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葱油拌面

 老王的糊涂闲话 2023-04-11 发布于上海

上海人有多爱葱油拌面?徐峥专门为它拍了个片子。

葱油拌面,是上海面馆里的基本款。在有些传统面馆里还有两个升级版本:葱油开洋拌面,简称“葱开面”,葱油肉丝拌面,这个似乎没有简称。

当然,和其它苏式面一样,葱油拌面也是一个类似Linux的开放式平台,可以依照食客的要求加入其它浇头,最常见的是辣肉、素鸡、荷包蛋,最贵的是三虾,即虾仁、虾脑、虾籽炒成的浇头。

本人曾在“裕兴记”面馆吃过一次三虾拌面,当时索价128元。被上海的朋友斥为“洋盘”、“冲头”。因为这种连锁面馆使用的都是中央厨房里预处理好的冷藏虾肉,前厅里老阿姨们挤虾仁的场面都是表演,专蒙外地游客的。本地人是不屑于吃这种大路货色的。
是的,上海人对于吃面这件事是极其认真的。只是资本入侵的大势之下,连锁店一味追求效率,那些复杂的工艺必然被简化,味道自然就难以让老食客满意。只有那些开在永不拓宽的街弄的独立面馆,才是上海人的私房收藏。

只是上海在城市改造的大形势下安有完卵,每个月都会有老街坊、老弄堂被拆掉,那些老店也就消失了。这一次,拆到了永康路,听说襄阳南路上自1992年开张营业的“老地方面馆”也要被拆了。

面馆招牌上方就是邻居晾晒的衣服,十足七十二家房客的烟火气

有几年我在离汾阳路的上海音乐学院讲课,上午的课一结束马上跑过去,已经开始排队了。一碗葱油拌面+素鸡,贪心地再加一块炸猪排,点着辣酱油吃。边吃边看周遭食客,各色人等,乐呵呵地享受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生活。

在定西路,有家连屋顶都没有的“沪西老弄堂面馆”,招牌产品是蛤蜊猪肝拌面,内脏爱好者不可错过。


我是北方人,不懂上海人吃面的花头经。不过吃的多了,也有比较。上海的葱油拌面,我个人吃过最好吃的是老吉士和东泰祥,看图就知道。

老吉士的葱油拌面

老吉士是著名本帮菜馆,葱烤鸦片鱼头、咸鸡、蟹粉粉皮、酒香草头等本帮菜皆有水准,一碟葱油拌面也是香滑Q弹,葱香浓郁。

东泰祥经营上海点心,生煎馒头味道很“嗲”,太太喜欢。我则要了“开洋葱油拌面+蛋皮汤”组合。此处的“葱开面”绝对灵光,葱炸的焦香,火候恰到好处,上桌时我提筷搅拌,太太坐在我对面说“真香!”。油重了些,吃到最后有些腻,不过上海菜和点心油用的重,是其固有的传统特色。

以前还有一家店,名字很怪:“金刚馄饨还有面”,特色是大肠、腰花、猪肝,三个内脏浇头一碗葱油拌面,而且还供应猪油渣,热量和胆固醇双重暴击。很多南方人是从小吃猪油的,对于猪油和猪油渣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成年后依然不能忘怀,一旦吃到猪油味道,即刻认同,那就是小辰光的味道。

曾有人评价:“上海人的葱油,真是一种暴力的美学。”

在我看来,这种暴力体现在鲜活柔嫩的小葱,被热油熬成了焦黑枯干的葱酥,结合酱油爆发出让人欲罢不能的重口味。更有形而上的,斯文绅士柔弱淑女与浓郁俗气的葱香产生的反差。

沪上美食作家“梅玺阁主”说过一个tips:不是把面挑在碗里加酱油加醋加葱油,而是把葱油放在碗里,味道调好,然后把面挑到碗里,迅速拌匀。

上海人爱葱,葱油拌面,葱油饼,还有葱㸆大排和葱㸆鲫鱼。每年网上都有点评榜单。更有甚者,2021年,有家店搞出了葱油拌面冰淇淋。

好吃的葱油拌面是悠久而简单的乐趣。
不用去看什么点评,分析什么榜单,每个上海人心里都有自己最钟意的一碗面。

老王写过的面:

辣肉面往事

油泼扯面的细节

年初二的面戈壁滩的拉条子

三合一

意面闲话

意面闲话(二)

烩面

饸饹

简单面

汤面 拌面

清冷的冷面

方便面闲话(三)

削面蒙太奇

阳春面闲话

羊肉汆儿面

风扇冷面

夏天的豆角焖面

夏天的炸酱面

东拉西扯

天热思凉面

南京快闪鳝鱼面

大排的排面

兰拉、青拉、豫拉

上海人.苏州面

南面·北面

打卤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