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腔水蛭异物57例诊治体会【病例再现

 百草堂图书馆 2023-04-14 发布于内蒙古


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位于山区,时有鼻腔水蛭异物病例出现。笔者于2007年3月~2012年4月共治疗鼻腔水蛭异物5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7例患者中男32例,女25例;年龄5~76岁;病程3~22d;均有以手捧饮山涧水或以山涧水洗脸史,其中5例有山涧游泳史。

1.2 临床表现

以上患者均有鼻出血及鼻痒症状。鼻出血表现为反复少量出血,均可自行停止。35例伴有鼻异物感,27例伴有鼻塞,4例伴有脓涕,11例就诊时即自述有鼻腔水蛭异物,且都伴有不同程度心理紧张。

1.3 诊断

48例行前鼻镜检查即可见鼻腔水蛭异物,多位于总鼻道近鼻中隔中段或中鼻甲表面(图1),呈浅褐色,多节状。9例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分别位于嗅沟、中鼻道(图2)较隐蔽处。水蛭寄生一侧鼻腔多见鼻中隔或中、下鼻甲附血迹和(或)血痂,与之接触的鼻中隔及中鼻甲黏膜色泽较苍白。57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均正常,其中7例患者中性粒细胞略有增高,6例患者血红蛋白不同程度降低。

图片

图片

1.4  治疗

经前鼻镜检查发现的48例鼻腔水蛭异物,在前鼻镜直视下以20cm直全齿止血钳钳夹水蛭体部,先轻微往外滑动,感觉水蛭吸盘没有阻力时继续连续向外移动取出,所有鼻腔水蛭一次完整取出。若有阻力感,停止往外牵拉止血钳,仍然维持止血钳钳夹水蛭的状态,术者松手,让患者保持低头姿势,少则数秒,多则1 min,水蛭连同止血钳即自动脱出鼻腔。

9例通过鼻内镜检查发现的鼻腔水蛭异物,在鼻内镜下以同样的方法钳取,均一次完整取出,以此种方式取出的水蛭形态相对较小。

51例患者创面无渗血,未予处理。6例患者创面仅有少量渗血,经1%麻黄碱丁卡因棉片收敛后止血。

患者术后使用1%呋麻滴鼻液3~5d,口服广谱抗生素3~5d预防感染。取出的水蛭长2~4.5cm,置于75%酒精棉球上焚烧灭活。

2 结果

所有病例于术后1周、2周、1个月各随访1次,无鼻出血症状,鼻痒或异物感消失,鼻塞及脓涕现象明显缓解,鼻中隔及中鼻甲黏膜色泽恢复正常,创面愈合良好,无水蛭异物残留现象。6例低血红蛋白症者血红蛋白逐渐恢复正常。

3 讨论

水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俗名蚂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在内陆淡水水域生长繁殖。体长稍扁,长约2~5cm,宽约2~3mm。整体环纹显著,体节由宽度相似5环组成。口内有3个半圆形的颚片围成“Y”形,当吸附动物体时,用颚片向皮肤、黏膜钻进,吸取血液,吸附力强。生长适温为10~40℃,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行动非常敏捷,生存能力强。本县地处山区,常年气候温和,适宜水蛭生存。

水蛭在鼻腔、鼻咽、口咽、喉、气管等上呼吸道异物均有文献报道。鼻腔黏膜血运丰富、湿润、温度适宜的内环境非常适合水蛭寄生。因此,水蛭一旦进入鼻腔后即会长久寄生。本病的诊断依据为患者的鼻出血及异物感;大多数通过前鼻镜检查即可发现异物,小部分需要在鼻内镜下才能发现异物;因水蛭吸血,与其接触的鼻腔黏膜色泽稍苍白。水蛭在鼻腔中多位于中鼻甲周围,可能是此部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少数位于嗅沟及中鼻道的水蛭形态较小。

由于水蛭口器的特殊构造,从鼻腔取出时不要强行拉扯,也不可迅速用力,否则水蛭吸盘会断入伤口内引起感染,且滋生为新的水蛭,对鼻腔造成新的损害。故笔者治疗时直接钳夹水蛭体部后先轻微向外滑动,再持续向外移出,如遇阻力则依靠重力使水蛭脱出鼻腔。此法使水蛭的吸盘容易脱离宿主,更不会惊动水蛭向深部移行。

水蛭吸血时其唾液腺除了分泌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作用的水蛭素外,还产生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血小板黏附抑制剂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因此鼻腔水蛭异物均有鼻出血表现。虽然每次出血量不多,但是反复少量的出血有引起贫血的可能。笔者发现所有低血红蛋白症的病例,水蛭在鼻腔停留时间均超过2周。水蛭取出后伤口局部的出血均可自行停止,低血红蛋白症者的血红蛋白均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1周内局部及口服用药预防感染。一般不会引起并发症。

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应加强健康宣教,不以山涧水洗脸,不饮用山涧水,如有鼻出血及鼻痒、鼻异物感等现象应及时就诊。对于来自山区的反复鼻出血病患,需要作仔细的鼻腔检查以排除鼻腔水蛭异物的可能。

(文章来源:2013年2月第19卷第1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崔佳文等 参考文献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