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清朝王府——肃亲王府及末代肃亲王悲情人生

 青城历史聊斋 2023-04-17 发布于内蒙古

和硕肃亲王府前后共有四座,盛京沈阳一座,北京两座,大连旅顺一座。

在盛京沈阳的肃亲王府又叫“发奋”亲王府,是满语“法度严明”之意,带着浓重的满族特色,其王府位置也是按照满族八旗的方位放置在汉宫附近的城内,王府临近盛京皇宫大内,和当时的大清门,三官庙,同处一线。王府的规模和建筑格,为两重山门,两进院落,两院中左右各有配房,第二进院落正中偏北为王府正殿,也均为青砖瓦建筑。而今盛京的肃王府已经找不到太多踪迹,只留下西华门这样一个大概的方位。

在北京的肃亲王府,第一座建于顺治年间,因为顺治时期改封号为“显”,所以又叫显亲王府。

第一座肃(显)亲王府在当时的建造工程是极为严格的,材料也是精挑细选的,可见当时的肃王府的高大华丽。第二座肃王府在东城北新桥南船板胡同,是当时慈禧为感激肃亲王善耆在“西狩”之行的照顾,专门赐予善耆。新的肃王府原本是道光年间大学士宝兴的宅子,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新王府有房二百多间,又由于外国建筑风格的传入,以及近代科技的发展,新的王府已经不按照清廷原本的规定去建造。王府有寝室,书房,花园,在花园北侧还有一座两层高的小楼,其装饰风格已经是按照欧洲家室风格去布置,此外,楼内还有发电机和自来水设备,和从国外专门定做的钢琴,洋床和吊灯,可以说新的肃王府是一个中西结合的王府。

那么我们今天就捋捋“铁帽子王”历代肃亲王的传奇故事:

爱新觉罗·豪格(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4月16日-1647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长子,母为皇太极继妃乌喇纳喇氏。

爱新觉罗·豪格初从征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以功授贝勒。

天聪六年(1632年)六月晋封为和硕贝勒。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肃亲王,六月掌户部事,八月即以事降贝勒。

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随同奉命大将军多尔衮攻明。

崇德四年(1639年)四月,凯旋。八月,仍命管户部事。九月,复以功晋亲王。

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以事降郡王。

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以功仍晋亲王。帅军围攻松山(今辽宁锦州),破城,擒洪承畴。

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以事削爵。十月,仍封亲王。

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授靖远大将军,征四川。十二月,灭张献忠。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凯旋。三月,睿亲王多尔衮构陷豪格至其削爵。四月,豪格薨,以庶妃三人殉。

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多尔衮与兄阿济格各纳其福晋一人。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昭雪后,追复封爵。

顺治十三年(1656年)九月,追谥武,成为第一位追谥的亲王。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正月,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肃武亲王豪格配享太庙。八月,入祀盛京贤王祠。

爱新觉罗·豪格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迫害,将豪格削爵囚禁,死于狱中。

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定爵凡九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

顺治六年(1949年),复定亲王、郡王至奉恩将军凡十二等:“曰和硕亲王、曰多罗郡王、曰多罗贝勒、曰固山贝子、曰奉恩镇国公、曰奉恩辅国公、曰不入八分镇国公、曰不入八分辅国公、曰镇国将军、曰辅国将军、曰奉国将军、曰奉恩将军。”

历代肃(显)亲王的沿袭:

第一代:爱新觉罗·豪格。肃武亲王。

第二代:爱新觉罗·富绶,豪格第四子。显懿亲王。顺治八年袭亲王,改封号曰“显”,康熙八年薨,谥“悫”。

第三代:爱新觉罗·丹臻,富绶第四子。康熙九年袭显亲王,四十一年薨,谥“密”。显密亲王。

第四代:爱新觉罗·衍潢,丹臻第六子。康熙四十一年袭显亲王,乾隆三十六年薨,谥“慎”。显慎亲王。

第五代:爱新觉罗·蕴著,富绶之孙,追封显亲王拜察礼(富绶第五子)第三子。康熙四十七年袭三等奉国将军,乾隆三十七年袭显亲王,四十三年复始封之号“肃”。薨谥“勤”。肃勤亲王。

第六代:爱新觉罗·永锡,丹臻孙,追封肃亲王成信(丹臻第二子)第五子。乾隆四十三年袭肃亲王,道光元年薨,谥“恭”。肃恭亲王。

第七代:爱新觉罗·敬敏,永锡第一子。乾隆六十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道光元年袭肃亲王,咸丰二年薨,谥“慎”。肃慎亲王。

第八代:爱新觉罗·华丰,敬敏第三子。道光四年封三等镇国将军,九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咸丰三年袭肃亲王,同治八年薨,谥“恪”。肃恪亲王。

第九代:爱新觉罗·隆懃,华丰第三子。同治元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九年袭肃亲王,光绪二十四年薨,谥“良”。肃良亲王。

第十代:爱新觉罗·善耆:隆勤第一子。光绪十二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二十四年袭肃亲王,宣统帝逊位后薨,谥“忠”。爱新觉罗·显玗(川岛芳子、金壁辉)之父。肃忠亲王。

历代肃(显)亲王沿袭表:

末代肃亲王:

爱新觉罗·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满洲镶白旗人,晚清贵族重臣,川岛芳子生父。历任乾清门头等侍卫、副都统、统领、民政部尚书、民政大臣、理藩大臣,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

善耆在清末赞成立宪运动,并免除刺杀监国摄政王的汪兆铭死刑。辛亥革命后,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民国十一年(1922年)病死于旅顺,享年56岁,运回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溥仪追谥“忠”,全称肃忠亲王。

爱新觉罗·善耆共育有21子17女,其中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十四女爱新觉罗·显玗(第四侧妃生)即川岛芳子(金碧辉)。(详细参见东交民巷号所发文章。)

《京师坊巷志稿》(清·朱一新著)记载:“采访册:肃亲王府在御河桥东。…谨案:肃王讳豪格,太宗长子,顺治三年授靖远大将军,后为摄政睿亲王所陷,薨。世祖亲政,复封世袭,追谥武。”

清《乾隆京城全图》中:肃王府亦被称为“显亲王府”。

肃亲王府位于:东长安街南侧,御河东岸,东北部与堂子衔接,南侧隔着一条夹道毗邻詹事府。

肃亲王府由三组并列的院落组成:

东路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前出丹墀,左右配楼各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五间,后寝殿面阔七间,抱厦面阔三间,后罩楼面阔七间。

西路院为府邸花园。

中路院为三进院落的家庙。在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神殿、后罩楼等。

从图上看,显亲王府在当时的亲王府中规格较高,但基本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修建,并未逾制。

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肃王府原府内建筑毁于战火,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王府仅花园局部尚存,沦为一片废墟。

                                                   庚子战乱后肃王府的局部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肃王府由于所在地在东交民巷使馆区界内,沦为日本新公使馆、兵营和意大利兵营。

据《燕都丛考》记载:“肃王府已为日本正金银行、日本使馆及日本兵营占用。”

据《荃察余斋诗注》记载:“庚子合约,肃府圈入使馆界,即今日本兵营。”

肃亲王新府:

庚子后迁至北新桥船板胡同(今东四十三条)街北。但新王府已非王府形制。”

过去,北京人谈起旧时北京的王府,常说:“礼王府的墙,豫王府的房,肃王府的银子用斗量。

在庚子之变中,肃亲王府被火烧的“七零八落”。为了补偿肃亲王府的损失,朝廷将崇文门正监督这个肥缺给善耆以作补偿。崇文门监督是清代京师的税务总管,统管崇文税务总局及23个分局,负责征收出入京城的各种货税,是个人人垂涎的肥差。因有补偿之意,朝廷规定上缴税款由历年的30万两降为12万两,余下的尽可以收入善耆个人腰包。偏偏善耆不领此情。就任伊始,他就大刀阔斧整顿官吏,严禁贪污受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崇文门监督收纳的税金扣除支出后,竟高达60余万两。

据说善耆自己没有留下一两,全额上缴了国库。以往洋人带货入京不纳税,他改为一体纳税;以往商民入关由经济人包揽上税,从中抽厘,他改为官员直接验货收税,减去了中间盘剥的环节。善耆这一举动无形中将他推到了某些权贵的对立面。未及多久,他就被庆亲王奕劻参奏弹劾,惨遭罢免。

肃亲王家族墓地位于今朝阳区潘家园街道架松小学北,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48年,墓地松柏多被国民党军队砍伐。文革时期,架松小学迁入,地面建筑大部分被拆除,仅存西房三间。1995年,小学改造时彻底拆除。

另有记载:肃亲王一门在北京的坟地,大体来说有七处,广渠门外架松村、门头沟陇驾庄、丰台成寿寺、朝阳十八里店、朝阳道口村、朝阳万子营、朝阳陈家村。

其中半数以上已经被平毁,保存比较好的是位于架松村的新坟(葬第四代显谨亲王衍潢)和朝阳道口村的第七代肃慎亲王坟。

肃王府在庚子战乱中成为阻挡清军和义和团的一道屏障,基本毁于战火。《辛丑条约》后纳入东交民巷使馆区属地。

其北部与东侧相邻的皇堂子划归意大利使馆和兵营,南部与詹事府被日本扩建为新使馆和兵营。现为日本使馆旧址位于正义路2号,即现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大院内,是东交民巷使馆区保存较为完好建筑群落之一,而原肃王府建筑已基本不复存在矣。

在大连旅顺的这栋建筑便是当年的肃亲王府旧址。据附近居民介绍,该建筑经过多次修缮,其外观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与原貌有一定的差别。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栋建筑的原貌,小琦专门从网上找来了这栋建筑不同时期的照片。

看到这里,或许有的朋友会问,大清朝肃亲王的府邸不是应该在北京吗?为什么会在大连旅顺呢?接下来我们就为大家讲一讲关于这栋建筑的主人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的故事。

  爱新觉罗·善耆则是豪格的第十代直系子孙,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代肃亲王,生于同治五年(1886年),当时的清王朝已是内忧外患。

                                         末代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清王朝的命运更是岌岌可危,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仓皇逃离京城,这其中的随行人员就包括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当这一行人抵达山西大同时,慈禧太后命肃亲王善耆、庆亲王奕劻、大学士李鸿章等人回京城处理善后工作。就这样,肃亲王善耆等人奉命回京。

回到京城以后,肃亲王善耆便结识了当时在侵华日军中担任翻译官的川岛浪速。令人没想到的是,两人十分聊得来,居然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竟发展到了结拜为兄弟的地步。表面来看两人亲如兄弟,其实不过是彼此各有算盘,相互利用罢了。对于川岛浪速而言,他是想借助肃亲王善耆的身份和能量来扩张日本在我国东北的侵略势力;那么肃亲王善耆又图川岛浪速什么呢?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他们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列强势力进行反抗。慈禧太后命令清军和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使馆区,于是紧邻日本使馆的肃亲王府便跟着遭了殃。子弹炮弹接踵而至,肃亲王善耆便携家眷赶紧趁乱而逃,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安。肃亲王逃跑后,外国人干脆占领了肃王府,并在这里修筑工事,作为抵抗义和团攻击的据点之一。就这样,在双方的激战之下,原本环境优美、富丽堂皇的肃王府(今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2号)在战火中化为了废墟。

  肃王府内仅存的、毁坏不严重的区域还被日军给占领了,成为日军的指挥部。可以说这是清王朝历史上唯一一座被战火损毁的王府,使得王爷的尊严荡然无存,也足以见得当时清王朝的无能与衰败。

  随着清王朝日近灭亡,和两次被罢免的惨痛经历,肃亲王善耆已对大清不抱任何希望,甚至他自己都说,如果说不是出身皇族,他早就要叛变了。

  到了1912年2月,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彻底灭亡了。昔日的肃亲王善耆在川岛浪速的怂恿之下,携家眷逃往旅顺口,同时也开始他复辟大清的计划。于是他寄希望于日本人,开始对日本人毕恭毕敬、死心塌地,但经过多次尝试,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其实也只不过是被玩弄于日本人的股掌之中,结局就是倾家荡产,郁郁而终。

  为了搞好与川岛浪速的关系,他不惜将自己的十四女显玗过继给川岛浪速做养女,从此这成了显玗罪恶人生的起点。

  过继给川岛浪速之后,显玗即更名为川岛芳子。相信说到这个名字,列位都清楚了,这位肃亲王善耆的十四公主,就是后来十恶不赦的“东方女魔”、罪行累累的日本女间谍!

  川岛浪速收养了川岛芳子后,便将她带到日本,把她送进了松本高等女子学校,在那里川岛芳子接受了严格的军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多方面的特务训练,使其思想逐渐日化。加之在生父善耆死后,身为养父的川岛浪速竟对她做出了不可描述的侮辱,使得她性格变得乖张、放荡不羁,逐渐成为了一名冷酷无情、无恶不作的日本间谍、“东方女魔”,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在皇姑屯事件、一二八事变、九一八事变、转移婉容、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等多个事件中,川岛芳子都为日本阴谋的得逞起到了重要情报作用。伪满洲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满洲国安国军总司令。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覆灭。川岛芳子在北平被国民党军统特工抓捕,1948年3月,川岛芳子以汉奸、间谍罪被处决。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座肃王府,便是当年肃亲王善耆逃亡来到旅顺口之后,由日本人安排居住的地方。这栋小楼建筑面积470平方米,最初为俄国人的别墅,日俄战争后为日本人所有。1912年2月,肃亲王善耆搬至这里。1922年,善耆死后,他复辟清室的“事迹”,被刻在院内的一块石碑之上,同时立起一座善耆的半身铜像。解放后,石碑被砸毁推倒,铜像也不知去向。现残碑的下半部分已被找到,保存在旅顺日俄建筑旧址当中。

这便是肃亲王和末代肃亲王的悲情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