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是够呛啊!

 雨萌小站 2023-04-13 发布于辽宁

Apr.

13.2023

几天前刷到了一则视频,是一位宝妈在给孩子做辅食,期间喋喋不休地抱怨,没好气地摔摔打打。由于配音用了陈建斌的声音,便使这些女人的哀怨变得粗犷豪迈,反而觉得幽默豁达。她有一句口头语是:“这可真是够呛啊!”听的时候给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不光是因为她的腔调,我想还是这种破罐破摔的勇气让人深感共鸣。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你经常挂在嘴边的抱怨,将成为你的全部人生。”尽管如此,在一阵啼笑皆非的落幕之后,我还是喜欢上了视频里那种得过且过,将埋怨付诸表达的心态。

在从小的教育环境里,人人都在告诉你不要抱怨,今天的抱怨会带来明天的厄运。可在这种自束下长大,却依旧无法逃脱怨气的影响。不付诸表达,最后便都堆积在心里,长此以往,明明只是一两件生活里的小事,也会造就燎原的野火。

如今想来,其实情绪本就是一种无法压制的感情,如果刻意去转化、逆改、压抑,最后只会适得其反,倒不如有什么就说什么,把埋怨的话说出来,哪怕只是说给自己听,也会在倾诉的过程中释放内心的负能量。

在这个人人都谈正能量的时代,其实难以抑制的正是人们想去掩盖的那部分。所谓越是炫耀什么,就越是缺少什么,我们正是因为长时间的压抑和自我调节,才使内心的负面情绪无处可去。难道四处弘扬正能量的事情,就能掩盖内心的脆弱与焦躁吗?

实际上,愤怒并非是一种完全负面的情绪,或者说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没有人可以长时间保持积极向上,偶尔的颓废和消极都是正常人类的本能。襁褓中的婴儿尚有表达愤怒的需求,更何况是身处于扰攘中的我们呢?

自离家以来,我一向的自我认同都来自于稳定的情绪。可实际上这种稳定来自于我对负面情绪的随时释放。

虽然抱怨的叹息声大到让自己心跳加速,但依旧得益于有所埋怨的命运。你不知道,当一个人不懂得抱怨的时候有多难受。我至今仍记得小时候听朋友们背后议论某人不好的时候,内心的惊恐与羡慕。不知为什么,那时我很难看到一个人的缺点,就算是相处时的纠葛也会下意识把帐算到自己头上。长大后才知道,这种心理来源是“讨好型人格”,只会努力让自己适应外界,顺应环境,很少会去主动埋怨别人。

因为这种自纠的性格,我失去了很多发泄的机会,表面上风平浪静的海面,其实藏着深渊般莫测的暗流。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所谓的情绪自控并非是压制内在消极的部分,而是接受负面情绪的存在,与之和谐相处。

有时候,负面情绪其实比正面情绪更重要,也可以说懂得释放这部分坏情绪的能力很重要。身心健康并不意味着要做老好人,而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和抱怨别人的能力。某些情况下,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并不难,难的是可以看到别人的缺点。因为只有在你看到他人不足的时候,才能原谅自己的缺点,才能在一段关系里疏通对自我的认知,而那些语言里流淌的小小哀怨,也只有在那一刻才有机会消化干净。

当一个人接纳了自己缺点的时候,生命是无限轻盈的;当一个人敢言他人的缺点时,内心的无比自由的。

所以尽情抱怨吧,有些烦躁说出来就好了,一直憋着可真是够呛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