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逆散文案

 经方人生 2023-04-11 发布于四川

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配方】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 芍药各等分;四味,捣筛为细末。
【主治】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四逆散加厚朴汤

芳姑娘,31岁,身高160cm,体重48kg。诉生育后便秘近两年,大便几天一次,每次大便像石头状又黑又硬、量少, 解得非常痛苦,有外痔,小便正常,四肢凉股软舌红昝白稍腻,六脉弦而有力。她不肯用中药,说之前在别处用大量泻下药也无效,每次严重时都依靠开塞露。我苦口婆心地劝说无效,她还是坚持要开塞露。傍晚时分,她又回来要求开中药,说用了2瓶开塞露也无效,现在腹胀腹痛得厉害。我给予四逆散加厚朴汤:柴胡20g,积实20g,白芍20g, 炙草10g,厚朴20g,赤芍20g,6剂。药后大便得解,之后每天都有大便,初硬,后逐渐变软,至复诊时,大便已经成形,每日有解,量可。现症:舌红苔薄白,六脉缓,左寸脉旺,补充描述说长期睡眠不佳,前药后大便变通畅,易饥饿。守方:柴胡20g, 枳实20g.,白芍20g,,炙草20g,厚朴20g,再给6剂。

      此方是我从黄师处学到的。当时陈广东老师介绍说,这个方子主要用于长期便秘、大便量少如羊屎状,效果很好。我依葫芦画瓢,现学现用,又结合唐师(唐医易)治疗虚人便秘喜用芍药甘草汤,赤白芍同用的经验,加了赤芍20g。

      四逆散由柴胡、积实、芍药、炙甘草组成,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主治阳郁既逆,肝脾气确之证。加厚朴,可增加理气通下之功。

图片

                            

某女,50岁,1974年5月27日就诊。

两腿疼痛,疲软无力,渐至不能行走月余。患者于一个月前,因恼怒出现脘腹串痛,时轻时重,并觉两腿烦乱不适。经针刺、服西药2天,腹痛止,但两膝关节阵痛,右侧较重并有凉感。两小腿烦乱不适,有时肌肉跳动,腿痛有时感到牵引两侧腰部;手足有时觉凉,背微恶风。

近几天腿痛烦乱加重,竟至转侧困难难以入睡,经常彻夜坐着,饮食锐减,面色萎黄。

  舌质略红、舌苔薄白,脉左寸弦、关弦滑、尺弱,右脉弦细。

  治宜疏肝解郁,宣散气血。方用四逆散加味:

  柴胡9克,白芍6克,枳实9克,怀牛膝9克,甘草9克。水煎服1剂。

  复诊:昨晚服头煎后,当夜两腿烦乱的感觉消失,肌跳、疼痛均止,余症亦明显减轻,精神、食欲亦有好转。继服上方3剂调理而愈。

      《伤寒论》 对于四逆散的描述很简略, 如《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瘤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他退,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宜通,是为逆冷。”从中窥洲,四逆散病机或许就在于气不宣通而已。

      现代医家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 助间神经梅、胃溃疡、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属于肝胆气郁,肝脾不和者。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