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着的终极目标(瞬间醒悟)

 天地人和w 2023-04-10 发布于福建

电视剧《狂飙》中,有这样一段安欣与高启强聊天的剧情:

安欣直言高启强背负太多,不得自在。

高启强没说太多,脸上却露出一抹牵强的笑。

此后,高家兄弟虽混得风生水起,日子却难以过得安宁。

我想,这样的人生并非为大多数人所期待。

更多的人,总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后,转寻更好的生活状态。

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的最好状态,是身心的舒畅,是自在。

01

自在是一种接纳

知乎上有个话题,接纳自己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网友小乔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从小到大,他都渴望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也时刻展现出有趣的一面。

过往他在知乎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不少网友留言:“哇,这人好有趣!”

这也让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直至这些网友加了他,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没那么有趣,甚至有点闷。

刚听到这些评价,他陷入了恐慌。

后来通过调整,他接受了自己无趣的现状,不去刻意表现得有趣。

自那以后,他的生活变得轻松许多。

一个人接纳自己,他会追求舒适感,会活得很轻松。

一个接纳并爱着自己的人,会放下刻意,选择最舒服的姿态。

吴青峰在《裂缝中的阳光》中写道:

“不要害怕生命中,不完美的角落,阳光在每个裂缝中散落。”

没有谁天生完美,执着于此的人,只会错过更好的自己。

与其盯着自身的不完美,苦苦内耗,不如坦然接受,享受生命的自在轻盈。

02

自在是一种放下

一个有追求的人,是对生活有期待的人。

可若过于执着,反而会因此牵动全身,不得自在。

在小说《命若琴弦》中,史铁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老瞎子带着徒弟小瞎子靠弹琴说书为生。

一路上,老瞎子一直有个念想。

原来,他师父将药方留在他的琴槽里,告诉他只要弹断1000根琴弦做药引,便可取出药方抓药,吃了药眼睛便能复明。

所以五十多年来,断弦成了老瞎子唯一的欣喜。

待到第1000根弦断,老瞎子满心欣喜地取出药方去抓药。

当得知药方不过是白纸一张时,他活着的唯一心弦也跟着断了。

但也就在那一刹,他看到了琴弦外的世界,看到了生命本可拥有的自在。

老瞎子终其一生,只为断弦,错过了沿途的风景,也让自己受困于执念。

当一件事逐渐遮蔽视野,它的得失与否,便与你的每根神经紧密相连。

蒋勋曾说,你时刻不忘的执着,最后不过是一场空。

与其最后竹篮打水,大失所望,不如早早放下。

自在的人生,并非无所牵挂,而是放下了执念,不易为外物牵动悲喜。

03

自在是一种看淡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小说中写道:

“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达观的人是笑着数完的。”

若能笑看烦恼,生活自然充满欢愉。

最近朋友们一起聊天。

小陈说起了过年期间同学聚会的事。

那次聚会,遇到了前两年向小陈借过钱的同桌。

那时同桌的父亲生病了,老二也刚出生没多久,小陈没犹豫便答应借钱。

聚会上,小陈跟同桌说起钱的事,同桌说自己还没缓过来。但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同桌今年不仅买房还换了新车。

回到家,爸妈一听都恼得不行,这同学也太不厚道!

小陈却觉得不必为此烦恼,装睡的人喊不醒。若同桌真的想一拖再拖,也算借此认清了这人的人品。

生活并非没有烦恼,只是自在的人,没有放在心上。

宫崎骏在《龙猫》中说,丢掉一些烦恼,人生才会云淡风轻。

当一个人学会淡忘烦恼,不为其左右,才做到了真正的自在。

04

自在是一种选择

余华在《活着》中说,活着最快乐,活着也最艰辛。

活着,可乐于这世界的绚丽多彩,却又苦于琐事缠身、不得自在。

从为己所困,到为事所困,每一次接纳与放下,都是成长。

愿往后余生,你我皆能身心舒畅,活出自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