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73)--桂枝人参汤

 风清阳hr 2023-04-11 发布于河南

桂枝人参汤,人参汤就是理中汤,即理中汤合入桂枝,本方的桂枝不在于温阳,而在于解表。所以本方是属于干姜温阳类方。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阳病外证未除,就是伤寒表不解,当解表。而数下之,是错误的治疗,引邪入里,同时下之伤津液伤阳气,陷入于阴证。

协热而利,不是热性下利的意思,而是人体阳气、津液随着下利而去。利下不止,一方面突出了阳气津液伤,也反映了阳虚不能固摄的病机,属于太阴病的下利。

心下痞鞕,原因在于虚寒所致,如甘草泻心汤条文“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此处的心下痞鞕也是由于数下之,胃中虚,客气上逆所致。同时心下痞鞕,只是心下自觉痞满鞕满感,并无压痛或拒按,如第149条半夏泻心汤条文的“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属于虚性的痞鞕,故在《伤寒论》中,对于心下痞鞕,多用人参来治疗。

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把本条看做是仲景的一个医案。一个表证的患者,错误的下之,出现了下利不止、心下痞鞕,如何治疗?仲景曰: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其实对于本条,还涉及到以下几种情况:

1、假若经过数次错误的下之,已无表证,则属于的单纯的太阴病下利,重则四逆汤,轻则理中汤。

2、假若虽经错误的下之,但表邪未解,就是表里不解者,辨六经属于少阴太阴合病,当表里双解,用桂枝人参汤。在表证篇提过,为何发汗后,解表多用桂枝汤?在于发汗后容易损伤津液,故用桂枝汤微微发汗解表,不用麻黄汤。本条的数下之,导致利下不止,津液也虚,故用桂枝来解表,不用麻黄。用理中汤来温阳止利,加桂枝来解表,即桂枝人参汤。此处人参汤就是理中汤。

3、虽然是表里不解,假如下利的症状过重,出现了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细欲绝的时候,当舍表救里,用四逆汤。

本案是阴证的表里合病,即少阴太阴合病。其实上述三个治疗策略,也是少阴太阴合病的治疗策略。类似的方证还有白通汤、真武汤等。本案人参汤,其实就是理中汤,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止利,用桂枝来解表,微微发汗而不伤津液,属于表里双解。

所以,表里合病的治疗原则,在阳明病篇总结串讲的时候讲过,再强调一下。

1、阳证的表里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表不解,不能单纯治里,不能单纯清热或攻下。治法是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表里双解代表方有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葛根芩连汤等。

2、阴证的表里合病。如少阴太阴合病。里证急迫则舍表救里,如见到下利清谷,属于里证急迫,类似于休克患者的外感,要舍表救里。如第91条、第372条的先用四逆汤。里证不急迫则表里双解,如白通汤、桂枝人参汤、真武汤,都是阴证的表里双解。

3、外邪里饮的太阳太阴合病。因为有里饮,所以称之为太阴。正气尚不虚,表证仍是太阳不是少阴,所以称之为太阳太阴合病的外邪里饮。如小青龙汤方证。不解表则水饮不去,不化饮则表证不解,反而容易激动水饮,变证百出。因此外邪里饮证,治法是表里双解。

黄伟毅  湿  2006广西广西广西

广西

2021线西尿尿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