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最重要的清代御瓷之一由中国藏家以近2亿港元投得

 RK588 2023-04-13 发布于美国

图片

世上最重要的清代御瓷之一

张永珍博士珍藏

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

以近2亿港元成交

由中国藏家成功投得

领衔中国艺术品拍卖

图片

张永珍博士珍藏珐琅彩碗於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以单一拍品专场瞩目上拍

玉燕双飞 柳杏映春

张永珍博士珍藏珐琅彩碗,胎质细密,均净乳白,绘画精致入微,成于乾隆寝宫之邻,由北京宫中珐琅作艺匠绘就,妙不可言。画顾盼双燕比翼飞,宣布春临大地,旁有柳枝摇曳、杏花相倚,添书古诗,意趣盎然。其流传历史清晰,来源可远溯清末年间十九世纪,Charles Oswald Liddell 上校搜得杏林春燕碗成对,他的收藏在1929年释出,从此对碗分隔两地。对碗其一转入中国藏瓷名家大维德爵士雅蓄,现存大英博物馆。而此碗则先后为Charles Ernest Russell、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戴润斋、天民楼及张宗宪递藏,2006年易手予张永珍博士,让这名藏更显辉煌。

这件杰作乃苏富比拍卖史上最赫赫有名的珍品之一,过去百年跨越全球、经多位名家递藏,承载着如此璀灿显赫之流传历史,现将翻开下一个篇章。

——仇国仕

苏富比亚洲区主席、

中国艺术品部国际主管及主席



图片

张永珍博士珍藏 
清乾隆 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乾隆年制》蓝料款 
瓷胎或为雍正  珐琅彩约在1736年绘烧 
11.3 公分 
成交价:198,220,000 港元


珐琅彩 

罕稀至极、问鼎瓷珍之冠

珐琅彩料,初由西洋传教士引入,于北京紫禁城内绘制,罕稀至极,问鼎清代瓷珍之冠。康熙末年,禁宫珐琅作坊,毗邻天子寝宫,画师受皇帝亲自严谨监督。杏林春燕图碗,描写细腻自然,捧碗观图,犹若卷轴缓缓展开。此类珐琅彩瓷造于北京,前后仅短暂一段时期,可谓雍正朝特有,本品书乾隆年款,应属初年之作,若论品质与风格,几与雍正作例无异。此类珐琅彩瓷为数甚稀,存世者多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其艺术造诣至美臻极,无论是督陶官唐英领导下之景德镇御窑厂如何努力,亦无法超越的。

图片

春之颂赞

花鸟画属传统中国绘画一系,至少在唐代已在宫廷盛行,到了宋代,此类绘画已发展蓬勃,当时首见燕子,搭配杏树或柳树。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常见花鸟画题材,如此偏好或可溯至康熙朝,宫廷画师蒋廷锡,擅花鸟,受命绘制《鸟谱》。此珐琅彩碗采花鸟图入瓷,绘双燕归林寓意春临大地,果树枝头娇蕊盛放,青柳抽芽,如此景象之表征,春暖花开,举世皆识;宛似一幅卷轴绘画包覆于器身,加上古诗短句,诗情画意。相传诗句乃万历帝命人所作,碗身诗文:「玉剪穿花过,霓裳带月归」,以燕鸟飞翔姿态比拟仙女乐舞之美。燕多成双成对,伴侣关系紧密,一同筑巢育雏,常作为爱侣之象征。

图片

诗句前后印章,雍正珐琅彩瓷时有,乾隆作例上此类印章则较罕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对尺寸较大的雍正杏林春燕图碗,构图略异但题材相同,载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进呈清单上,以此推知本品烧造时间与台北故宫藏雍正例相距或仅只三两年,而且两对珐琅彩碗或出自同一宫廷画师之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