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百练:《经典常谈》序(朱自清)

 一中大语文 2023-04-15 发布于福建
材料一
①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②本书所谓经典是广义的用法,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要读懂这些书,特别是经、子,得懂“小学”,就是文字学,所以《说文解字》等书也是经典的一部分。
③我国经典,未经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我们理想中一般人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只该是选本节本——应该尽可能地采取他们的结论:一面将本文分段,仔细地标点,并用白话文作简要的注释。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成就的。
④顾颉刚先生用浅明的白话文译《尚书》,又用同样的文体写《汉代学术史略》,用意便在这里。这样办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这部小书也只是向这方面努力的工作。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⑤书中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这中间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编撰者的工作只是编撰罢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序》(1942年),有删减)
材料二
①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族的本源。君是政教的本源。人情不能忘本,所以供奉着这些。荀子只称这些为礼的三本:大概是到了后世才宗教化了的。荀子是儒家大师。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从那“三本说”,可以知道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②怎样叫做礼治呢?儒家说初有人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欲望,各人都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界限,没有分际,大家就争起来了。你争我争,社会就乱起来了。那时君师们看了这种情形,就渐渐给定出礼来,让大家按着贵贱的等级,长幼的次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儿吃的喝的穿的住的,各人也做着自己该做的一份儿工作。各等人有各等人的界限和分际;若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任性儿贪多务得,偷懒图快活,这种人就得受严厉的制裁,有时候保不住性命。这种礼,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的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③王道不外乎人情,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的是通乎人情的。既通乎人情,自然该诚而不伪了。但儒家所称道的礼,并不全是实际施行的。有许多只是他们的理想,这种就不一定能通乎人情了。就按那些实际施行的说,每一个制度、仪式或规矩,固然都有它的需要和意义。但是社会情形变了,人的生活跟着变;人的喜怒爱恶虽然还是喜怒爱恶,可是对象变了。那些礼惰性却很大,并不跟着变。这就留下了许许多多遗形物,没有了需要,没有了意义;不近人情的伪礼,只会束缚人。《老子》里攻击礼,说“有了礼,忠信就差了”;后世有些人攻击礼,说“礼不是为我们定的”;近来大家攻击礼教,说“礼教是吃人的”。这都是指着那些个伪礼说的。
④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那三种经是《礼仪》、《礼古经》、《周礼》。《礼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但据近来的研究,这两部书实在是战国时代的产物。《仪礼》大约是当时实施的礼制,但多半只是士的礼。那些礼是很繁琐的,踵事增华的多,表示诚意的少,已经不全是通乎人情的了。《仪礼》可以说是宗教仪式和风俗习惯的混合物;《周礼》却是一套理想的政治制度。那些制度的背景可以看出是战国时代;但组成了整齐的系统,便是著书人的理想了。
(节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三礼第五》,有删减)
1.根据文意,读者阅读《经典常谈·三礼第五》时“以筌为鱼”的做法是:_________。(2分)
2.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说文解字》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它是一部文字学的专著。
B.作者认为适合普通读者的经典读本无所谓是原书全本或节选。
C.中国古代思想家们习惯于用礼来合理地阐释社会治乱的原因。
D.汉学者所传习的《礼仪》《礼古经》《周礼》都成书于战国时。
3.材料一第⑤段中作者说《经典常谈》书中各篇的讨论只是陈述,“并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请以材料二第③段为例,谈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3分)
4.小松要研究“礼治”的相关问题,读了《乡土中国》和《经典常谈》后产生了一些困惑,邀请你和他一起探究。(8分)
(1)小松觉得,以材料二第②段和下面的文字为例,两书在提到“礼治”概念时,阐释概念的方式和语言风格各不相同。请你和他一起用表格进行梳理。(3分)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的,只有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的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经典常谈》

    《乡土中国》

阐释概念的方式
  具象化描述

①______________

语言风格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2)小松发现,与“礼治”有关的内容在《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无讼”等章节中反复阐述,但在《经典常谈》中只在“三礼第五”中出现,这是为什么?请结合两本书的目录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

1. (2分)答案示例:读了《经典常谈》一类的书,对《周礼》《仪礼》等有了粗略的了解,便不再阅读原著。

(评分说明:“读了《经典常谈》一类的书,对《周礼》《仪礼》有了粗略的了解”1分,“便不再阅读原著”1分。)

2. (3分)B

3. (3分)答案示例:不同意。材料二第③段作者论述的主要观点是:“礼”本该通乎人情、诚而不伪,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礼”和“伪礼”。作者举了古往今来不同时代人们对礼的攻击言论作为佐证,指出近来人们攻击礼教其实指的是伪礼,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可见,作者的论述中暗含了个人的见解,并非“无编撰者自己的创见”。

(评分说明:主要观点1分,分析2分。)

4. (8分)

(1)答案示例:①辨析界定/辨析比较/引用阐释/②切实而浅明/通俗易懂; ③严谨准确(3分)

(2)答案示例:《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介绍、普及国学经典,提升大众文化素养所著的名著导读,兼及文学、历史、哲学等多领域。其编写体例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分类顺序,各章节相对独立,与“礼治”有关的内容主要出现在介绍关于礼的著作部分“三礼第五”。《乡土中国》是费孝通研究中国基层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社会学论著。其中各章节相互关联,综合分析阐述了中国乡村社会的结构和特点,无讼现象是礼治秩序治理下的必然结果,两者有紧密关联,因此“礼治”作为书中重要概念在这些章节反复阐述。 (5分)

(评分说明:《经典常谈》的写作目的1分,各章节的关系1分。《乡土中国》的写作目的1分,各章节的关系1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