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志道“补三气”组合穴临床应用

 了悟心空 2023-04-10 发布于四川

图片

专家简介

李志道,男,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著名针灸专家,为著名针灸专家李中和之子,集系统教育和家族经验传承于一身,精于理论而善于临床,研古而习今,喜方药而善针灸。曾承担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局院级科研课题多项,此外主编大学本、专科教材3部。其所主编的《针灸处方学》为全国首创,还编写了20余部中医、针灸、中西医结合学术专著,培养了中外硕士研究生十余人,多次出国讲学,医疗。足迹遍及欧亚。从事教学工作和临床工作40十余年,擅长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失眠、抑郁症、前列腺疾病、脾胃病等各种疑难杂症。

李志道教授“补三气”组合穴应用举隅
图片

宋艳东 指导:李志道

李志道教授从事针灸临床50余载,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幸随李教授学习,受益颇丰。李教授善用组合穴并予以命名,如补三气、胆经四透、阳明四穴等,这些组穴既可单独应用,又可与其他喻穴配合应用,在临床上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就其补三气法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

  补三气操作

补三气是扶正固本的一组穴,穴取膻中、中脘、气海。补三气法是基础方,常作为配穴应用于虚证患者,以提高疗效。具体操作为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选取长40mm毫针,膻中向下平刺1.0寸,中脘、气海呈80°角向下斜刺1.0寸,得气后采取按压行气法,留针30min。

补三气组合穴

图片
图片
图片
2

  病例介绍

1.心悸

患者,女,67岁,2011年11月初诊。患者2010年秋因过度劳累后出现心慌气短,未予重视,后每稍有劳累即出现心慌胸闷,近两个月来症状加重,发作频繁,静卧时有心慌憋气,且多汗出,并伴食少,便溏。于附近医院查心电图示室性早搏频发,二度一型房室传导阻滞。来诊时患者精神疲倦,面色淡白,舌质淡黯,脉结代。
诊断:临床诊断为心悸,气虚血瘀证。
取穴:取神门、内关透间使、郄门、丘墟透照海、足三里、膻中、中脘、气海。
操作:膻中、中脘、气海针刺法如前所述;丘墟透照海用长75mm针透刺,至照海穴处皮肤下感觉到针尖;余穴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患者治疗15次后症状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治疗30次后心慌止。随访1个月未复发。
李教授认为心悸的病机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本患者以心气虚弱为本,血脉瘀阻为标。心气虚则鼓动无力,而致心脏功能失常,出现心悸;心气虚帅血无力而致血瘀,瘀血阻滞心脉,进一步加重心悸,故治疗以补益心气为主。心气足则鼓动有力,且可推动血行,血行则瘀消脉畅。本病病位在心,故取穴以心经、心包经腧穴为主,神门乃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内关、间使、郄门分别是心包经的络穴、经穴、郄穴,针之以宁心通络、安神定悸;丘墟穴属足少阳胆经,其经别贯心;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其经脉络心,可见此二穴通过多条经脉与心发生联系,故能治疗心胸疾病;膻中、中脘、气海,此三穴可补胸中大气,即宗气,宗气足则贯心脉,推动血行,瘀血不去,新血难生,此三穴又可补中焦水谷之气,补心血以养心;辅以足三里,以助脾胃运化,促气血化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人之脾胃如土,心肺居临其上,正当太阳部位,其阳气宣通,若日丽中天暖光下照,而胃中所纳水谷,实借阳气宣通之力,以运化精微而生气血,传送渣滓而为二便。”心气虚日久胸中之气即虚,则不能如离照当空,而脾胃即不能借其宣通之力,以运化传送,致饮食停滞,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渣滓不能传化为二便,故出现食少,便溏。膻中、中脘、气海三穴既可补上焦心肺之气恢复其离照之职,又可补中焦水谷之气,助脾胃运化。脾胃之职复,则清升浊降,纳食增、便溏止。
2.慢性腹泻
患者,女,57岁,2011年10月初诊。患者近两年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曾就诊于西医院,行胃镜、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近日腹泻加重,受寒饮冷后更甚,且食后胃脘部胀闷不适。来诊时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每日腹泻3~5次,畏寒肢冷,小便频数,纳少,舌淡,苔白,脉细。
诊断:临床诊断为慢性腹泻,脾胃气虚证。
取穴:取阳明四穴(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公孙、大横、腹结、膻中、中脘、气海。
操作:膻中、中脘、气海针刺法如前所述;大横、腹结针尖呈80°角向下斜刺1.0寸,采用按压行气法;余穴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刺1个疗程后患者腹泻次数较前减少。针刺3个疗程后患者腹泻停止。
李教授认为泄泻之因,不外乎“脾虚”与“湿盛”。而久泻之人,无论泄泻初起是由感受外邪,或饮食所伤,或情志所伤,在经历反复发作或慢性持续过程后,总以虚为主,以脾虚为本,湿邪为标。因脾为中洲,主运化而升清降浊,脾气旺盛则清阳上升,化生气血。只有在脾胃功能受损的基础上湿邪才能为患,脾虚与湿盛两者互为因果。脾虚则水湿化生,湿盛又困扰脾胃气机,阻碍脾胃运化,加重脾虚,因此久泻治疗的关键在调治脾胃。脾气恢复,则运化有权,湿邪去而腹泻止。梁丘是足阳明经的郄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分别是胃、大肠、小肠的下合穴,此四者合而用之健运脾胃,固肠止泻;公孙乃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大横、腹结亦脾经上的穴位,针之可健脾止泻;膻中、中脘、气海可补一身之气,此处重在补中焦水谷之气,水谷之气足,则脾健,脾健则水湿无以化生。元气根于肾,赖后天水谷精气培育,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故出现畏寒肢冷,小便频数。此三穴可补先天肾元之气,以复肾元气化、温煦之职。
3.尿失禁
患者,女,62岁,2011年11月初诊。患者小便失禁1年余,患者自述憋不住尿,稍一用力咳嗽或打个喷嚏就尿裤子,并伴心悸气短,动则尤甚。曾多次就诊,查B超、尿常规、妇科等均无异常。服西药、中药治疗,效果不佳。就诊时患者舌淡,苔白,脉弱。
诊断:诊断为尿失禁,肾气虚证。
取穴:取净府五针、中极、关元、膻中、中脘、气海、三阴交、阴陵泉。
操作:膻中、中脘、气海针刺法如前所述;腹部穴位均呈80°角向下斜刺1.0寸,得气后行按压行气法;余穴采用常规针刺,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述症状较前好转。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痊愈。
李教授认为尿液排出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以肺、脾、肾三脏起着主要的调节、固摄、约束作用。此外,膀胱为贮尿之器,州都之官,管理着尿液的贮存与排泄。但是它的这些功能全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所谓膀胱的气化、固摄、约束,实际上是肾的气化功能的具体体现。肾气虚则气化失司,膀胱失约,尿液失摄,故出现尿失禁。治疗宜补肾气为主,兼调理膀胱。净府五针即曲骨及其左右旁开1寸、2寸,针之可调下焦,固肾气,理膀胱之腑;关元功善赔补元气、元阳,可助肾的气化,以司膀胱开合;中极乃膀胱的募穴,针之可治理膀胱;三阴交、阴陵泉乃脾经腧穴,针之利湿健脾;膻中、中脘、气海以补先天肾元之气,兼补肺气、水谷之气,此三气足,则调节、固摄、约束有力,诸穴合用,肺脾肾齐调,固摄、约束之职恢复,则膀胱开合有序。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盖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芽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斡旋全身。”元气即伤,胸中大气化生不足,故出现心悸,此三穴可补胸中大气,以止心悸。

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灵枢邪客》:“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灵枢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下,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营卫者精气也。”所以胃募中脘者,实为“精气之海”。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类经》:“然气化之原,居丹田之间,是名下气海,天一元气,化生于此。”《针灸资生经》:“气海者,盖人之元气所生也。”故气海有总司一身之气、大补元气的作用。
宗气即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于胸中的气,其作用有三,①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吸道,推动呼吸;②贯注心脉,推动血行;③沿三焦向下运行于脐下丹田,以资先天元气。营气即水谷之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其作用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元气即肾间动气,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是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作为生命的原动力,可推动肺的呼吸和脾胃运化,促进清气及水谷之气的生成,即宗气的形成,而宗气充足,又可以下输丹田,资养先天元气。反之元气亏虚,肺呼吸及脾胃运化动力不足,影响宗气的生成,又不能资养元气。人之一身,皆气之所撑悬也,此气在下焦为元气,在中焦为中气,在上焦为大气,区域虽分,而实一气贯注。然就气的组成而言,无外乎清气、水谷之气和元气。清气来源于肺,应于膻中;水谷之气,来源于脾胃,应在中脘;元气来源于肾,应在气海。三者相互滋生,相互影响,一衰俱衰,一荣俱荣。补三气即是从以上三个角度温补三气,以促进气血畅行,五脏安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