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古希伯来诗人的“天问”:好人为何无“好报”?

 学院2009 2023-04-08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刘盐约 寄居在世 2022-10-07 23:06 发表于安徽

收录于合集

#话题229
#讀書思考21

在我们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里,冥冥中有一种朴素的善恶赏罚观,那就是相信“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句谚语来自《道德经》,其意思是上天不会偏向任何人,并且经常降福和保佑“善人”。

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里经常看到的情景却是“好人未必有好报”。

中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其《史记·伯夷列传》里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条“公理”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他为“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兄弟俩做了传(而且是史记七十篇列传之第一篇),并且写下了一大段评注。 

其开篇写道: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图片

接着,太史公又列举了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的遭遇:“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之后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和质问:“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上天就是这样对待“善人”的吗?上天还有“公道”吗?

太史公又观察到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那真是叫恶人得志,恶人过得真潇洒:“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最后,太史公对“好人有好报”的传统天道观念发出了质疑:“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二十多年前,我读高中时语文辅读材料里收录了这篇《伯夷列传》。记得当时我把这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并且也曾试图去理解太史公的心境(借古喻今讽今)。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对司马迁的感慨也深有共鸣。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无独有偶,比司马迁早数百年有一位古代希伯来的诗人名叫亚萨,也曾有过类似的观察。他也看到了恶人得志,恶人亵渎上天,但过得却更好:

“他们死的时候没有疼痛;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他们不像别人受苦,也不像别人遭灾。……看哪,这就是恶人;他们既是常享安逸,财宝便加增。”(诗73:4-5,12)

他的这一“发现”让他困惑不已,难以释怀,以至于对他的信仰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在古希伯来人的传统观念里,行义的蒙福,做恶的受罚,这是一条铁一般的法则,并写在他们的律法里。 

但他所经历的现实却是反过来的,行义的人反而受苦,而做恶的人却倒享福。所以,他实在是想不通,以至于他心里充满了不平:“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这里的“不平”在希伯来文里是“嫉妒”的意思(诗37:1)。 

甚至,他“嫉妒”恶人到了这样一个程度,觉得自己持守虔敬实在是“徒然”的。恶人享福,义人受苦,凭什么呀?我干嘛还要“洁净我的心”呢?诗人几乎被这一残酷的现实给绊倒了。

但是,当诗人进入至 高者的“圣 所”,以永 恒的眼光再去看时,才发现所谓恶人“享福”、恶人过得“更好”其实是一种假象而已,是肉眼对我们心灵的蒙蔽。

所以,对于司马迁的“天问”,诗人亚萨找到了那个终极性的答案,并得到了莫大的安慰。他写下的诗篇以“嫉妒”恶人开始,经过一连串的挣扎和“摔跤”之后,以充满信 心和盼 望的凯歌作结。

诗人获得的启示是,除非你看到还有另一个世界,并且人更是为那个世界而活的,否则你就看不到恶人已经被“安在滑地”,你也就无法根除心里的“嫉妒”。 

在西方思想史上,司马迁的“天问”对应的是神义论的问题,一个公义又良善的上帝为何允许苦难临到世间呢?这个问题引起一波又一波思想家的争论,但到头来似乎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可是,当我们放下理性的矜骄,回到亚萨和约伯的启示里,是不难找出圆满的答案的。并且,从这里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令我们的目光穿透现实的迷雾,导向深邃的永恒。所以,坚守良善,并不“吃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