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渊:似是而非清流人

 青牛一生 2023-04-06 发布于福建

谭渊:似是而非清流人

在民国《清流县志人物志》中,赫然记载了靖难名将谭渊的这一历史名人。谭渊不是元末明初安徽滁州清流人吗,怎么又成了福建清流人呢?

456cfe56c5beb2aaa333ee999ab7a60

清流县旧志载:“谭渊,嗣父职为燕山右护卫副千户。”但没有关于其父在清流的信息,而后来谭渊的故事,差不多就是《明史纪事本末》记述的内容了。

ec52da3cfc0ad79d7fefd7da43d42cd

明朝洪武十三年,20岁的朱棣来到北平就藩,从此,谭渊归于朱棣麾下。谭渊骁勇善战,他能拉开两石的弓箭,而且百发百中,这种本领,非常人能及,为此很快得到朱棣重用,成为朱棣的心腹。

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死,因皇太子朱标已先病故,遂以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次年改年号为建文。建文帝继位时,明开国初期朱元璋分封各地的亲王势力逐渐扩大,一个个凯觎皇权,威胁中央朝廷的统治。一贯仁柔的建文帝迫于无奈,采纳黄子澄、齐泰的建议,仿效西汉初年削藩之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先后削夺了5个亲王。诸王不甘心就范,特别是早有践位野心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作了充分准备后,以诛黄、齐“靖难”为名,用“恢复祖宗旧制”为旗号,起兵反叛,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六月,朱允炆派北平布政使张昺秘密逮捕朱棣,结果张昺被朱棣反杀,靖难之役由此爆发。战争的第一仗,便是控制北平城。在这个过程中,朱棣派张玉、朱能、丘福、谭渊等心腹分头行动,一天之内夺下北平九门,攻破雄县,三日之内肃清城内异己。在这场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斗中,谭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时,南军派潘忠、杨松从河北鄚州前来救援,谭渊则率领壮士一千多人,悄悄埋伏于月漾桥下水中,每人拿一束茭草遮盖着头,只留鼻孔呼吸。谭渊等人在水里泡了半夜,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这份坚毅着实让人佩服。到了后半夜,张玉、朱能开始向南军发动进攻。潘忠和杨松因突然被袭击,只得带兵往河南岸逃窜,打算通过月漾桥退走。这时,谭渊率军突然从水下“钻”出来据月漾桥,这个情形仿佛神兵天降,让南军惊骇之余,纷纷后退。但由于后方的兵马仍在往月漾桥方向逃窜,前军突然后退,导致兵马相互踩踏,死伤惨重。最终,潘忠和杨松被张玉、朱能以及谭渊堵在桥头,只得放下武器认栽,他麾下的九千将士大多投降。

这次大战,是燕军和南军之间的第一场大战,朱棣一次性活捉了南军两位参将,士气大振。在接下来的真定大战中,谭渊越战越勇。在潘忠和杨松被擒后,耿炳文的主力部队仍在,并没有伤筋动骨,但朱棣从俘虏口中提前探知了耿炳文的军力部署,占尽了信息上的优势。次日,当耿炳文出战的时候,朱棣派张玉和谭渊联手将其击败,而朱棣亲率大军绕到南军背后袭击,耿炳文先败给张玉和谭渊,又败给朱棣,从此不敢出战,只能选择死守。耿炳文是开国名将,在张玉和谭渊的攻击下,竟然一战而败,可见张、谭二将之勇。

沧州城内有两万多兵马,朱棣命谭渊和朱能从南北两个城门分别攻城,城头上箭矢如雨,谭渊等人死战不退,最终拿下沧州,生擒了南军4位将领和两万士卒。在当时,如何对待这些俘虏,成了一个大问题。朱棣一方面通过喊话招降这些南军士卒,另外也表示,如果实在不愿意投降的话,可以在第二天给他们发放文牒,让他们出城回家。当时统计,不愿投降的南军士卒大概有三千余人,朱棣本打算履行承诺,第二天遣散他们。可是,半夜却发生了变故。由于谭渊生性好杀,他听闻城中仍有三千俘虏不愿投降,便带人一夜之间将这三千人全部杀了,一时间,沧州城内血流成河,凄声不绝。这件事对朱棣的影响很大,很多已经投降的南军士卒开始逃跑。朱棣火冒三丈,指着谭渊的鼻子大骂。谭渊辩解道:“这些人都是不愿投降的南军将士,若放他们回去,他日必成后患。”朱棣怒曰:“如你所说,我们应该杀光所有的敌人,可是,敌人杀得完吗?”谭渊听完,再也不敢和朱棣顶嘴,只得惭愧退下。

建文三年(1341)三月,朱棣重整兵马,再次南下。他探知盛庸在夹河驻扎,便开始筹划进军夹河。当时,盛庸备下大量的火枪和强弩,但由于朱允炆下旨不允许伤害朱棣,盛庸投鼠忌器,不敢开枪,双方只得进行白刃战。朱棣也利用这一点,带着谭渊等人冲击盛庸的军阵。本来,在朱棣的冲杀下,燕军已经占尽优势。但谭渊看到南军逃跑,尘土飞扬,立即从正前方拦截,正在谭渊杀得起劲的时候,他坐下的战马突然失控,谭渊跌下战马,被南军将领庄得所杀。

谭渊之死,对朱棣打击甚大,朱棣哭道:“渊之去也,吾失一大将!”众将听罢,都有颓废之色。谭渊从洪武十三年归于朱棣麾下,到建文三年战死,一共为朱棣效力21年。这21年内,他始终是一位彪悍勇猛的沙场战将。他虽嗜杀,但忠勇可取。幸好关键时刻朱能赶到,他鼓舞士气,带领大家继续杀敌,才赢得夹河之战的胜利。

建文四年(1402)六月,朱棣攻入南京,即位为帝,是为明成祖,立即追赠谭渊为都指挥使 同年九月,朱棣大封功臣,谭渊又被追赠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崇安侯,谥号壮节,并立祠祀之。 谭渊之子谭忠也因为父亲的战功,被封为新宁伯,食禄一千石,赐免死铁券。这个铁券,在后期还发挥了作用,从此缔造了谭家九代人的荣华。

永乐后期,谭忠跟随朱棣北伐蒙古。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汉王朱高煦发动叛乱,谭忠跟随朱瞻基征讨朱高煦。两年后,谭忠因为征讨交趾失败,按律当斩,文官们纷纷上奏要朱瞻基杀谭忠,可朱瞻基却说:“券有免死文,其予嗣。”朱瞻基念谭忠有免死铁券,并没有杀他,只是将谭忠的爵位免除,让他的儿子谭璟提前袭爵。谭忠的儿子谭璟也是一员虎将,有其祖父之勇,曾跟随宁阳侯陈懋(陈亨之子)征讨宁夏,立下战功。不过,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御驾亲征时,谭璟和其弟皆在土木堡之变中被杀。有名一朝,新宁伯一共传了9代,享大明俸禄240年,其中第四代新宁伯谭祐在成化年间多次随军出征,抵抗外敌,死后被追封为太傅。第七代新宁伯谭国佐曾带着3个儿子多次参与抗倭,谭家子孙为明朝抗击外敌做出重要贡献。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入北京城,第九代新宁伯谭弘业为保卫北京,血战而死。至此,因谭渊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使谭氏家族延续了240年的富贵方告终结。(王宜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