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场直击!稀世珍品齐聚!上图藏汉碑善本展正式开幕

 光头姚02llsm2q 2023-11-10 发布于福建

今天,大家期待已久的“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在上海图书馆东馆第一展厅拉开帷幕。这是上海图书馆有史以来举办的碑帖展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藏品最优的一次汉碑展览。

图片

图片©上海图书馆

与以往上图特展不同的是,此次新展位于浦东新区新开放的上图东馆,此前在老馆举行的碑帖古籍特展,限于种种原因,往往时间紧凑,只有两周时间。而这次汉碑特展展期大大拉长,跨度达到两个月,观众有了足够的时间参观学习。并且新馆展陈条件也有了大幅度提升,观展体验极佳。


展览现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次展览选取的馆藏汉代碑刻形式非常丰富,有一批我们平时作为汉隶书法学习范本的名碑拓片。另还有包括碣石、摩崖、石阙、画像题字等多种形式在内的珍拓善本。总数量达到90件,其中达到国家一、二级文物标准者有80%左右,均属首次集中亮相

重要展品


图片
沙南侯获碑(潘祖荫藏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迁碑并阴》(蒋氏赐书楼藏本)

图片

图片
礼器碑并阴(陶洙藏本)

图片
三老讳字忌日记(释达受跋本)

图片
太室西阙铭(王懿荣藏本)

图片
开母庙石阙铭(李葆恂藏本)

图片
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王懿荣藏本)

图片
君车画像(陈阜録跋本)

图片

李夫人灵第题字(褚德彝跋本)



两年前,上海图书馆曾举办“大唐气象——上海图书馆藏唐碑善本大展”,此展也成为近年来少有的金石领域内的现象级展览。



而两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为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大汉雄风——上海图书馆藏汉碑善本展”势必也将会是文博热展新焦点。
从大唐气象到大汉雄风,汉碑与唐碑有何异同?


首先,这二者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那就是都被当做书法临习的范本。但是书法风格上的差异,导致汉碑与唐碑流行的时间相差了几百年。唐碑的拓制,在宋元明清各代经久不衰;而汉碑的拓制,在宋代绝少,甚至到明代了也还不多,真正流行是在清代。这背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唐碑多以行楷书写就,而行楷书作为流行的书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其拓本时间较早。汉碑则多是隶书,实用性相对低一些,其流行也是借着清代金石学的东风而起。

图片

《礼器碑并阴》(陶洙藏本)



因此,关于汉碑唐碑的版本,本次特展策展人仲威先生提出一个有意思的对比:汉碑明拓可以视为极品,其珍稀程度堪比于唐碑的北宋拓本;汉碑清初拓可以视为珍品,其稀缺程度可与唐碑的南宋拓本媲美。
这次展出《全碑》(俞复藏本)正是明拓未断本,清末民初的文明书局,曾以此本作为底本将其出版。此本是目前所知仅次于上海博物馆藏“因字未损本”的版本,属于顶级文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曹全碑》(俞复旧藏明拓未断本)


这也反映了另外一个现象,那就是在书法史上,汉隶之后,隶书的书写传统几乎中断,而清代汉碑的流行,将中断许久的隶书传统续上。三百年的清代书坛,隶书名家辈出,人才济济,他们推陈出新,将隶书创作推向汉代之后的又一高峰。

图片

《西狭颂》(沈树镛藏本)
吴让之题端
其次,在汉碑与唐碑的延伸创作——比如题跋上,这二者的侧重点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前面讲到,唐碑在宋元明清的拓制不曾间断,而且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书法所用,一般而言,越早的版本越好,所以到了后世,其版本的早晚优劣往往成了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唐碑上的题跋,有很多是在考证其版本。

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更是个经济问题。同样一个《九成宫》的宋拓本,北宋拓与南宋拓一字之差,价格相差好几倍。民国时期龚心钊花了6000大洋买了一本《九成宫》宋拓,这是按照北宋的价格买的,他还请郑孝胥题了“北宋”的签。拍了“观碑图”留恋。但是这个拓本其实是南宋的,上面的剜挖铲磨痕迹犹在,这些小细节有时候是断代的重要依据。在当时,南宋本价格大概2000左右。

图片
龚心钊观碑图


而汉碑题跋中虽然也有论述版本优劣,但这还不是重点,汉碑题跋的重点在考释文字、证经补史。这跟明末清初流行的治学倾向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时的学术趋势转向突出对古代遗刻和碑刻的重视,这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经史文化、文献学和金石学的热门领域。访求碑刻、考订碑文、弥补史料的活动在这一时期兴盛,这一时期的大批学者身体力行,跋山涉水深入中原各地,产生了许多重要的金石学著作。尤其是乾嘉以来,这种风气更加炽盛。而汉代的摩崖碑刻正是当时访求的重点。



图片

清人绘访碑图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清代金石学家黄易对武梁祠的再发现与重建,黄易对武氏墓群石刻发现、发掘、著述与保护等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乾嘉时期金石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文明进程中,为保存文化、复原社会历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图片

图片

武氏祠画像题字(黄易嘉庆元年监拓批校本)


因此汉碑题跋的学术性非常高,往往考验题跋者的综合学术素养,这也是本次上图汉碑大展的一大看点。除此之外,汉碑的装帧、传拓等种种细节在展览中也都有体现


图片

伊秉绶跋《开母庙石阙铭》(李葆恂藏本)


图片

何绍基跋《裴岑纪功碑》


图片

张之洞、罗振玉、吴湖帆等跋《沙南侯获碑》(潘祖荫藏本)

图片

翁同龢跋《乙瑛碑》(汪鸣銮藏本)

传世汉碑的数量,对比历史上著录里的记载,每隔几百年都是断崖式下降。这些金石重器,在历史的洪流中化为齑粉。但是,因为有了比金石脆弱百倍的纸本拓片,我们今天依然能够感知它们的存在。这也正是金石文化的魅力之一。在上图的新展上,透过这些汉碑拓片,或许我们可以从金石的角度来领略千年前的大汉雄风。

图片

展览时间:

2023年10月30日 - 2024年1月7日

周一:13:30-17:00(16:30停止入场)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

上海图书馆东馆一号展厅

(上海市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