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者要求的是综合能力。 1916年,法约尔出版了《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提出了管理者的5大职责,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 1)计划(Plan):“就是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吕峰老师说,
虽然外部环境是不确定的、是快速变化的,但是,计划可以改,但不能没有。 就像是带士兵去攻下堡垒。 敌方可能有新的支援,天气可能会突然打雷下暴雨,自己的兵可能也会有身体的突发情况。 但即便如此,管理者也需要制定符合当下的攻克计划,哪些人掩护,哪些人狙击,什么时候冲锋,哪些人候补。 只有有了计划,大家才能朝着同一方向发力,才有统一的行动注意力,才有可能实现目标。 当然,计划一定100%正确吗? 未必。 计划赶不上变化。 当你真的想去精益求精做到最好时,反而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西蒙的“决策理论”告诉我们, 人不可能获得世界上100%全部的信息,自然也无法做出100%准确的决策。 管理者日常的计划是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中来的。 做出的计划,未必是最理想的。 但一定是在实践中相对合理和有效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SWOT分析方法,是很多人在做决策时都会选择的工具。 它是不是100%完美呢? 未必。 那为什么依然那么受欢迎? 因为它在某些场景中很有效。 一个决策不是一本万利的。 随着外界信息的再次变化,它依旧需要不断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good或许远比追求great重要。 ![]() 2)组织(Organize):“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完成高效的工作,需要资源的支持。 不仅仅是物质资源,还有组织资源。 要做好大管家的角色。 合理配分,维持组织的公平和秩序。 3)指挥(Command):“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 指挥,就是要让团队所有成员,真正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实现团队整体的获益。 怎么样做好指挥者? 至少,至少要对业务足够熟悉,对团队足够了解。 4)协调(Coordinated):“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工作是在各部门的配合中完成的。 各部门步调一致,才能把计划推行下去。 怎么保证大家都在一个频道上对话? 就需要管理者从中协调。 5)控制(control):“就是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控制”这个词,可能会有歧义。 它的意思是指,管理者必须抓好过程,确保它有条不紊的进行。 王建和老师在进化岛的闭门分享中强调了, 战前有沙盘,战后应当有复盘。 管理者应当苛求过程,释怀结果。 如何抓好过程? 极细的颗粒度。 之前进化岛有同学提问,如何做好销售管理。 原思科大中华区总裁林正刚说过一句话,
从上到下会有,了解客户、识别机会、确认机会、提交方案最后成交谈判、回款。 它应该是一整个系统,非常具体。 甚至,具体到销售的纪律。 纪律,不是考勤的纪律。 而是对结果负责,对过程检查的纪律。 ![]() 管理者的职责,就好比开一辆车。 车要去哪里,意味着要定一个好的目标; 车会不会走错路,会不会多绕远路,意味着要有一个好的战略; 车开着开着不会零部件故障,不会散架吧,所以一个好的组织设计很重要; 那么应该怎么设计呢?有流程规范,还有权责利对等,还有价值观的保证等等。 法约尔也是工程师出身,后来还自己创办了一所煤炭公司。 所以对管理者这个角色,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他发现,一家企业之所以能良好运转,不仅仅有生产部门的高效执行,不仅仅有财务、调达等等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 更重要的是,要有管理工作的统领。 如果用一个金字塔来表示的话,管理工作立于公司所有活动之首。 它是重中之重。 所以,发现了吗? 管理者从来都是组织要做好业绩,最重要的角色。 《阿里巴巴管理三板斧》的作者王建和老师在进化岛的一次闭门分享中说道,
当然,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只有对事负责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流程、分工、薪酬等等这些外部的激励,虽然好用、虽然稳定、虽然便捷,但不够“走心”。 如果你麾下的员工不是足够认同,不是足够的热爱,就难以成事。 |
|
来自: blackhappy > 《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