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心灵牧场书馆 2023-04-10 发布于河南

文/青峰

文章引言:

如果有人问,在整个二十世纪,围棋史上最成功的教育家是谁?我想绝大多数围棋棋手与爱好者,会不约而同地回答是:濑越宪作。

围棋史上人才辈出,天才棋手也不乏其人。但是,像濑越宪作这样培养出了中日韩三国绝顶棋手弟子、且弟子在日后棋坛都成为围棋史上划时代人物的,却十分罕见。

濑越先生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围棋教育生涯中,所教弟子并不算多,大约有十二位。但在这十二人中,却出了三位名耀世界围棋史册的人物——桥本宇太郎、吴清源、曹薰铉。

作为一位教育家,如果一个人一生哪怕只培养教育出他们其中的一位,便足可以名载史册了。而他培养教育出了三位绝世弟子。

濑越宪作一生无师无派,完全是靠自学成为围棋史上一代宗师巨匠的。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

其一生又有哪些因缘际会,让其在围棋教育史上如恒星一样,光芒万丈?

笔者青峰,今天分享的这位围棋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除了其在围棋上的不朽功业外,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胸襟博大、人格高尚、具有无我无私崇高精神的一位纯粹的人。

对围棋史上传奇人物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一阅,必有收益与人生启示。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日本著名围棋教育家濑越宪作

一个人如果要受到后世历史的一致好评,那么我想:除了在某一领域有卓越的才华与社会贡献外,其人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与情操,二者缺一不可。

正如爱因斯坦在凭吊居里夫人悼念会上所说: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濑越宪作先生也正是这样的一位人物。

作为围棋教育家,一个人如果一生培养出一位世界顶尖棋手,那他的名字便足以名载史册。而濑越宪作,一生培养了如桥本宇太郎、吴清源、曹薰铉这样光耀棋史的弟子,其青史留名自然也是实至名归了。

濑越宪作培养弟子,从无国界门户派别之见。他一生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他高尚的人格与无私的情怀,以及博大的胸襟。

那么,濑越宪作是如何在二十世纪书写自己历史的?为何能跨越国界,成为世界围棋史上受到中日韩三国人民一致推崇与广泛尊敬的一代围棋教育家的呢?

我们先不妨了解下濑越宪作的成长与成名之路。

一、濑越宪作的少年时代与围棋成长成名之路

濑越宪作,出生于1888年日本的广岛市佐伯郡能美岛。此时的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改革20年后,整个日本正在蒸蒸日上,国力与社会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从小生活在广岛的濑越,在其祖父的影响下,热爱上了这个围棋黑白世界。

濑越宪作是围棋史上少有的几位依靠自学成才,最后成就斐然,终成一代围棋大家。

在日常与其祖父下棋后,少年时的濑越比较喜欢研读日本古代棋谱,尤其是日本江户时期“棋圣”道策流传下来的对奕名局名谱。

道策是日本17世纪一位杰出的棋士,其生于1645年,与我国清代康熙年间“棋圣”黄龙士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当,他只比我国“古代棋圣”黄龙士大六岁。

道策在日本围棋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他在其所处的时代,没有任何对手。当时日本国内的一众棋手与之对弈,一律都得被让先或让二子,否则对弈无法进行下去。

道策后来流传下来的棋局与棋谱,成为日本后世的“围棋圣经”,受到后人的顶礼膜拜。

少年时的濑越,其棋力的飞跃正是得益于道策留下来的这些棋谱。

小学毕业后,其祖父已经再以无法教濑越的围棋了。此后,他的围棋学习纯粹是靠自学自悟。在不知不觉中,其棋力已经开始升腾。

不久,由于其父亲经商不善导致了破产,少年濑越的学业一时难以为继,不得不中途被迫中断学业。

不过,好在其祖父比较开明,鼎力支持少年濑越去走职业棋手的道路。

围棋从中国唐朝时期传入日本后,在此后1400多年中,一直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

日本自德川幕府时代起,在日本上起贵族阶层,下到幕府的将军武士,无不以下围棋为高雅之事,此风一直延绵不断。

在日本历史上,政界军界高层中,几乎有50%以上的人士通于此艺。围棋被日本视为竞技场上的“国技”,所以在日本,围棋一直享有较崇高的地位。

凡是精于围棋者,在日本历史上,不仅能养活一家人,而且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受到日本军政商各界的普遍尊重。

于是,在明治四十一年,即1908年这一年的九月,时年20岁的濑越宪作前往首都东京,寻求发展的机会。

自此,濑越宪作开始在日本东京独自闯荡。

初到东京,为了生存,濑越宪作来到当时由日本第一高手秀荣门下弟子伊藤春湖主持的“少壮棋客血战会”踢馆,提出要与其门下弟子对弈决出胜负。

面对这一位不知来历,籍籍无名从乡下广岛县(注:当时广岛还是县,后来才改为市)来的年轻人,伊藤春湖有些懵了,陷入两难之间:不接受挑战,这无疑于是畏战认输,让日本围棋界看笑话;若接受挑战,派出的高手赢了无增荣誉,可万一输了,这方圆社作为日本三大棋社的颜面还要不要?

伊藤春湖在经过思虑权衡后,决心还是应战,但是不派出高段位棋手,只派出了一位职业三段棋手小林健太郎与之一战。

小林健太郎是方圆社创始人、日本江户时代著名棋手小林铁次郎七段之子,其家学渊源,棋力自然不俗。

伊藤的本意,自然是想杀杀这位从乡下小地方来的年轻人的狂傲之气,好令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知难而退。

不料,无师无派、草根出生的濑越宪作一端坐在棋盘前,堂堂正正,全然没有了一丝的乡土气。

小林健太郎在使出浑身解数后,行至中盘已经处于大劣势,如果再抗争下去,只会自取其辱。为了保存一丝尊严颜面,小林三段不得不中盘便投子认负。

在旁一同观战的伊藤五段与方圆社一众弟子举座皆惊,一时为之哗然。

一举就击败了小林三段,让本因坊秀荣的弟子伊藤春湖十分惊讶。

年轻的濑越宪作因为此战,一举成名。

在围棋弈风甚浓的东京,濑越宪作总算立稳了脚跟,向职业棋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爱才惜才的伊藤春湖五段,在惊讶之后,转而是惊喜不已:想不到小小的广岛县,竟然隐藏着一位围棋不世之才。

为了防止濑越加入其它棋社,投入到别人门下,尤其是担心濑越投入到其死敌——后来的本因坊“名人”秀哉的门下,于是决心捷足先登。遂将濑越宪作引入内室,拉着濑越的手说道:

“宪作君年纪轻轻,竟有如此棋力,真是难能可贵!不知宪作君此番前来挑战后,日后又有何打算呢?”

濑越宪作沉思片刻,朗声答道:

“久闻本因坊秀哉名人棋力天下无敌,我此番来东京,打算托人介绍投入到秀哉名人门下,不知伊藤先生可否助我之一二?”

伊藤春湖听罢,脸上顿时变色,连声说道:

“宪作君此乃明珠暗投,不可,千万不可!本因坊秀哉名人一向视弟子为私有之物,气局狭小,容不得弟子们在棋艺之道上有半步越雷之举。宪作君乃无师自通之人,他日若有越池之举,秀哉岂会容你,轻则除籍,重则会被逐出师门,亦未可知,望宪作君三思而行。”

不等濑越宪作回答,伊藤又将秀哉为争夺本因坊名人之位一些不光明磊落的幕后劣迹向濑越一一细说,又说秀哉是如何背叛其师秀荣,如何觊觎本因坊名人之位的。何时、何事、何果,伊藤如数家珍,由不得你不信。

濑越为人一向重礼守义,一听到秀哉这些不仁不义之事,心中先是对其失望,转而是愤怒,于是决心转投加入方圆社。同时内心暗暗立下誓言:此生一定要在围棋上光明正大地打败本因坊秀哉名人。

这也是濑越宪作一生与秀哉名人结下围棋江湖恩恩怨怨的开始。

二、征战日本棋坛,成为秀哉名人唯一不能制服的对手与“顽石”

加入到方圆社会后,濑越算是在东京立住了足,不再为生存生计发愁,开始专注于围棋的事业。

到东京后的第一年,濑越在围棋上的才华与实力便展现了出来。

这一年,濑越与东京各路好手平手对弈了四五十盘棋,其胜率竟然达到了80%以上。这事慢慢传到了本因坊秀哉名人的耳中。

秀哉名人当时是日本国内唯一的职业九段棋手,有着无上的至尊与地位。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本因坊秀哉名人

由于地位与实力,当时的秀哉在日本国内,凡与之对弈者,无不要求被让先或让子。

作为棋坛的晚辈,比秀哉小14岁的濑越,此刻自然没有资格与之平手对弈。于是接受了让三子的对局。

对局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濑越宪君以微略优势获胜。

尽管是让三子,但是能赢下日本围棋本因坊名人秀哉,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日本棋界。日本围棋媒体《方圆新报》也作了大量报道,一时濑越宪作声名鹊起,成为了围棋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不过,在当时的日本,围棋界等级森严,一个没有背景草根出生的青年人,想在日本围棋主流圈混出名堂,哪里有这么容易。

此时的濑越宪作,尽管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但是,还一直是个“白身”——没有拿到任何职业段位证书。没有段位证书,在围棋界等于还是个业余棋手。

为此,濑越宪作十分苦闷。因为无段位,濑越每每与棋力相当的棋手对弈时,不得不坐在对手的下位,并且还要接受一些诸如“先相先”、“让先”、“让子”等有损尊严与自尊心的屈辱条件。

次年冬,即1909年冬,濑越接到家中来信,说是服兵役的通知到达,催他回家乡去服兵役。这时的濑越着急了,他在方圆社学棋,战绩虽然一直很好,却总是没拿到正式的段位证书,根据过往战绩,他自己认定已有三段的棋力,于是去找方圆社社长岩崎,请求给予自己颁发三段职业证书后好回家乡服兵役去。

不料,岩崎社长摇头坚决不肯,并对濑越道:“你如果能打败铃木为次郎,我便同意给你三段证书,否则只能颁发二段证书。”

濑越听后,不禁有些吃惊,内心忐忑不安。

他与铃木为次郎从未交手过,何况此时的铃木如日中天,自己能战胜铃木吗?此时的濑越心中也没有数。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中年时期的濑越宪作与铃木为次郎在一起讨论棋局

铃木为次郎也非等闲之辈,他比濑越宪作大五岁,十一岁时才开始学习围棋。他也是一位比较传奇的人物,后来也成为了棋坛史上不朽的人物。

此时的铃木也是方圆社的核心成员,时为职业三段。他这个三段含金量极高,是本因坊秀荣名人亲自授予的。秀荣名人在世时,颇有识人之明,对铃木的才华深为欣赏,并预言他今后在围棋上会有一番大的成就。秀荣的预言后来也的确成为了事实。

所以,当濑越一听岩崎社会要他过铃木这一关后,才可以授予职业三段段位证书,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是,事已至此,没有了任何退路与选择,只好下定决心,勇敢地面对这次非比寻常的“大考”。

按照约定,铃木将与濑越要下满六局棋,铃木作为上手,让濑越以先相先执黑(注:即下棋时首盘让对方执黑先行,接下来再黑白交换,也是执黑的先行)。在六局对弈中,濑越必须赢四盘棋,方可获得职业三段证书,否则只授予职业二段。

濑越自然不敢掉以轻心,在前五局中濑越三胜二负,能否迈入日本围棋职业棋士的荣誉殿堂,就看这最后的一局了。

最后一局濑越拿白棋,压力一下子陡然上升。

因为在濑越年轻时所处的时代,日本围棋还沿袭着自古以来的传统,执黑的一方并不需要贴目,这与现代围棋有天壤之别。

熟悉围棋的人都知道,在对弈中如果黑方不贴目,那么先行的黑棋一方有极大的优势,尤其是在对弈双方棋力相当时,先行的黑方所拥有的先发优势十分明显,非棋力高出对手一筹,这种执黑先行的先发优势很难化解。

这局棋对濑越宪作的一生极其重要,容不得有丝毫失误。

明治四十二年五月,即1909年5月,这一局棋在方圆社正式上演。

由于双方尽全力博杀,局面一度难分难解。在一旁观战并见证的各位棋手,全都摒住了呼吸,对局室内甚至连心跳的声音也似乎可闻。

棋局进行至150手,局面仍然十分的胶着,细微的差距使人难以判断。双方寸土必争,杀得惊心动魄。

直到行至第229手,铃木经过2小时的长考后,认为黑棋已经取胜无望,才投下手中的棋子。最终,执白的濑越以二目之优,取得了这局关系个人成败进退的关键一局。

经此一战,濑越终于如愿以尝获得了岩崎社长授予的围棋职业三段证书,从此开启了其职业棋士的生涯。

1911年夏,濑越服兵役期满后,随即重返东京,继续研习围棋。

天赋加上刻苦勤奋,濑越宪作的棋力突飞猛进,于1926年便升到了日本国内少有的职业七段。

在当时的日本,只允许有一位九段的存在,那就是继承本因坊名人之位的人才能获得。此时的本因坊名人正是日本棋史上大名鼎鼎的秀哉。

秀哉,本名田村保寿,生于1874年,是本因坊名第二十一世,也是本因坊最后一位名人。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本因坊秀哉名人

此人在日本棋史上虽然地位不低,但其在世之日与去世后的岁月,人们对其评价一直不高。这其中的原因很多,非笔者在本文中三言两语就能详道其由的。

但是,有一个核心的原因:就是秀哉此人心胸极其狭小,容不得别人。凡是对其“名人”之位产生威胁的棋手,他都会调动一切资源与力量去打压他人,而且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本因坊秀荣名人在世,观察人还是很准的。尽管田村保寿(即秀哉原来的本名)曾是秀荣的内弟子,棋力也很高超,但秀荣在世时一直不喜欢他,认为田村保寿器局狭小、为人阴鸷,当不得大任。

所以秀荣临终时,并没传本因坊名人之位于田村保寿,而是指定为他的另一名弟子雁金准一。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晚年时期的雁金准一九段

后来由于本因坊门派分裂,雁金准一又战胜不过田村保寿,秀荣的弟弟秀元在短暂世袭名人之位后,竟然把名人之位传给了田村保寿,田村于是改名秀哉,继承了本因坊名人之位。

秀哉一朝大权在手,便对棋坛凡是有可能威胁到自己日本围棋第一人地位的棋手,便不顾身份辈份加以打压。

为此,上升势头极盛的濑越宪作便成了他“特别关心”的对象。

为了平息日本国内的舆论压力,秀哉本人不得不多次接受濑越宪作光明正大的挑战。

但是,每次接受挑战时,秀哉都以其“本因坊名人”的身份与地位,并不与漱越平手对弈,而是提出让先与让子的条件,方与之对弈。

奇葩的是每次秀哉都是输,但就是不与之平手对弈,让濑越宪作以相差一级的身份进行比赛决斗,以至于濑越宪作在秀哉在世之日,从来没有机会执白去赢下秀哉。

在当时围棋等级制度森严的日本,濑越宪作凭一己之力改变不了这个现状,无可奈何,只能屈辱接受。

由于秀哉的阻绕,直到1942年,濑越宪作才升为职业八段。这时,秀哉已经死去有两年了。

因为制度的陋规,更由于秀哉生前动用名人之位赋予的特权,使得濑越宪作先生一生并没有机会与秀哉名人平等分先对弈博杀,光明磊落地击败他。这点,成为了濑越宪作一生的遗憾。

直到濑越先生晚年,每当有人提及秀哉时,他还会孩子气地说道:“秀哉是个坏人。”

濑宪先生一生最光彩夺目的,不是他击败了多少强手,取得了多少荣誉,而是他在进入中年后,开始了对后世弟子们的培养,并结出了沉甸甸的“果实”。

三、为吴清源东渡日本呕心泣血,只为人类惜天才

濑越宪作在其长达六十年的围棋生涯中,正式收为内弟子的并不多,只有十二位。其中名震棋史的伟大棋手有三位,他们分别是“围棋不死鸟”桥本宇太郎、“昭和棋圣”吴清源、“围棋皇帝”曹薰铉。另外较有成就的弟子还有井上一郎、伊予本桃市、久井敬史等人。

濑越宪作一生胸襟开阔,爱憎分明,惜才爱才之名,誉满棋坛。可以说,没有濑越宪作,就没有后来的吴清源与曹薰铉了。

其惜才爱才,从无国界与门第门户之见。他求才若渴,识才育才名满天下。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初去日本时的吴清源与其恩师濑越宪作,左边第一位即桥本宇太郎

他能日后引吴清源东渡日本,并收吴清源为弟子,这得益一个叫山崎有民的日本商人。

1927年,日本围棋棋手井上孝平五段由张作霖邀请来中国访问。

此时的吴清源由于已经执白战胜过北方棋坛第一人刘棣怀,因此吴清源成了事实上的北京第一高手,并且深受段祺瑞的欣赏与器重。

为了促成井上孝平五段与吴清源的对局,政界与棋坛各方大佬们都牵线搭桥,穿针引线,想极力撮合此事。

东北军阀大佬张作霖也是一位超级棋迷,由于他的出面,井上孝平只好应承下来,在张作霖创办的棋社举行对弈。

井上孝平让吴清源二子,结果两局都只下到中盘时,井上五段便已显露败像,只得被迫封局打挂。接着井上与吴清源又在青云棋社下第三局,仅弈至137手,井上孝平又显劣势,再次提出封局。

三盘对弈,三次被井上孝平封局打挂拖延,不了了之。这个结果自然得不到中方各界的满意。

于是在商界李律阁与文化收藏界大佬张伯驹的出面下,二人对局终于再次开始。

1927年11月25日,双方对弈于李律阁家中,吴清源中盘获胜。11月27日,双方在张伯驹宅邸再次对局,此局井上孝平经过苦战,至收官结束,才以微弱优势获胜。这一年,井上孝平五段时年51岁,吴清源年仅13岁。

正是这二局棋,后来改变了吴清源一生的人生轨迹。

因为在这次对局中,还有一位日本人也在观战,此人叫山崎有民,当时在北京经营美术用品。

他在观战后,惊叹这位少年棋手的才华之际,将双方的对局棋谱传回给了日本棋坛濑越宪作。

吴清源对局的棋谱传回日本到了濑越手中后,他一见棋谱,为中国少年绝世棋才而惊艳,感叹道:“真乃道策再世啊!”

当时的中国,围棋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本,棋手生存的环境与土壤几乎没有。棋手们的生存主要是靠下彩棋或者给军政要人中的围棋爱好者当“围棋清客”以获取俸薪与资助。

为了不使像吴清源这样的围棋少年天才埋没,于是,濑越宪作决心邀请吴清源来日本研习围棋,并开始积极谋划。

不久后,又一位日本棋手岩本熏六段来中国游历,也与吴清源对弈了几局,吴又胜。棋谱再次传回日本,濑越先生看后,不仅赞叹,更是亲自在棋谱上批注讲解。

这也就更加坚定了濑越先生邀请吴清源来日本的决心与信心。

不过,为了慎重起见,濑越先生决定先派自己的高足弟子、时年20岁的桥本宇太郎来华一趟,与这位中国少年见见面,以作最后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翌年(即1928年),桥本宇太郎四段来到北京。

此次桥本来北京,与其说是见见这位中国少年,不如说是受其师濑越先生重托,为吴清源赴日留学作成行前的最后测试。

桥本来华后,与吴清源让先对弈了两局棋,结果均为吴清源获胜,一局赢6目,另一局赢4目。

至此,远在东瀛的濑越先生再已深信不疑,尽快邀吴清源到日本,以得一天才弟子的急迫心情可以说是无以复加。

但是,此时的吴清源赴日留学,还有四大障碍横亘在他们的面前:

首先,吴清源到日本后的生活学习费如何保障?

其次,吴清源年龄尚小才14岁,除了围棋,他的日常生活若无人照料,则根本无法生存自理,怎么办?

再次,由于此时因日本人扶持大清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中日关系已经大大恶化。中方政坛与棋坛各位大佬对吴清源赴日后的安全忧心忡忡,担心吴清源去日本后,其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最后一大障碍则来自日本的围棋界:他们担忧一个中国围棋天才少年来日本后,如果日后一旦夺取了日本围棋界的最高荣誉“本因坊名人”头衔,这让日本棋坛与民间百姓们如何能接受?

为了消去这些障碍,濑越先生向世人展现出了一位卓越教育家的博大胸怀与宏大气魄。

他开始放在手中的一切事件,马不停蹄地奔走于日本棋坛与政坛显要人物之间,只为排除一切障碍与困难,尽快促成吴清源来日本。

为此,他利用自己在日本棋坛上的影响力,很快说服了日本大财阀、日本棋院创立人之一、濑越先生的围棋好友大仓喜七郎,同意为吴清源提供为期两年、每月200日元的留学生活费。

每月200日元,这个收入在当时远高于日本国内一般民众的家庭收入。在当时的日本,壹日元可以购买6斤大米,比起今天的日元则是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当时,一个日本大学生,毕业后的薪水也就是60日元。

筹到吴清源到日本留学生活费的濑越宪作大喜过望,这大大超过了他心中预期的每月100日元。

生活费解决了,为了吴清源来日本后的人生安全,濑越先生又奔走了日本政坛大佬犬养毅的府邸。

犬养毅比濑先生大33岁,是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朝元老重臣,日本国内资深望重的政治家,因爱好围棋,也就成了濑越宪作的棋室密友,两人因此交情甚好。

犬养毅对于濑越的爱才惜才之心甚为欣赏,表示愿意支持其邀中国少年天才来日本。

不过,作为政治家的犬养毅不无担忧地问濑越道:“如果今后这位中国天才少年获得日本棋坛最高荣誉'名人’头衔,怎么办?”

濑越先生不假思索,掷地有声地朗声答道:“这正是我的夙愿!”

犬养毅这位日本政治家听后,看了看对面濑越宪作坚定的眼神,亦颇为动情,随立表示道:“那好,这位中国少年的安全由我来负责,那就早日邀请其来日本吧。”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日本第29任首相犬养毅

至此,横亘在吴清源赴日留学的四大障碍排除了三个,剩下的只有中国国内棋坛对吴清源去日后生活照顾如何解决了。

面对国内的干扰与担忧,濑越先生让时在北京的山崎有民传话吴清源家人,表示吴清源到日本后其生活由其夫人照顾,就住在自己家中。

面对绝世才华的欣赏与爱惜,这也许是人类最崇高而又宝贵的天性之一吧。对于才华卓越超群的人物,每一个人都会发自内心无私的赞叹与珍惜,这或许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前进的一大动力。

仅在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濑越宪作先生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魄。他没有国界之偏见,亦无门户门派之私心,向世人展现了一位大教育家的崇高人格与卓越风范。

为了打消吴清源赴日最后一点顾虑,时年40岁的濑越先生,不惜降尊纾贵,以日本棋坛地位第二人的显赫身份亲笔修书一封,让山崎有民带到中国面交14岁的吴清源。

这封信距今已近百年历史,现在读来仍然感人肺腑,思绪万千。

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这封文彩斐然,求贤若渴的信函:

谨启,顷由山崎有民先生转来大札,忭慰无似。虽迄未觌面,但自岩本处已多有耳闻。君虽年少,棋力已远超同侪,至与井上对弈之三回合,益见君器量堂庑非凡。

山长水远,迫事无闲,不克亲晤手谈,怅何如之!

圣人十五志于学,君正当时,况体又康健,切望及早命驾,共我参此弈揪,假以时日,必能荣登“名人”之位。

拙作数种,已寄山崎先生,得暇时若能多加揣摩体会,或能有所助益。另,君与刘棣怀对弈二谱,已加拙评并附贵国棋坛介绍,刊于《棋道》六月号,统此奉闻。

即颂

康吉

并叩贵国棋道诸贤

濑越宪作 谨具

五月十六日

面对一位尚未成名年仅14岁的异国少年,濑越先生以日本棋坛成名人物,以如此平等协商的口吻,如此真挚谦逊的心态,这其中所蕴含的气量与修为是何等的令后世人感叹。

人世间凡是越伟大的人物、越是在某一领域卓越不群有建树者,往往愈是谦虚,像田野饱满的稻穗,总是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很低。唯有半壶水的人,则往往眼高于顶,目空一切。

世间杰出的天才往往可遇而不可期,遇之应幸,得之应恩。

在这一点上,濑越先生表现出了一位非凡围棋教育家的眼光与远见卓识。

收到尚未谋面的濑越先生亲笔书函,吴清源很是感动。

国内政坛与棋界各位大佬,如段祺瑞、靳云鹏、顾水如、刘棣怀、张伯驹、梅兰芳等人亦都不再顾虑,转而积极支持吴清源去日本留学,研习围棋,日后学成归国,复兴中华围棋事业。

为了以壮行色,已经下野的北洋陆军上将靳云鹏还拿出500块大洋,赠送即将启程赴日的吴清源。

1928年10月23日,吴清源与母亲和大哥吴浣一行三人从天津出发后抵达了日本神户港。

濑越先生不顾身份地位,亲率门下一众弟子到神户港口,迎接这位远方的中国少年。

日本的《棋道》杂志则是隆重发表《欢迎少年吴清源》一文,来迎接这位棋坛的异国天才少年。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濑越宪作指导吴清源下棋

来到日本后不久,吴清源通过了测试,定段为围棋职业3段,正式成为日本棋院棋士。

在日本,吴清源除了跟随濑越先生研习围棋,生活上的一切事件,点点滴滴都是其师濑越先生帮忙张罗解决,这给年少的吴清源提供了一个十分宁静和谐的学习环境。

自此,吴清源围棋生涯的春天与辉煌画卷徐徐得以展开。

吴清源后来在日本棋坛所取得的成就可谓震古烁今,成为日本昭和时代的一代棋圣,被当世与后世一流棋手公认为人类围棋史上的最强者,没有之一。

吴清源一生每每提及自己的恩师濑越先生,极少有感情流露于外的他,总是充满深情。

直到濑越先生去世几近半个世纪的2012年,有记者采访吴先生时问:

“谁对你一生的影响最大?”

时年98岁的吴清源,坐在轮椅上,仍然动情地说:

“是我师父濑越先生,他对我一生有再造之恩。没有濑越先生的培育与提携,不会有后面的吴清源。”

濑越先生一生胸怀博大,以高尚的人格谱写了中日两国围棋交往史上最动人的篇章。

四、双目几近失明,再收韩国围棋少年曹薰铉为关门弟子

1963年4月26日,韩国少年曹薰铉以10岁1个月的年龄创造了世界上最年少围棋职业二段棋手的纪录。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表:世界职业棋手最小入段年龄统计表

远在日本的濑越宪作嗅到了这位韩国少年非比寻常的围棋天赋,于是有心将其招来日本留学收为弟子,为今后韩国围棋的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

濑越宪作以善于发现人才和善于培养人才著称于世。他一生弟子不多,很重视棋手的天赋。

得知围棋大师濑越宪作有心想招少年曹薰铉去日本后,韩国棋坛十分兴奋,以最快的速度为曹薰铉办理好了去日本的一切事谊,就等成行的这一天。

1963年10月11日,曹薰铉由韩国棋院送往日本学习围棋时,时年才10岁,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少年时的曹薰铉

初去日本时,曹薰铉连语言也不通,仅仅通过围棋与人交流。

曹薰铉去日本拜入濑越宪作先生门下时,濑越宪作已经75岁了,由于1945年广岛原子弹轰炸事件,他的视力受到了严重损害,到晚年时几近失明了,看棋盘与棋子十分模糊。

为了培养曹薰铉,濑越先生指定由其杰出弟子吴清源代行师教。

作为漱越先生一生最后的关门弟子,曹薰铉在濑越围棋道场修炼了九年。从其入门拜师到出师纵横棋坛,濑越先生一共与之下了约十盘对局指导棋。曹薰铉一年中才会得到恩师下一盘指导棋。

但这丝毫不影响濑越宪作把弟子们一个个培养成今后纵横棋坛的超一流高手。

濑越先生的教学培养方式,在日本那个年代是十分独特的。他很少以固有的围棋条条框框约束门下弟子,鼓励他们天马行空、自由创造出新的东西。同时,他对弟子们的身体健康与体能要求也十分严格,要求弟子们围棋研究之外,必须加强体魄的锻炼。

曹薰铉后来回忆:有一次,师父见我师兄吴清源在棋盘前端坐了大半天,连身子都没起立过一次,这时师父走了过来,对师兄吴清源说:“你出去走走,去外面打会高尔夫球。”师兄吴清源出去后,却并不打球,望着天空仍在思考。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在日本学习围棋时的曹薰铉

因材施教,这也许濑越宪作日后成为一代围棋教育家的又一法宝。

在濑越先生教出的弟子中,每个人的围棋风格都不尽相同,各有其长。

比如桥本宇太郎的棋风是华丽变幻的自然流,从不被常识所束傅,以序盘构思新颖、立意奇妙、落子如飞和“新手癖”而闻名于世。

吴清源的围棋风格则是大局如山变化莫测,行棋飘逸,有如江海深流,后劲绵绵不绝,行之在上,攻之在下;行之在左,意在其右。行棋之中让人有神鬼莫测之感。

而其关门弟子曹薰铉的棋风却是攻杀凶猛,异常强悍,深得“快而狠”之精髓。常常在一局对弈中攻击、转换、治孤、劫争、防守一气呵成,让对手不知其行棋此手重点集中在何处一点。

他们这些风格迥异而孤绝棋坛的才华,无不得益于其恩师濑越宪作的自由教学方式:得其道,去其形,一切以棋盘上求胜为目的,抛弃掉所有条条框框的束缚。

五、一代围棋教育家濑越宪作之死

双目失明后的濑越宪作,晚年颇为凄凉,打击一个接一个向他压来。

首先是一生的挚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死。

他是世界围棋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离奇而逝,背后原因让人泪目

图:日本文学家川端康成(1899年~1972年),他是濑越宪作一生的挚友,曾经写过不少关于围棋的文学作品。

昭和四十七年,即公元1972年,7月26日的一个夏夜,屋外有些微风,空气似乎比以往更加潮湿些。

时年84岁的濑越先生如往常一样准备就寝,可是心底却涌起一阵莫名的哀伤。

回首自己坎坷的一生,想到身边的弟子一个一个离开了他,尤其是似于已出的关门弟子曹薰铉因为回国服兵役,也离开了他,孤独与忧伤整天弥漫在整个屋子间,使他一刻也得不到片刻的宁静,他知道自己到了要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刻。

他一生的挚友川端康成君也在几个月走了。他那么热爱日本的文化与传统,一生写下了那么多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因为围棋,与他结识一生,相交至诚至深。他走了,再也不会来小木屋的阁楼看他了。

想着想着,眼泪再一次从年迈的濑越宪作已经失明多年的深陷的眼框中流了下来。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老友川端唐成君上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对他所讲的话的深意。

那一天,川端康成对濑越先生道:

“宪作君,我也已老了,我们的时代都远去了。我已经没有任何激情再去写自己所热爱的日本文化与传统了,但是我还有一个'最后的创造计划’。”

“你的最后创造计划是什么呀?川端君。”

濑越先生接过话语问道。

川端康成沉默了好久,呷了一口茶才慢悠悠地说道:

“这个计划不久后你会知道的。”

临走时,川端康成对濑越宪作深深鞠了一躬,尽管此时的濑越先生早已看不见,但是他能感受到川端君对他的深情厚谊。

没过几天,便从东京传来了老友川端康成自杀身亡的消息,而且是以口含煤气管自杀离开人世的。

这个晴天霹雳的消息,让濑越陷入了无尽的悲伤,尽管他能理解这位相交近半个世纪的挚友,但是,他还是不能接受他在自己前面离世的现实。

当这个悲伤还没消淡时,又一个打击向他袭来了。

1972年,此时己经19岁的曹薰铉到了服兵役的年龄。根据韩国兵役法,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任何在国外的韩国公民必须回国接受服兵役。

于是同年5月,曹薰铉不得不回到了阔别九年的韩国,开始了其三年兵役生涯。

曹薰铉的回国服兵役成为压垮濑越宪作精神力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曹薰铉是濑越先生晚年所收的关门弟子,收曹为弟子时,他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当时濑越宪作的双目已经失明。为了培养这位异国少年,濑越宪作几乎是倾囊相授,只求为韩国围棋的兴起注入新的血液与火种。

在与曹薰铉朝夕相处的日子,曹薰铉既是自己的关门弟子,也是自己的眼睛。濑越先生出门访友或在家接待客人,曹薰铉都随侍在其左右。在个人情感人,除弟子身份外,濑越先生早已经把曹薰铉看成了自己的孙子亲人。

当曹薰铉在1972年3月回国加入空军服役时,这位对于其感情至深且冀予厚望的老人,内心无法接受,一时觉得天塌了下来。

为此,濑越先生曾拖着年迈的身躯,不顾84岁的高龄亲自前往韩国兵务厅提出申愿书,想极力挽回,提出让曹薰铉回到日本完成其围棋事业。

无奈,他的一切努力都归于徒劳。

在曹薰铉的回国与川端康成的自杀,终于击垮了濑越宪作的精神世界,从此他再也不愿出门半步,并于这一年的7月以罕见决绝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死前,濑越宪作留下了两封遗书。

一封是留给家人的,信中他说:

“我一副老躯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我老了,棋也下不了了,所以先走。”

另一封信是留给棋界后辈的,他在信中恳切嘱托:

“一定要把曹薰铉带回来,助他大成。”

这一天,濑越宪作用一根绳子勒住了自己生命的咽喉,一代围棋巨匠、围棋教育大家,就此陨落。

六、结语与留给后人的思考

濑越宪作先生一生践行了“艺术无国界”的理念与信仰,为中、日、韩三国分别培养了一位光耀棋史的伟大棋手,他的精神与人格力量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世界围棋界与各国围棋爱好者的推崇。

人或可以死,但精神与人格力量永存。

他生前几次带团访问过中国,为中日邦交也作出了民间交流先行的贡献。他深知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围棋的发祥地。当中国围棋暂时落后于日本时,他抛弃民族、种族、肤色等一切因素,反哺中国围棋,为围棋在世界的普及的愿望也作出了他那一代人的努力。

他是一位智者,一位围棋大师,也是一位纯粹的人。

他值得后世铭记!——(全文完)

——笔者青峰,2023年4月3日至8日于手机屏写毕

写作主要参阅书目:

1、《日本近代围棋崛起风云录》,作者陈明川,成都时代出版社,2018年版;

2、《天外有天》,作者不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

3、《吴清源回忆录》,作者吴清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版;

4、《曹薰铉:六十年围棋生涯自传》,作者曹薰铉(韩国),2016年版;

5、《论让子棋布局》,作者濑越宪作(日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文章写后记:

笔者早想写一篇关于吴清源的恩师濑越宪作先生的文章,无奈手上事件较多,始终未能抽出某一个整天静下心下创作此文。

12000多字的文章,利用业余闲暇断断续续写了近一周,时断时续。俗事杂事的干扰,常常打断写作时思路,实在是愧对今日头条上有些读者朋友们的催促我尽快更新文章之请。

此文涉及到中日围棋史上诸多往事及历史人物,为了史料严谨有据,笔者本人不敢稍加凭空想像,光核对史料便颇费精力,故青峰人物志迟迟未能更新,实在辜负了留言与我交流的读者朋友们。

好在今日能更新了,今日头条的朋友们喜欢否,尚不得知。只好先求个人心理上的安然了。

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们,笔者青峰本人期待与你们交流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