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我开始设立“边界”的时候,对方的反应是这样的

 懿非宇 2023-04-16 发布于湖北

作为一个高敏感的人,天生就具有高度的共情能力。

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他人的情绪,

也总是在别人无助的时候,能够主动去照顾他人的情绪。

然而,一个共情的人,总是像磁铁一样去收集和处理他人的情绪。

却唯独忘记照顾自己的情绪。

其实,共情也需要有合理的边界。

清晰的自我边界,才能拥有长久舒适的亲密关系。


01

高敏感的共情能力,一度让我陷入困扰


在我的生命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

一个是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闺蜜。

然后,这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在我人生中的某个阶段,不停地向我诉苦,不断地向我抱怨。

以前,对于她们的情绪,我总是表示理解,甚至是全盘接受。总是在充当一个安慰她们的角色。

而她们似乎能从我这里找到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也能从我的共情中找到能量,以支撑她们去面对生活的艰难。

久而久之,她们已经习惯了这样。

在我北漂的那段时间,只要我接到这两个人的电话,从来没有好事分享,只有抱怨自己的不幸。

但是,在一线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几乎耗尽了自己全部的能量。

我发现我自己已经无力再去照顾她们的情绪了。

终于,在有一次接到电话后,我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也表示了我再也不想听到任何的抱怨了。

并反过来告诉她们,我一个人在外面受过的苦,从来没向她们抱怨过。希望她们能体谅一下我的不容易。

而我提出的要求,仅仅是让她们别再向我抱怨任何不好的事情了。

然而,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不是说改变就能改变的。

抱怨依然在继续,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开始拒绝。

02

开始认识自己,开始设立边界


自从写作以来,我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知识,也开始觉察到情绪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更是认识到设立自我边界的重要性。

尤其对一个高敏感的人而言,自我边界真的太重要了。

清晰的自我边界,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稳定的内核,也可以维持一段健康、稳定的情感关系。

就自我边界感的问题,我和我妈,还有闺蜜,都进行了多次的碰撞。

然而,这两个人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

我也发现了,无论和任何人相处,一旦靠近,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正是因为碰撞引起的冲突,可以让一段关系形成更为积极的关系模式。

当然,和我妈碰撞的次数更多,冲突也是很剧烈的。

也正是如此,我不断地让她看到了我的底线。

最终,她停止了抱怨,开始对我有所理解。

然而,我的闺蜜则是另一种反应。

因为不同的人生选择,我们各自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我选择一个人在外面漂泊工作,而她选择了结婚、生子、育儿。

她把更多的重心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或许,我以前对她的鼓励成了她的一种精神食粮。

所以,在面对很多不知所措的问题上,她都会来询问我的意见。确切地说,是来寻求我的精神支持。

这让我看到了她的精神依赖。

但是,也让我渐渐地认识到了,我们之间已经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她总是在向外地索取,寻找支撑的动力。

当我开始拒绝听她的诉苦之后,她就认为我变得冷漠了。

我开始跟她说到一些关于情绪,关于成长的问题。

我告诉她,她的很多情绪都是在内耗,既不利于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但是,我发现,一个人自己不愿意改变的时候,别人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几个回合的碰撞之后,在一次谈话中,我不小心触及到了她的情绪,她竟然对我开始进行语言攻击。

最终,我以沉默结束了这次不愉快的谈话。

对于他人的情绪,解释得再多都是多余,只会招来更多的不满。

有时候,无言以对大概是最好的回应。

03

敢于结束不健康的关系


通过这两段关系,让我学会了通过重复表达自己的底线来建立自我的边界。

更让我明白了,敢于结束一段不健康的关系,是对双方最好的尊重。

就像我和闺蜜的关系,对方不能从我这里获得情绪的宣泄,自然就不能满足她的需求。但是,她却可以找到相互诉苦的人,从而得到彼此的安慰。

而我,也再不愿意做任何人的情绪垃圾桶。因此,我做出了远离她的决定。

这也印证了稻盛和夫说的那句话:成年人之间只能筛选,不能教育。“

看见一个人陷入情绪的漩涡里,很想拉她一把。

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但是,很显然,任何形式的说教和建议都没有用。

反过来,这些根本不是对方的需求,甚至会让对方感到她自己很没有价值。而我,在对方的眼里,不过是高估了自己。

也因此,破坏了这样一段亲密的关系。

我为此感到惋惜,却也无能为力。

或许,人与人之间终究无法避免渐行渐远。

而成长,也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路。

不断地有人走进自己的生命中,也有人不断地离开。

最终,还是要一个人慢慢地走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