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徐凯文老师曾提出,关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问题——“空心病心理”,这样的心理特征在现在的青春期孩子身上,普遍性的,多多少少都会带有一些。值得家长和孩子深思。如果因此种心理特征导致了抑郁症等疾病的产生,是需要治疗的。空心病是指:“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 ![]() 空心病的症状是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等等。但它不像抑郁症可以用药治疗。空心病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心理治疗收效显著。 ![]() 空心病的心理特征: ![]() 空心病的青少年不热爱生活;不知道生命来之不易;不知道珍惜生命;不保护生命;不懂得感恩;不知道人活着:不是为了满足大家对你的期望,而是要活出真实的自己。 ![]() 空心病孩子的父母应该: ![]() 空心病的青少年心里并不是空的,而是心里被别人的期待或功利的东西塞的满满的,唯独没有自己。 4)让孩子多享受与无用的时光琐事待在一起,去体会美好的当下生活,那颗心也就被幸福和快乐充满了。 ![]() 家长们通过对孩子的了解,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空心病的特点很相似时,就要从根源出发,去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觉得活着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为什么ta感到没有存在感?为什么ta觉得ta没有被社会被周围人需要?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以及ta目前生活的环境中,到底都发生过什么?你作为父母,对孩子有没有影响? ![]() 父母要避免因了解了空心病,就去给孩子下结论做指导:你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懂得感恩才对。你要活出真实的自己才不会抑郁。 ![]()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银河老师说:人活着究竟为什么?不为什么,什么也不为。活着只是人的一种状态。就像一条鱼一棵树一只甲壳虫。我们来到人世,我们消耗掉一些物质,改变周围的一些物质,然后离开人世。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无意义的人生呢?我们唯一能够想明白的就是,要以比较舒适快乐的状态,度过自己的人生,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诗意地栖居。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我只要那一点点精华,最美丽的,最诗意的,最适合我的。活着就享受所有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这就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意义。 伊林,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临床心理学会认知行为疗法学员,中美辩证认知行为疗法学员,长期从事CBT取向心理治疗和团体治疗,以及照料者培训工作坊和家庭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