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文帝杨坚出生时有何异象?父亲杨忠为什么要把他交给尼姑抚养?

 昵称vUWeivtn 2023-04-16 发布于陕西

战乱年代,如杨忠(隋文帝杨坚之父)这样骁勇善战的英雄,自然会受到朝廷的重用。

因此,在杨忠进入西魏的十四年之后,西魏政权开始整顿军队,完善府兵制,并且还在府兵的顶端设置了“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而杨忠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十二大将军”之一。

大家要知道,在当时战火纷飞的情况下,西魏实际上采用的是军政合一,因此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们都是出将入相,他们不但是军队的统帅,而且也是国家的领导核心,同时还是关中地区最为显赫的“二十大家族”的首领。

这些在各个方面都处于社会顶端的军事贵族,以武川镇军人为班底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文武合一,而且还相互通婚,在中国历史上一度发挥过重要作用,因此史学界对他们有一个固定的称呼——关陇贵族集团。

有一点非常值得一提:西魏、北周、隋朝和唐朝,四代君王都出自关陇贵族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均为“八柱国”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杨忠则为“十二大将军”之一。

不得不说,在英雄辈出的乱世当中,杨忠能够挤进关陇贵族集团,也算得上真真正正发迹了!

如今,杨忠已经功成名就,可他想来想去,总觉得自己还缺少了点什么……

杨忠终于想到了:子嗣!

自己半生奔波,转眼已到中年,万万不能没有接班人啊!

有时候,上天往往也喜欢做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就在杨忠的事业日渐兴旺之时,他的长子,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隋文帝杨坚出生了。

这一年,杨忠三十六岁,在那个年代也算是中年得子,因此也让他不禁大喜过望。

在中国古代,但凡皇帝诞生,总会“出现”各种的灵异现象,那么杨坚出生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现象呢?

在《隋书·高祖纪》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公元541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隋文帝)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上述内容就是隋文帝杨坚出生之时,官方给予的灵异说法。

在这些说法当中,包含着隋文帝杨坚早年的三个重要信息——

①:紫气充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种紫气神光的故事简直不要太多,基本上都不可信,只不过是些帝王神话而已。

毕竟,如果在朝霞四射的早上或者彩霞满天的傍晚出生的话,即便是平常老百姓的孩子,没准儿也能伴随着一点紫气神光,只可惜没人在意罢了!

②: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

事实上,杨坚不仅出生在寺院里,而且也确实是被一位名叫智仙的尼姑在寺庙中养大的。

可以说,杨坚与佛教的缘分比从和尚到皇帝的朱元璋要深得多。

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当初,朱元璋是因为家里太穷,不得已才到寺庙中去讨生活的,但杨忠好歹也是关陇贵族集团的“十二大将军”之一,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一个尼姑去抚养呢?

唯一的解释,当时的人普遍信佛,而杨忠中年得子,他太在乎这个儿子了,唯恐养不活,倒不如托身佛门,因此才把杨坚交给尼姑放在庵里抚养。

但是,真要把儿子放在尼姑庵里,杨忠又怕自家人不能随时看见、随时照顾,他又怎么可以放下心来?

于是,家大业大的他就把自家房子的一部分改成了寺院,并且请了当时鼎鼎有名的神尼智仙来当主持,帮助自己抚养杨坚。

如此一来,杨坚就可以进寺不离家,把佛家和世俗的好处都沾上了。

③: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关于这条信息,我们只能当作半真半假。

首先,前半句“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肯定是假的,因为这太过畸形,根本不是正常人的长相。

其次,“目光外射”是真的,因为目光外射通常指的就是双眼炯炯有神,不但是一种精力充沛的表现,同时也是权威人格的特征。

最后,“有文在手曰'王’”究竟可不可信,就和诸多旅游景区那些所谓的“犀牛望月”属于一个类型,看得出或者看不出也就全凭大家的想象力了。

总之,杨忠原本就是一个美男子,魁梧俊美、须髯若神,非常符合那个年代的审美标准与品位,如此多的优点遗传给儿子杨坚,再加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应该还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而且,日后也有很多人给杨坚看过面相,无不说他容貌非常,想必就是被他雄伟的外貌和精光四射的眼神折服了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