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蓬莱仙境,金石余响

 原典纪书局 2023-04-08 发布于广东

本文所介绍的中文古籍善本信息,由原典纪书局友情提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原典纪古籍善本。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1)

原典纪书局(孔夫子旧书网上搜店铺:原典纪书局)此次推出的古籍善本《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底本为清道光十四年(1834)翻刻本)是金石学领域相当重要的一部著作,此书从嘉庆五年(1800年)开始流传于世,但嘉庆五年的刻本也不易得,更多的是道光年之后的各种刻本较为常见。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2)

此书题为金石目,实际著录三代至宋金元时代金文,共328种,是黄易藏金石拓片总目之金文目录,与石目合称金石目,是黄易辑刻其所得石经残碑、魏君碑、朱君碑、灵台碑、谯君碑、王稚子阙、范式碑、三公山碑、武梁祠像、赵君碑等十种珍罕汉魏碑石搨本而成。每碑后附黄易所作释文、考证以及诸家题跋。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3)

此目所收历代金文品目如下:三代98种,汉127种,魏2种,晋4种,北魏2种,北齐2种,隋4种,唐38种,后唐1种,后晋1种,后周1种,吴越2种,后吴1种,南汉1种,南唐1种,宋14种,金8种,元21种。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5)

此外,在金石学史上,《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的作者黄易是一个重要人物,他的家庭背景、知识结构和人生经历注定他不是以一个汉学家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一个金石资料的搜访者、发现者、收藏者、整理者、以及慷慨的提供者出现。虽然他也有考证经史小学的文字留

存,但显然并不以此见长,而是注重碑拓版本优劣的鉴别和美术书法上的源流考辨。这种偏重于金石考古、鉴定收藏、书法流变的金石学派,与顾炎武、钱大昕等人的订补经史、小学已经有很大的分别。

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11)

客观地说,虽然黄易的金石学研究总体还停留在鉴赏与收藏上,但是他并不像某些藏家把自己的藏品秘不示人,而是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通过广泛地交流,在乾嘉时期聚拢了一大批金石学同好,共同进行学术研究与探讨。1802年作者黄易溘然离世,原典纪书局今日推出的古籍善本《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也是金石学家黄易留给世人的最后力作。

版本介绍:

底本为清道光十四年(1834)翻刻本

原典纪书局可为书友提供各种珍稀古籍的宣纸线装、道林纸平装(胶装)本及电子版。

作者简介:

黄易,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仁和(今杭州)人。树谷子,监生,官济宁同知。尝有声幕府,以诗筒画笔,与簿书迭进,不废风雅。工书,娴熟隶法。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似《武梁祠题字》。精于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广搜碑刻,绘有《访碑图》,并著《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故隶法中参以钟鼎,愈见古雅。抚印为丁敬高弟,有出蓝之誉,与丁敬并称丁黄,为西泠八家之一。山水法董、巨,冷逸幽隽,以澹墨简笔写取神韵,而有金石味。兼工花卉,宗恽寿平。官济宁时,一花片叶皆能于质库易钱。间作墨梅亦饶逸致。

黄易 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