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期患者生命的主要治疗方法。血液透析对于小分子物质有着良好的清除作用,但根据现代医学认识,小分子物质已不是尿毒症的主要毒素,中分子物质的发现和临床证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血液透析滤过的出现,成功地将弥散和对流相结合,高效清除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弥补了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不足的情况。
血液透析滤过是血液净化和血液滤过的杂合模式,其原理是对流、弥散及吸附,以前两者为主,对大中小分子物质都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血液透析滤过主要模式主要包括前稀释模式、后稀释模式以及混合稀释模式,后稀释模式中置换液于血液离开透析器时加入,避免了对血液的稀释,提高了对溶质的清除作用,对大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存在优势,但可导致血液浓缩,增加血红蛋白浓度,提高血液粘滞度,增大血液于体外凝固及透析膜污染的风险。当血流速度受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高血红蛋白血症)或需要提高血流速度以免血液在透析机内凝固时,也可以采用前稀释或混合稀释模型。在前稀释或混合稀释模式下,因为进入透析机的血液毒素浓度被稀释,所以对毒素的清除作用会减弱。 1) 顽固性高血压:药物和血液透析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滤过后,血压都恢复正常。可能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时清除了血浆中某些加压物质有关。也可能与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时心血管系统及细胞外液比较稳定,减少了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刺激有关。2)水钠潴留和低血压:对于水潴留伴有低血压的患者,不可能通过血透排除足够的水分,因为透析早期即出现低血压和虚脱。这些患者如果改换血液透析滤过F治疗,循环障碍的表现明显改善。血液透析滤过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能清除大量的液体而不引起低血压。3)高血容量性心力衰竭:这类病人在血液透析时往往会加重病情,而HDF则可减轻或治疗这类心衰,因为①可迅速清除过多的水分,减轻心脏前负荷。②虽然脱水效果好,使血容量减少,但它属于等渗脱水,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保持了血压稳定性。③清除大量水分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相对升高,有利于周围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减轻水肿。④不需使用醋酸盐透析液,避免了由此引起的血管扩张和心脏收缩力抑制。4)包括急性肾衰竭、高脂血症、高磷血症、尿毒症心包炎、周围神经病变、肝衰竭、血液透析耐受差的患者。还有对于透析中经常出现恶心、呕吐、头痛以及肌肉痉挛或心血管功能不稳定、低血压性心力衰竭、皮肤瘙痒等的患者,都可以考虑选择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血液透析治疗中小分子毒素主要通过弥散(血液透析)清除,而中分子毒素主要通过对流(血液滤过)清除。而血液透析滤过中对流是清除中大分子物质的最主要方式,而对流清除率主要取决于跨膜压(TMP),超滤系数反映膜对溶质的通透性,两者呈正相关。在跨膜压一定范围时(高通量膜200~300mmHg),超滤率与TMP呈线性相关。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具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中分子物质清除率高等优点。但是血滤的清除效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置换液补充途径、置换量的差异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等症状,并且有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滤过可以降低终末期患者的死亡风险。

与传统血液透析相比,拥有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的双重优势,能更好地模拟肾脏对物质的清除作用,在大中小分子毒素的清除、心血管系统保护及改善患者生存率等多方面都具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根据尿毒症毒素分子质量及结合特性,主要将尿毒症毒素分为3类:小分子毒素(相对分子质量<500)、中分子毒素(相对分子质量≥500)和蛋白结合毒素。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作为尿毒症毒素独特 的分组,通常包括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50 000的 蛋白质分子,其对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β2-微球蛋白 和补体-D等多种毒素。β2-MG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1800的蛋白质分子,可沉积于骨关节、肾脏、皮肤等组织,引起骨质疏松、肾淀粉样变性、皮炎等相应病变。
血液透析过程中增加对相对分子质量>β2-MG的清除,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因子XIIa等,有利于改善尿毒症毒素症状,如皮肤瘙痒、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引起的骨关节疼痛和红细胞生成素抵抗。有效清除体内β2-MG对于减少CKD患者并发症、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是肾病患者最常见并发症和首要死亡原因,血液透析患者因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风险是正常人的10~20倍,肾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同龄人群高5~10倍。液透析滤过对于维持透析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优势,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血液透析滤过减少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可能机制包括:减少心血管损伤,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以及随之更短的心脏/组织缺血状态、更少的心肌梗死和更少的导致心律失常的环境等。
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相比可降低全因死亡率,同时根据对流剂量进行亚组分析,当体表面积调整对流剂量>23L/次时, 全因死亡风险与血液透析相比明显降低。与其它血液透析方式相比对患者死亡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根据置换液体积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当置换液体积>17.4L时与高通量血液透析相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生存率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4、血液透析使患者临床获益的证据
当对流剂量充分时,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死亡率显著降低;心血管相关死亡事件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心源性死亡事件的下降;可降低卒中发生率;可减少猝死;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可改善炎症状态;可改善左室肥厚,而左室肥厚是心血管事件死亡和猝死的预测因素。
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透析患者的疾病需要,透析治疗的主要目标,如主要清除水分和小分子毒素,清除中分子毒素,清除中小分子和水分并重等,进行针对性的选择透析模式。在绝大多数的中心,更多的是在使用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相组合,以完成每周的透析,高通量透析器和血液灌流(吸附原理)的使用,帮助更多透析患者达到更好的透析质量,提升透析指标的达标率。
血液透析滤过作为新近出现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很大优势,可有效清除血浆大中小分子毒素,改善炎性反应状态,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