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黄帝内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369蓝田书院 2023-04-12 发布于广东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自《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 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Image

Image

                                              图片来源:经书网

  对于“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注释,历代医家多有见解,如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器,谓天地及诸身也。宇,谓屋宇也。以其身形,包藏府藏,受纳神灵,与天地同,故皆名器也。诸身者,小生化之器宇。太虚者,广生化之器宇也。生化之器,自有小大,无不散也。夫小大器,皆生有涯分,散有远近也。”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故动植之器,乃化生之宅宇,气散则出入升降各相离分,而生化息矣。器,谓天地及诸身也。宇,谓屋宇也。以其身形包腑脏,脏与天地同,故皆名器也。诸身者,小生化之气宇,太虚者,广生化之气宇也。”

Image

图片来源:源库素材网

Image


升者,浮也,由下而上也,包括升散、升发、发散以及由里向外的“开',降者,沉也,由上而下也,包括降下、收降、通降以及由外向里的“合”。古人最初用天地之气升降相因、阴阳氰氯、动静相召化生万物的自然现象来揭示人体饮食、气血津液等复杂的代谢过程,并概括为升、降、出、人,以此作为阐述人的生理、病理、病机和治则[1]。所谓“器”者,《周易·系辞上传》言“形而下者谓之器”,又“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故“器”乃成形之物,凡有形皆为器,天地有形乃生化万物之大器,万物有形乃自身气化之小器,万物皆为器,凡器便有升降出入之气化。万物有形小器之升降出入实以天地大器升降出入为法则为基础。《易经·系辞上》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此处所言之“器”,当为生命载体之器,或者为生物本身。器因神气而立,生化又因器而寓,器散则升降出入无所寓。因之物象本身之盛衰成败是以“气”为中介以定乎出入升降而有变化可言而且这种变化是物象本身与其它物象间的转化而有的。如果物象的这种转变只是一味的大量转化出去,最后一旦全部转移,便是所谓“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如此也就无所谓“出入、升降”[2]。故而《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难经·八难》曰:“气者,人之根本也。”中医学认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动力。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的表现形式。任何有形之物都存在升降出入,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天地运动而气化产生有形之物,而其在这不断运动之中也会存在生与化,生化的所在之处就是有形之物。气的升降出入、循环往复,气的运动的停止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当这一有形之物生命活动停止,人体散之、消之、失之,那么生化也就不复存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同样是这个道理。人形是体内之气运行的场所,又藉由经脉络脉,使得气血运行于全身,如同天地之间气的循环,天气下为雨,地气上为云,阴阳雨气循环不己,万物生生不息。又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认为当气聚形成有形器物之候,气在器的内部仍继续进行着升降出入的运动,直到器散。所以人体作为气聚成形之器,处于天地之气的交变之中,随天地之气的交变而变化。人体的生命形态则是依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来适应和调节系统的各个部位,使系统间维持动态的稳定与平衡[3]。凡有形之物,无不感此天地四方之气而生而化。器者乃生化之宇,气散则阳归于天,阴归于地,而生化息矣。  器作为生物的物质基础,是一切气之升降出入、变化相薄、成败倚伏等生化活动的存在论先决条件,有生化必将有止息静死之患。一切生物皆为有形质之器者,有器则终将有气之升降,器散则有机体分崩离析,人依气而立,依气以存,张景岳注之谓:“物之根于外者,必假外气的成立,而其生长收藏,即气化之所立也,故气止则化亦随之而绝矣。”物之根于外者,有赖于气,而气之升降出入,同样借之于物,二者相辅相成,气之升降出入若不复存在,则生化息矣。

Image
Image

[1]王慧娟. 《黄帝内经》分类思维及其形成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2]应道祺.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J].中医药通报,2007(01):44-47.

[3]胡湘彗. 《内经》五运六气生态观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Image

2.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