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画画世界 2023-04-13 发布于北京

每次去前门大街,中国书店是必去的地方,我逛书店喜欢看搁置在角落里的书,因为放在显耀位置的都是那些畅销的,流行的,有关于明星的,成功学的,如何经营各种关系等等的,总之是我不看的。昨日午后在书店里偶然发现一本《《花语满天悟禅机》,十年前的版本,是弘一大师关于佛教的一些文章。我不信佛,但谜一样的弘一大师深深地吸引我,关于他的书画,音乐,还有他的非凡的人生旅程。

弘一大师说佛

因从事书画方面的工作,自然会关注弘一大师的书画方面的成就。作为高僧书法,弘一大师与史上一些著名的僧人书画家有着很大差异,如怀素和智永,同样身披袈裟,他们似乎只是寄居于佛门的艺术家,并没有坚定的佛教信仰。再如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也是在人生失意时就出家,并且是常进常出,并不超脱。而弘一大师却是皈依自心,超然于尘世之外,是一名纯粹彻底的佛教信徒。当然,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列为大家的意思,不过是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人生选择,并无高低对错。

弘一大师像

弘一大师书法

都说字如其人,弘一大师的书法由在俗时的潇洒飘逸到出家之后的平淡朴拙,那是日复一日修炼的结果,是大师内心境界的升华。是深深尝遍了世间的人生百味,再回过头来去过那种在常人看来枯寂的持律念佛的生活的体现,恬静淡雅,质朴自然。

从单纯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说,弘一大师应该是近代为数不多的书法大家,这一点需要慢慢地体会。当年像鲁迅,郭沫若那样的文化大家也会为得到一幅弘一大师的字而欣喜。有时候一幅书法作品初见时平淡无奇,而随着你对作品的熟悉以及透过作品去了解背后的作者,体会便会越来越深,你会感受到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绪和作者的所思所想。对于一个有着复杂人生经历,一生跌宕起伏的人,他有何悲又有何欣,“悲欣交集”,对于你我一样的凡人,是否也能去感受?

弘一大师书法

曾经,为了探寻大师的足迹,去过杭州的灵隐寺,遥想当年那个身着百衲衣,赤足走在山路上的弘一大师有着怎样的情绪和思想。如今在这个浮躁的世间,我们是否也能寻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弘一大师舍利塔

好了,不聊了,我先看书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