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自己和解,才能活出内在安宁的自己

 fentouge 2023-04-12 发布于北京
解读:若水 | 朗诵:一凡
原著:卡伦·霍妮

主持人窦文涛说过:“别人眼里的你自己,自己以为的你自己,那个天命所归的你自己,三者之间和解归一时,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释放活力。”

其实,人生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和解。你越能够与自己和解,心情就越顺畅,越能够管理好自己,内心就越丰盈。

在《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中分析了现实与理想不同,就会导致内心冲突。那些内心的惴惴不安、冲突挣扎可能无法为外人所见,却真实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学会处置焦虑、无助与孤独,才可以重建辉煌的人生。

作者卡伦·霍妮是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是社会心理学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对精神疗法中的自我分析与人格成长、两性间的冲突有独到的见解。童年的家庭生活和婚姻的失败,使她对女性内心与人生的洞察有着无比犀利和超睿。


今天就让我们了解存在于内心深处的“自我”,学着和它更好地相处,活出完整成熟、内在安宁的自己。

图片
与自己和解,
要放下别人对你的期待

作家杨绛曾说:“我们曾经期盼外界的认可,慢慢才明白,世界终究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在生活中,很多人迷失在别人的期待中,比如有人说你需要买房结婚,有人说你需要有份稳定的工作,有人说你需要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不同的人,总会给予你不同的期待。如果你一味地顺从,到最后只会在迷失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作者看来,很多人屈从自己的内心,是因为他们更希望获得别人的赞许,渴望得到别人的爱、欣赏和帮助,渴望获得安全感和亲密感,于是就会表现出“亲近他人”的特点。

就如书里提到,一个常常不顾自我感受,看似无私且处处讨好别人的人,尽管心里并不在乎他人,依然会在内心深处告诉自己,所有人都是值得信任的,并强迫自己喜欢他们,不断地对他人过分感恩、过分感慨。

但是,他从这个错误观念中得到的只有失望和更严重的不安全感。因为他始终委屈自己,并盲目给予别人未必会喜欢的东西。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并且自己内心也会充满挫败感,难以接受付出没有回报的事实。

书里提到:“我们的内心容纳着各种矛盾冲突,既是痛苦,也是才能,只有当你愿意承受打击的时候,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

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做自己而来,自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我们只有认清自己内在情感需求,逐步形成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在这基础上再去发展与他人的关系,才能真正地解决冲突。

就像网络上的那句话:真正欣赏你的人,是欣赏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小心翼翼或者伪装谦卑的样子。”


图片
与自己和解,要放下心中的自我对抗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曾说:“当你跟一个事物去对抗的时候,你已经让自己不自由了,因为对抗本身对你造成了一种束缚。”

当一个人,被两个截然相反的驱动力驱使着,他的内心会分裂,任何力量都很难让他有所行动。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在一次技术讨论会上,一位工程师的同事方案通过,而他的方案却被否定了,而这是在他缺席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做出两种平衡性反应,一是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毕竟程序不合理,又或者对大家的决定表示认同,以平衡自己内心的冲突,但这两种方法他都没有选择。

他一方面想给同事留下一个大度的好形象,不想提出异议,但另一方面,他内心又很不服,因为被轻视而感到愤怒。正是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力量在斗争,让他特别疲惫和烦躁,做事变得无精打采。

其实很多人就如这位工程师一样,有两股相反的力量在拉扯着我们。就如很多人觉得自己再努力也不会有很大的成就,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但又不甘心自己就此平淡一生,就继续努力一阵子,看不到成果后,又陷入自我怀疑中。

殊不知,我们宝贵的时间和旺盛的精力,就是在这自我内耗中悄然失去的,让我们变得焦虑不安、止步不前,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于我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弄清自己内心的真正所需。

作者认为,我们自己的真正感情和需求看似简单,事实上我们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当你无法看清时,情绪和内心就会对抗,很容易把自己锁到设置的迷宫中,产生自相矛盾的言行,或者行动与目标完全不一致。

所以,想要与自己内心的对抗和解,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坚定自己内心所需,并排除万难坚持下去,如此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图片
与自己和解,要放下对他人的防御

当一个人对他人充满戒备心时,任何人事物对他来说都是一种打扰和威胁。
就如书里提到,疏离型的人好比是宾馆里的一个旅客,门上永远挂着“请勿打扰”提示牌。哪怕是书,都会被他视为入侵者;哪怕和他人有说有笑,他始终不敢敞开自己的心扉,让人捉摸不透。

作者认为,防御型的人总希望自己能和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尽管他喜欢送别人礼物,但到了别人生日或节假日,别人对他充满期待,认定他会送礼时,他却会故意忘记。因为他害怕一旦依照他人的想法行事,就成了一个“听话照做”的人,不知不觉中变成软柿子被任意拿捏,由此产生忧虑和担心。

像这样的人,往往会活得很痛苦。毕竟爱与被爱是人的天性使然,可因突破不了内心那关而压抑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竖起心墙,断开和他人的情感链接,慢慢地两人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提到,疏离型的人在婴幼儿时期,当自己通过哭闹的方式表达需求,却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回应时,慢慢地他就会产生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而失去向他人表达自我的欲望,沉迷在自我的世界里。

哪怕长大后,我们明明渴望他人的关爱,或者想去给予他人疼爱,都会因害怕他人有不好的回应而极力回避,把任何人都当成一种威胁。

想要突破这个困境,我们不妨放下对他人的期待,大胆接受来自他人的关爱和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在与别人的互动中逐渐建立安全感,这样我们才能慢慢敞开心扉,把内心的焦躁不满、担忧害怕等消极情感全部释放出来,过上舒适的生活。


图片
与自己和解,拥抱不完美的自己

莫言提到:“世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

毕竟当我们一味地追求完美,那只会因理想和现实有着巨大的鸿沟而变得自卑,甚至失去自我。

正如书中所说,一个人树立起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是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真实的模样,他会极度地鄙视自己。然而这会让他在理想化形象和受鄙视形象中无法中立,变得焦躁不安。

电影《黑天鹅》里,芭蕾舞演员妮娜在演绎白天鹅上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她并没有满足于此,一心认为把邪恶的黑天鹅演活,才能达到自己内心的完美。可事实上,她纯洁无瑕的形象,根本驾驭不了黑天鹅的那种野性和邪恶。为此,她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其实,理想化形象是出于我们内心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比如妮娜,她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渴望被人追捧,而不断地去挑战这个与她性格截然相反的“黑天鹅”角色。她甚至幻想着竞争对手莉莉想要取代她的位置而起了杀心,结果却误把自己幻想成竞争对手,用玻璃碎片刺向自己酿成悲剧。

看到这么一句话:“人无完人,我们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毕竟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比如有些人拥有姣好的容貌,却未必有良好的家世;有些人有聪颖的头脑,却未必能大有作为;有些人家庭和谐,却未必过上富贵的生活。

我们感觉不到幸福,大抵是因为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没有的东西上,却忽视了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东西,而陷入郁郁寡欢中。

想要走出这个怪圈,我们需要看清理想化形象带给我们怎样的痛苦,并认清它出现的背后,意味着我们有什么需求未被满足,紧接着削弱自己内心的渴望,专注于当下。如此,我们才能放下完美之心,与不完美的自己更好地相处。


图片

卡伦·霍妮曾说:“不能成为自己,是我们一切绝望的根源。”

只有当我们认真地审视分析自己的情绪,在大量的生活体验中与内心的冲突和解,塑造人格的改变,才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

愿我们带着探索自我的勇气,接纳心灵彷徨失序、挣扎不安的一面,走出心灵的困囿,重归内在的安宁,变得更加健全、完整和成熟。

*

*解读:若水。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