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人案头——砚用类

 芝润斋 2023-04-12 发布于江苏

文房百物,案头风光

在上一篇文章文人案头有什么——笔用类中,我们细赏了笔用类文房用具的风采,其实笔用之外,文房还有许多辅助文人研究经义、写书作画的工具。

清 禹之鼎《会真全图》 切斯特比替图书馆藏

正是这些工具,使得文房生活少了些枯燥繁琐,多了些简便精致,它是工巧的化身,是丰富文人精神世界的一大助力,它是求道之路,亦是道之本身。

今天,我们将以“砚”为索,继续欣赏古人的案头百物。

文房百物·砚

“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

砚名列文房四宝之一,靠的正是它难以被替代的功能性。在数千年的探索中,人们也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关于选砚的学问。而能对砚品质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又莫过于材质。

四大名砚均为石质,分别是甘肃岷县的洮河砚、广东端州的端砚、安徽歙州的歙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其中端砚还因“涩不留笔、滑不拒墨”而被推为“群砚之首”。

清中期 端石三龙戏珠砚 故宫博物院藏

石砚之外,其实还有一些材质也备受文人青睐,譬如玉石、金属、陶瓷、木头、砖瓦等等。

砖瓦砚也不是随便捡块破砖瓦就能用的,这里的砖瓦常常指的是秦砖汉瓦等历史悠久的珍品,它们本身就出自贵族宫殿,质量上乘。唐宋时期,文人雅士认识到了古砖瓦的古雅之美,又发现它的质地坚实细腻,尤其适合作砚,古砖瓦砚也就因此风行。

清 汉砖砚 研习社藏

若是来历不凡的砖瓦,则更是被奉为珍宝,比如《西清砚谱》中收录的铜雀瓦砚。就是以三国时期铜雀台瓦制成(亦有邺城地区伪作说),杨万里还曾写诗赞美:

摸索陶泓不忍砚,阿满故物尚依然。

浪传铜雀檐间瓦,恐是金凫海底砖。

铜雀瓦砚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还有一种“纸砚”,听名字真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菽园杂记》中还写道“贵州出纸砚,用之历久不变”。其实这种砚台的主要材质是石砂和漆,只是混入了纸的成分。

清代漆工卢葵生制作的漆砂砚在江南地区还掀起了一阵潮流,故宫博物院中就藏有一品他的佳作。

清晚期 卢葵生款漆砂砚 故宫博物院藏

文人对砚的珍爱其实不仅仅因为砚的功能性,比之他物,砚往往以石、砖等不易腐朽的材质制成,历久弥坚,甚至不朽。这一点恰与文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契合——沧海桑田,不改磐石之心。

故而,文人墨客中还有不少砚台收藏家——米芾为砚著书,写下一卷《砚史》;苏东坡“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纪晓岚的书斋都叫“九十九砚斋”。

文房百物·水盂

磨墨是离不开水的,故而文房之中就少不了储水器。南宋《洞天清禄集》也据此解释了水盂的来历——“古人无水滴,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

水盂,又称水丞、水中丞,它就是文人钦点的文房储水器。

《古玉图谱》中的水丞

因为水盂功用性强,又材质多样,很适合工匠发挥技巧与才华,常拥有精美雅致的外观,还可以体现文人丰富高雅的审美情趣,许多文人还为水盂叫屈,要改“文房四宝”为五宝,第五宝就是水盂。

文震亨在《长物志》也讲到了怎么选水盂,比起古铜来说,他更爱陶质与玉质:

以铜性猛,贮水久则有毒,易脆笔,故必以陶者为佳。古铜入土岁久,与窑器同,惟宣铜则断不可用。玉者有元口瓮,腹大仅如拳,古人不知何用?今以盛水,最佳。古铜者有小尊罍、小甑之属,俱可用。陶者有官、哥瓮肚小口钵盂诸式。近有陆子冈所制兽面锦地与古尊罍同者,虽佳器,然不入品。

其实,最经典的水盂也当属玉石和陶瓷两种,玉石琳琅多彩,质地清透匀净,清水正能映衬它的辉光;而陶瓷肌理细腻,皮壳光滑,水与瓷清莹交辉,可称天作之合。

清 青玉三羊双池水丞 故宫博物院藏

清 新疆和田碧玉荷叶纹水盂 研习社藏

元 磁州窑仿定窑白釉水丞 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木雕水盂也有自己的可爱之处。一则重量上更为轻便好用,二则木易于雕琢,在想象力丰富的工匠手下,它甚至可以化作世间万象,仅作为文房陈设,它也是够格的。

清 沉香木雕佛手水盂 研习社藏

文房百物·砚滴

砚滴与水盂的功用有些相似,砚滴也可储水,但它的设计更为精细:

一是腹内中空,可以盛水;二是在较高的位置上有一细孔,倾倒时,可以滴出水来;三是背上有一个圆孔和腹相通,圆孔上有一段高起的管状器,可以注入水,用水时,用一个手指按住,把砚滴移到砚台上时,不会有水洒出,只要略松开手指,便有水滴到砚台上。

清 紫檀瓜棱形鼠钮砚滴 研习社藏品

这样的设计使文人能更好地控制水流大小和注水量,从而控制墨汁的浓淡。它也被称为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一般叫“水注”,无嘴的一般叫“水丞”。

《饮流斋说瓷》中对它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日滴,不名曰盂。

明 玉卧兽形砚滴 故宫博物院藏

最古老的砚滴是铜质,汉代时已经有了各种动物形状的玉砚滴,两晋时期的匠人又烧造出了青瓷砚滴,宋明时期,瓷砚滴更是搭着瓷器发展的东风发展到了极致。

唐 铜驼形砚滴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飞熊砚滴 扬州博物馆藏

元 龙泉窑青釉船型砚滴 浙江省博物馆藏

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紫砂砚滴,精品难得。

清乾隆 宜兴窑紫砂百果诗句铭砚滴 故宫博物院藏

文房百物·砚床

砚床,顾名思义,就是砚的“休憩之地”,其实砚床就是置放砚的承具。王建的宫词中曾经提到此物“延英引对碧衣郎,红砚宣毫各别牀”,也就是说,精致的文人家里,笔和砚都有自己的小床。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的砚床

陕历博藏有的一件唐代陶砚就有自己的砚床,但是是砚与砚床连做,这一做法在当时也比较流行。从实物来看,其实砚床就是一个专门为砚设计的底座。

唐 陶砚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文房百物·砚匣

砚匣则是储放砚台的盒子,其实许多砚都带盒,主要是图一个保护作用,据说砚匣更方便水气滋养砚台,还能使墨香渐染更浓。

要制作这种盒子,用材上也颇为讲究,《古砚辨》上还说绝对不能用五金:

砚匣不当用五金,盖石乃金之所自出,金为石之精华。子母同处,则子盗母气,反能燥石,而又诲盗。

清乾隆 端石书卷式小砚(紫檀盒) 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砚匣一般都是木制或漆制,为了配得上价值不菲的砚台,工匠还会用名贵的木材制作砚匣,比如紫檀、乌木。

工匠会在有一定厚度的木板上直接掏出与砚台轮廓一致的槽,使砚台能严丝合缝地放进去,当然,厚度不能超过砚台,不然将砚取出来都得费文人老半天劲。

清 竹纹端砚(红木盒) 研习社藏

但财力雄厚又爱显摆的皇帝还是会用一些金银辉煌的砚盒,比如乾隆就有一款银鎏金嵌珐琅的砚盒,单从外观上看,华美得令人咋舌。

乾隆款银鎏金嵌珐琅砚盒 故宫博物院藏

文房百物·砚山

砚山则是一种结合了砚台与观赏石功用的特殊文房用具,历史上有两品相当著名的砚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心头好,其分别是灵璧石和青石,名为海月庵砚山和宝晋斋砚山。

后来辗转流落,到了米芾手里,宋代蔡绦的《铁围山丛谈》中记载了此事:

江南后主宝石研山,径长逾尺咫,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引两阜坡,而中凿为研。及江南国破,研山因流转数十人家,为米元章所得。

米芾得到这件宝贝后喜不自胜,“抱眠三日”,还为其写下了《研山铭》,还邀请好友配图,才让我们也能一睹其风采。

北宋 米芾《研山铭》 故宫博物院藏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