原因而大异其趣。

一个种族的特征往往成为其审美的一部分,最容易被赞美和颂扬。

霭理士认为,在视觉上,男人对女人的爱慕与女人对男人的爱慕有所不同。无论是男子或女子,所爱的视觉美,大都是女性化的美。

所以,男子爱女子,是因为女子的美,而美的印象是从视觉传达给意识的;而女子爱男子,是因为男子有力,而有力的印象,虽属于更基本的触觉的范围,却也需先假道于视觉以达于意识。这符合我先前的猜想,男子钟爱美貌和体态,是因为可以给后代留下好的基因;而女子看重活力与力量,是因为可以更好的觅食与保护自己和后代。两性的社会分工不同,性择也有差别。即便到了现代社会,这个基调也已经难以变更了。

韩国式的男星大行其道的原因,也就不难推导出来了:白白净净的甚至有些女性化的面庞和身体,是谁都不会讨厌的。尤其是在已经不需要捕猎和守卫后代的现代社会。如果女人在择偶上偏爱女性化,说明她们是已经脱离了原始性择审美的,当之无愧的现代人。

作者对于性择的最后结论:

性择的时候,在族类品性与人类通性方面,我们所求的是同;在第二性征方面,我们所求的是异;在心理品性方面,我们所求的是相得益彰。

作者在性生理学一章所提出的观点,许多对我有所启发,但也有不少老生常谈的部分,有一些尚待商榷,甚至纯属无稽之谈,考虑到作者年代所限,也无可厚非。一本心理学书籍,把生理学的部分讨论到这个深度,已属不易。

第三章,霭理士开始真正回归心理学,讨论“青年时期的性冲动”。他认为,虽然幼童的性冲动从很早就会出现,但那毕竟是一种模糊的意象,幼童性心理尚未成熟,不能把成人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尤其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作者展现出极大的谨慎与怀疑。被精神分析学派奉为圭臬的所谓“俄狄浦斯症结”,作者认为还欠缺考虑。从个人经历来说,我认为“俄狄浦斯症结”简直就是精神分析家意淫出来的不存在之物。

对于幼童的自动恋(独处时自然涌现的性活动),和童年相异于成年的特殊的性冲动,作者都详细地一一予以阐释。对于自动恋,作者有很深的见解。白日梦和睡梦;影恋和手淫,其背后的机理都被一一剖析出来。对比本人的经历,确实很多是符合的。真是越读越佩服。

作者对于当时英国家庭性教育缺乏的现象很是痛心,在“性的教育”一节,他表示,幼童的性表现往往是不自觉的,全无龌龊动机。大人应随时注意,既要保全幼童正常性心理的存在,又不可让不自觉的性心理过早成熟。

作者对家庭性教育的重视尤其体现在他所谓的“母道”上。他认为母亲是儿童性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如果没有信心能负担起这一责任,那么最好不要当母亲。母亲不宜过于表示身体上的亲爱,因为这种表示对于神经不太稳健的儿童,难免会引起一些过分的性的情绪。对于儿童关于性知识的疑问,应当认真解答并加以导引,而无需逃避或讳饰,更不能妄加呵斥。

文章图片2

对于学校教育,作者也颇有见解。

近代教育家朗克说:

“我们的教育虽多方面教生活理性化、理智化、以至畸形的理智化,我们还留得最后一个枯竭不了的情绪的源泉。”

这个源泉,即性的源泉。所以,性的冲动,是推动人类文明的力量源泉,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推动力。这个道理是所有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明白的。

总之,不可以将性当作跟饮食一样稀松平常的事,但是也不能故意给其披上神秘的外衣。

第四章,“性的歧变与性爱的象征”,作者给正常性活动定下的标准是:

“凡属多少能关照到生殖的目的的性生活,尽有变异,总不失其为正常。”

——霭理士《性心理学》

有些性活动,在形式上已将生殖变为不可能,这种活动就是完全歧变的性活动。霭理士十分详细地讨论了各种性变态的成因和表现,包括但不限于溲溺恋遗矢恋物恋兽毛皮革恋与动物恋窃恋裸恋(暴露狂)虐恋

保暖知淫欲,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生活方式多样化,这促进了性歧变的产生和发展。不过,弗洛伊德认为在任何健康的人的生活里,这种“邪孽”的性倾向总有时候要表现一两次。作者不赞同去扭转性歧变者的病态,认为应该顺其自然。这种观点是很先进的。

“除非在医学和法律上出了问题,否则性歧变是无需干涉的。性的活动和性的态度,只要不公开地取罪于人,终究是一二当事人的私人之事。”

——霭理士《性心理学》

作者又表示,社会对性的约束越是宽松,性关系越能正常发展的地方,则性歧变就就越难产生。

据作者观察,大多数男女是愿意单婚而多恋的。即只保有一次永久稳定的婚姻,却不妨碍他/她对其他异性的吸引。这种心理并无性别之分。但是单恋或多恋的问题并没有什么道德上激烈辩论或者谴责的必要,因为我们的道德应该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关心。

“婚姻生活在其它方面越来越见融洽之后,性爱的成分反而见得越来越不显著,甚至会退居背景以至于完全消散。而建筑在相互信赖与相互效忠的基础上的婚姻还是一样的坚不可摧。”

——霭理士《性心理学》

我一直认为是这样,互相爱慕的爱情经过婚姻,最终都是要转变为互相舔舐的亲情的,这个“情”必须要从生物学的领域跳转到了社会学的领域。

来还是相当中立和正确的,对于现代青年仍然很有阅读价值。作者行文风格平实不做作,对于“邪孽”的性歧变话题也直言不讳,读起来像听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谆谆教诲,丝毫没有看着讲黄色笑话的人脸上猥琐笑容的感觉。这与一般的插画式科普读物有本质的区别,有些性读物的作者拐弯抹角,矫揉造作,还自以为很幽默似的。

全书没有任何插图和表格,不含任何诙谐幽默成分,知识密度极高,启发意义极大。潘光旦的翻译更是锦上添花,不用欧式语体,真正做到了信达雅。特别是附录,潘光旦援引了大量中国古今事例来佐证霭理士理论的正确性,光是这些附录,恐怕就足以整合成一本“怪谈”,满足猎奇读者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