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感染新冠病毒后,表现出的症状各种各样,大多数出现发热、头痛、咽喉疼痛、咳嗽、全身乏力或酸痛、鼻塞、腹泻等,也有一部分人出现失眠,即便“阳康”后较长一段时间,失眠仍未改善。 笔者近两个月门诊接诊不少这类失眠患者,病程少则一周,长则2月余,多表现为情绪较焦虑,夜间难以入睡,睡眠浅,易醒,白天疲倦,精神差,予中药及岐黄针疗法辨证治疗,疗效尚佳,现在总结如下: 失眠,祖国医学称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治疗原则为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 “阳康”后失眠患者,部分由于当时感染时症状明显,影响夜间睡眠,搅乱睡眠节律;部分由于对感染新冠的恐惧,担心自己或家人的身体状况,从而产生焦虑情绪,而造成失眠;也有部分患者由于病后体质虚弱,身体不适,影响睡眠而失眠,如《诸病源候论·卷三·大病后不得眠候》记载:“大病之后,脏腑尚虚,营卫不和,故生于冷热。阴气虚,卫气独行于阳,不入于阴,故不得眠”。 岐黄针疗法发明人陈振虎教授在其《岐黄针疗法-精选医案集》中提到,对于一些系统性的,或者全身性的病证,不太容易用经络循行来规范和明确的病证,可以选用脏腑辨证。笔者在应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该类患者时结合以上三种原因及祖国医学关于失眠的病机论述,根据其病位及相关脏腑,以疏肝、健脾、补肾、宁心安神为法,选用肝俞、脾俞、厥阴俞、肾俞、印堂、百会。刺法选用合谷刺。 《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本神》中提出“心藏神、肝藏魂,肾藏志、脾藏意'。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故取膀胱经穴位有安神作用,取心、肝、脾、肾对应的背俞穴,可以调节脏腑气血,疏通脏腑经络,调和阴阳,从而改善睡眠。根据陈振虎教授的临床经验,考虑失眠,属上焦病变,多用厥阴俞来进行治疗,故不用心俞,改用厥阴俞。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百会穴位居巅顶部,所谓“从颠入络脑”,其与脑部关系密切,属于督脉经穴,总督一身阳气,统帅全身阳气之用;可调理元神、通脑络,安神定志。印堂为经外奇穴,位于额部,在两眉头中间,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以上穴位,每次选用三穴,每周治疗两次,共治疗两周为一疗程。 典型病例1例 患者,黄某某,女性,49岁,2023年2月13日初诊: 主诉:睡眠差10余年,加重1月余。 缘患者于10余年前生产分娩后,睡眠差,2022年12月底新冠感染后,睡眠差症状加重,夜间睡眠时1-2小时,时彻夜未眠,易醒,去年已经绝经,双足时有发热感,时有疼痛,口苦,纳一般,大便数日一解,时有心悸。余无特殊。舌淡,苔薄白,脉:弦。 中医诊断:不寐(肝郁脾虚) 西医诊断:失眠 治疗:1、岐黄针疗法: 选穴:厥阴俞、脾俞、百会、印堂 刺法:合谷刺 2、中药治疗:疏肝解郁,宁心安神 柴胡10g 白芍10g 枳实10g 甘草5g 郁金10g 合欢皮10g 首乌藤10g 茯神10g 丹参10g 酸枣仁10g 柏子仁10g 麦冬10g 远志10g 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3、谷维素片 每日三次,每次10mg 2023年2月17日患者二诊: 患者诉睡眠较前好转,口苦症状明显减轻,无明显心悸,时有口干。舌淡,苔薄白,脉弦。 治疗:岐黄针疗法:选肝俞、肾俞、百会 中药守上方,去远志,加乌梅10g 2023年2月24日患者三诊: 患者诉睡眠较前明显改善,夜间睡眠睡觉增多,无明显口干口苦,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治疗:不服用中药,只岐黄针疗法治疗,选厥阴俞、肝俞、肾俞、印堂。 初诊病历 二诊病历 三诊病历 该例病例,是岐黄针疗法结合中药治疗失眠的典型病例,正合陈振虎教授提出的“通-调-和”理论,所说的“通”指的是经脉通,“调”指的是血气调,“通” 患者在治疗期间,我们医者均应予其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嘱其保持积极、良好心态、尽量避免情绪的紧张及波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白天可以适当的运动,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失眠患者尽量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夜间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
|
来自: 新用户2909pCu3 > 《岐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