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分析:“红顶商人”胡雪岩聚敛亿万家财的成败原因

 传扬国学 2023-04-12 发布于广东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必学胡雪岩。”

胡雪岩曾经只是一个放牛娃,却能白手起家创造致富神话。

而且胡雪岩发迹于内忧外患、战火频繁的晚清时期。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胡雪岩是怎么一步步的走上“首富”的位置?

又因为什么而散尽万贯家财,告诫子孙千万不要经商,最终悲凉去世呢?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胡雪岩生平简介

胡雪岩本名胡光墉(1823-1885年),字雪岩,是安徽绩溪人,发迹于浙江杭州

他出生在晚清乱世,靠着自己的本事,在官场和商界中混得风生水起。

建立了钱庄和当铺,甚至还开了一家名为“胡庆余堂”的国药公司,积累了上百亿的财富。

太平天国运动中,他纳粟助赈为维持清朝统治而不遗余力,赢得“济世善举”之誉;

(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简单的说就是交上一定的粮食,朝廷就会给献粮人以爵位,胡雪岩后来也因此获得了三品官职,戴上了官帽。因此被称为“红顶商人”)

文章图片5

左宗棠西征之时,为帮助左宗棠解决粮草不足问题。

他六次举债,筹措粮草,“助他一臂之力,不亚于前线将军!

历经千辛万苦,他从一个小小的钱庄伙计,摇身一变,成了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

在他的晚年,由于受到洋商的排挤,钱庄的挤兑,以及因“站队”问题,遭到李鸿章一派的反对,被免职查抄了家产,抱憾而死

清朝陈代卿的《慎节斋文存》中,对胡雪岩的评价是:“游走于政商之间,追逐于时势之中”大致写出了胡雪岩发迹的原因。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清末社会局势和财政困境,为富商涉足国家事务创造了条件

胡雪岩的人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及光绪,这是一个内忧外患,纷繁复杂的朝代。

早期的二三百年,由于明清两代的“闭关锁国”等政策,使我们中华大地错失了由传统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良机。

到了十八世纪后期,清朝已经进入了一个“日薄西山”的时代,与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胡雪岩十八岁的时候,正值鸦片战争,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朝的国门,中国从此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文章图片8

英国迫使清政府签署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入侵者不但霸占了香港,还敲诈了二千一百万元,并由此获得了中国海关的控制权;

它也逼迫中国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地开设贸易港口;

霸占着领事馆的管辖权和单方面的最惠国待遇。

在封建独裁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力下,人民生活困苦,多次进行武装起义。

《清实录》记载,单是道光、咸丰年间,就有92次武装起义

一八五一年一月,也就是道光帝刚死不久,洪秀全即于广西桂平县,发动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即“太平天国运动”

文章图片9

太平军在短短三年内,直逼两湖,并在南京建立了自己的都城,与清朝分庭抗礼。

这一时期,上海和福建的小刀会两广天地会,北方的捻军、贵州的苗族、山东的白莲教,都打出了反对清朝的旗帜。

清朝的皇权摇摇欲坠,陷入了一个担惊受怕的时代。

帝国主义势力纷纷涌入,迫使清朝臣服,要求“共同分享”其侵略的特权。

同时,他也在中国内战频繁之际趁火打劫,逼迫清朝签署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

这场变故,进一步侵犯了中国在海洋、内河、海关、贸易、司法等领域的主权。

鸦片战争后,社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许多行业都受到了影响。

文章图片10

同时,干旱、水患、蝗虫、瘟疫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

走私鸦片,造成了大量的银子外流,再加上战争赔款,内战所需的军费,以及地方官员的贪污腐化,使清政府的财政状况每况愈下,最终陷入了困境,甚至破产

19世纪中下叶,正是开展洋务运动、巩固边防、解决内忧外患之际,因此各地官员常有请款的需求,但清政府的财政却十分拮据,难以维持。

因此,清政府通过准许各省自备粮饷,“以本省之钱粮作本省之军需”,并准许各省借债,打破了清朝高度集权的金融管理制度,为富商参与国家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清末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欧风的东进,对“重农抑商”的社会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文章图片11

由于现实的利益驱动,社会呈现出“力田稀,服贾繁”之势,也就是田里耕地的农民变少了,穿商人衣服的人变多了。

这也为商人施展抱负营造了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

胡雪岩在此时期被称为“活财神”,他利用自己在政府中的影响力,与洋人互市,在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以及协助左宗棠西征的过程中,他经常参与国家事务

运送粮食、建造造船厂、筹集军费、购买军火、借钱给政府等,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所以,胡雪岩才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意。如果没有官方的庇护,胡雪岩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而且投资消耗也会很大,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胡雪岩靠着官员的关系及影响力,迅速进行财富积累

清政府解决财政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卖官鬻爵的“捐输”,这是一种用来出售官职和爵位的方法,只要“捐纳”了,就会以“官职为利润”给到买官的人,以此搜刮一大笔财富。

胡雪岩之前只是杭州某钱庄的学徒,略通一点文字,三年之后,学成而升,成为了一个替钱庄“跑街”的人,主要替候补和捐班的官员们做借贷的买卖。

由于特殊的职业经历,使他能洞悉官僚政治的内情,洞悉官员们的“特殊作用”

为以后将毕生精力都放在了培养自己“政治后台”上。

至于他与官场上的权贵勾结或者是大肆受贿,我们可以从晚清名人的记载和描述中窥见一斑。

文章图片14

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说:

“时出微利以饵士大夫。杭士大夫尊之如父,有翰林而称门生者。”

“饵”这个词,就显示出胡雪岩是如何把金钱当诱饵,来搅动朝堂的。

也生动地表现出了晚清官员们屈服于利益之下的丑态。

胡雪岩的曾孙胡亚光曾在《安定遗闻》中写道:

“有一军门级别的贵人,献上价值数千两黄金的玉屏一扇,设于厅堂,仆人不慎将其毁去,宴席上的宾客无不大吃一惊,但胡雪岩却不动声色,反而安慰仆人。”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雪岩跟这个“军门”一级的官员的“礼尚往来”

文章图片15

胡雪岩与左宗棠关系很好。

左宗棠西征六次的借款,都是胡雪岩为他安排的。

胡雪岩从外国商人和银行那里借了一千五百九十五万两,其中利息占了一半,八百万两。

胡雪岩拿了三分之一的提成,加起来也有两百万两。

西征借钱,在客观上对收复新疆、巩固国家统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胡氏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东南大侠”的美名。

但如果没有官方的支持,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在清末,官、商常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

“先得消息,后依朝廷权势,以公事之便利,获得利润之势”。

文章图片16

有了这些官员作为后盾,胡雪岩可以肆无忌惮地转卖粮食、购买枪支、借钱、放贷

赚得比其他商人要多得多,而他的贪婪,也是在清末封建统治下,在行政垄断上,才得以实现的。

文章图片17

胡雪岩的成败皆是清末封建主义体制的结果

清末封建统治下的财政问题,以及官僚体制的腐败,使得胡雪岩能够:

“借着官府的钱,开设钱庄,分店遍及全国,其财富之多,举世闻名”。

胡雪岩是个“商贾奇才”,对清末政局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一开始就依附于朝廷。

先是帮助王有龄,然后又与薛焕和何桂清合作,协助了对太平军的围剿,最终说服了左宗棠,成立了上海海运公司,帮助他进行了西征。

文章图片18

因为帮助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既是官员,也是商人

他的业务由南向北,由钱庄扩展到医药,由杭州扩展到国外,在19世纪后半叶,他是中国商业圈里的一位重要人物。

中国古代的有些官员他们不擅长福国利民,但擅长搜刮民脂民膏,特别是到了清末,权力就成了他们为所欲为的利剑。

中国的商界人士,大都是有政治智慧的人,如吕不韦,深知“奇货可居”,才敢作此豪赌。自范蠡,吕不韦,桑弘羊,胡雪岩,他们是商人还是官员?可以说,他们是一个以商养官、以官养商的“结合体”

胡雪岩形象的突出特征是“官商”,也就是人们常称的“红顶商人”

“红顶”是一种象征性的帽子,由于是由宫中赏赐,所以佩戴者,代表着得到了皇上的赏识。

文章图片19

其实,这也是皇上对胡雪岩涉足的行业的一种认可。

由于帝王拥有绝对的权力,他所庇护的人民当然不能被限制。

另一方面,身为“万民之尊”的陛下,他的权威也确保了胡雪岩经营场所的可信度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权贵们可以放心将大量银子存在胡雪岩的“阜康钱庄”里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胡雪岩可以“无利不趋”的原因。

光绪十九年,阎敬铭在一份奏折中写到:“为已革道员侵取公私款项,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说胡雪岩“既以商人自居,又以官员自居,极善与官员勾结,又贪赃枉法,收受公私钱财,获益数万,请刑部治罪”。

文章图片20

清末官吏贪污腐化,唯利是图,在官场上,你争我夺;

一旦政局大乱,他的靠山也会受到威胁。

胡雪岩最终的落魄,除了在与外国商人的竞争中落败,引发了银行的“挤兑”现象之外;

官员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文章图片21

王康年《庄谐选录》中写道:

“他出任湘阳相国之时,负责善后事宜。开设有了粥厂,有了难民署,有了义烈遗址;后来又兴办了善堂,免费的私塾,医馆,修葺寺庙,凡涉及生老病死的扶贫政务,都是一应俱全。”

文章图片22

浙省人因他仁慈,济世救人,称他为“胡大善人”

再加上他在经营“胡庆余堂”药铺的时候,坚持“戒欺”“诚信”的原则,所以在民间很受欢迎,也很受尊敬。

这些也值得我们肯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官商身份本质的改变。

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

他是如何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小小的钱庄伙计,变成了一名富商;

再从一个“红顶商人”,变成了一个被朝廷钦犯。

正是在这种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胡氏的命运才会有这么大的起落。

文章图片23

参考文献:

[1]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M]. 中国书店,1984

[2]吴庆坻等纂修.杭州府志[M].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3]许毅,金普森等.清代外债史论[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1996

[4]史源编著.近代商圣胡雪岩叱咤商界的九九个方略[M]. 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2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