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习读】归脾汤

 江湖博士之书房 2023-04-19 发布于湖南

概说

【组成】白术 茯神去木 黄芪去芦 龙眼肉 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各18g) 人参 木香不见火,各半两(各9g) 甘草炙,二钱半(6g) 当归一钱(3g) 远志蜜炙,一钱(3g)(当归、远志从《内科摘要》补入)
【用法】上 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以及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方歌】

归脾汤用术参芪,

归草茯神远志随,

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却,

肠风崩漏总能医。

【证治机理】

本证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日耗所致。心脾气血暗耗,神无所主,意无所藏,故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脾虚运化无力,化源不足,气血衰少,而见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阴血亏虚,虚阳外浮,亦可见盗汗虚热;脾主统血,脾虚如不能摄血,则表现为各种出血症。治宜益气健脾与养血安神兼施。

【方解】

方中黄芪甘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平,既补脾气,又养心血,共为君药。人参、白术皆为补脾益气之要药,与黄芪相伍,补脾益气之功益著;当归补血养心,酸枣仁宁心安神,二药与龙眼肉相伍,补心血、安神志之力更强,均为臣药。佐以茯神养心安神,远志宁神益智;更佐理气醒脾之木香,与诸补气养血药相伍,可使其补而不滞。炙甘草补益心脾之气,并调和诸药,用为佐使。引用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诸药配伍,心脾得补,气血得养,诸症自除。本方原载于宋·严用和的《济生方》,但无当归、远志。至明·薛己在《内科摘要》中补入此二药,沿用至今。其适用范围随后世医家临证实践而不断扩充。《济生方》原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之证。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增加治疗脾不统血之吐、下血证。明·薛己在《内科摘要》中增补治疗惊悸、盗汗、嗜卧、食少、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至清《医宗金鉴》则又增虚劳烦热,时时恍惚……经断复来,痘色灰白陷下等。

【配伍特点】

心脾同治,重在补脾;气血并补,重在补气。

【运用】

本方为补益心脾之常用方。以气短乏力,心悸失眠,或便血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鉴别】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均有补脾益气之功,同用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但补中益气汤配伍升阳举陷之品,重在补气,且能升阳,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气虚发热等证;归脾汤则配伍养心安神之品,意在补养心脾,益气生血,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神志不安及脾不统血之失血证。

【方论选录】

夫心为生血之脏而藏神,劳即气散,阳气外张,而神不宁,故用枣仁之酸以收之,茯神之静以宁之,远志泄心热而宁心神。思则脾气结,故用木香行气滞、舒脾郁,流利上、中二焦,清宫除道。然后参、芪、术、草、龙眼等大队补益心脾之品,以成厥功。继之以当归,引诸血各归其所当归之经也。(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

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证悉除矣。(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

【医案举例】


产后百脉空虚,气血俱伤,冲任不振,半月血来甚涌,所谓冲伤血崩是也。寒热,乳房作胀,五心烦热,诸虚叠见,日以益甚,脉来弦数无神。先从太阴、阳明立治,冀其胃开进食,诸虚可复。归脾汤去木香,加枸杞子。(《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拓展阅读:《名老中医方剂医案》



顽固性失眠


患者,女,59岁。2012年8月9日初诊。

主诉:失眠2年,加重5天。患者2年前因家庭琐事常昼夜思虑,睡眠质量严重下降,每晚多则能睡4小时,少则2小时,睡后乱梦纷扰,醒后再难入眠,痛苦异常。近5天失眠加重,不能入眠。

现症:舌质暗淡,苔少,脉细涩。

西医诊断:顽固性失眠。

中医诊断:不寐,证属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治宜养血益气,补益心脾。

处方:

党参20g,炒白术12g,炙黄芪40g,当归20g,云茯苓20g,制远志20g,炒酸枣仁20g,广木香6g,龙眼肉20g,淮小麦30g,夜交藤30g,柴胡12g,黄芩10g,川楝子10g,炙甘草15g。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2年8月24日二诊:患者诉每晚能睡6小时左右,精神渐好,多梦消失,食欲渐增。守上方,继服7剂以善后。[刘晨光,许二平.李发枝教授运用归脾汤经验.中医研究,2013,26(10):40-41]


抑郁症


患者,女,46岁。2012年5月26日初诊。

主诉:抑郁1年,加重10天。患者1年前出现心境低落,对周围事物兴趣丧失,闷闷不乐,易疲劳,常出现幻觉、妄想,有自杀倾向,夜晚恐惧、失眠,在当地某医院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症,服用盐酸舍曲林后症状减轻,但停药后症状反复,10天前症状加重。

现症:患者懒言少语,焦虑心烦,心中悸动,常烘热汗出,头晕沉,口干,月经量多,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涩。

西医诊断:抑郁症。

中医诊断:郁证,证属心脾劳伤。治宜补养心脾。

处方:党参20g,炒白术12g,炙黄芪40g,当归20g,云茯苓20g,制远志20g,炒酸枣仁20g,广木香6g,龙眼肉20g,熟地黄20g,淮小麦30g,夜交藤30g,黄柏10g,炙甘草15g,大枣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2年6月2日二诊:患者诸症均有减轻。继服20剂,患者自诉心情渐佳,焦虑抑郁、妄想失眠等症状全部消失。[刘晨光,许二平.李发枝教授运用归脾汤经验.中医研究,2013,26(10):40-4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患者,女,31岁。2012年3月15日就诊。

主诉:畏寒、乏力、记忆力减退半年,加重7天。患者半年前出现畏寒、乏力、记忆力减退,未予以治疗。7天前症状加重,于某省医院就诊,行血清甲状腺素检查示: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3.69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3.29pmol/L,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3UL)52.815μI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遂来本院行中医治疗。

现症:患者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指端发凉,胸闷气短,头晕,记忆力减退,乏力,失眠多梦,畏寒严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

西医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中医诊断:健忘,证属心脾气血两虚。治宜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处方:党参30g,炒白术15g,炙黄芪40g,当归15g,云茯苓15g,制远志10g,炒酸枣仁12g,广木香6g,龙眼肉20g,淮小麦30g,夜交藤30g,炙甘草20g,大枣10g。7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2年3月22日二诊:患者畏寒、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均大有减轻,仍多梦,上方加柴胡10g,黄芩10g,川楝子10g。12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2年4月3日三诊:患者畏寒、乏力、头晕消失,其余症状均有减轻,血清甲状腺素检查示:FT3 3.89pmol/L,FT4 10.39pmol/L,TSH3UL 12.568μIU/mL。上方继服14剂。服药后,患者诸症状均消失,血清甲状腺素检查示:FT3 3.56pmol/L,FT4 15.69pmol/L,TSH3UL 3.7593μIU/L,其余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刘晨光,许二平.李发枝教授运用归脾汤经验.中医研究,2013,26(10):40-41]


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男,65岁。2011年11月29日初诊。

主诉:胸闷、心悸、心前区疼痛3个月,加重7天。患者3个月前因劳累出现胸闷,心悸,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每次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缓解。在某医院行心电图负荷试验和Holter心电监测,结果提示运动试验阳性,ST段压低,T波倒置,缺血性ST-T改变与胸痛发作时间一致。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给予中西药制剂(具体不详)口服,症状时轻时重。近7天症状加重,故前来本院就诊。

现症:患者体胖,面色无华,痰多色白,舌质暗、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缓。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脾气虚,痰浊内阻。治宜补养心脾,豁痰宣痹。

处方:党参15g,炒白术15g,炙黄芪40g,当归15g,云茯苓15g,制远志10g,炒酸枣仁12g,广木香6g,龙眼肉12g,桂枝15g,薤白12g,清半夏12g,炙甘草12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2011年12月14日二诊:患者胸闷、心悸均减轻,心绞痛2周内未发作。继服14剂,患者胸闷、心悸均消失,心绞痛未发作,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

按:李教授在运用归脾汤时,注重根据患者症状加减用药。对于失眠严重者,加淮小麦、夜交藤,以养心安神;心情抑郁者,合甘麦大枣汤,以养心调肝;更年期妇女出现烘热汗出者,加熟地黄、黄柏,以滋阴清热;失眠多梦者,重用酸枣仁,加柴胡、黄芩、川楝子;胸痹心痛者,加桂枝、薤白、清半夏,以辛温通阳散结。该方于临床运用多年,有较好疗效。[刘晨光,许二平.李发枝教授运用归脾汤经验.中医研究,2013,26(10):40-41]

心律失常


马某,女,56岁。患者主因“间断心悸、气短1年余,加重半个月”于2012年5月21日初诊。

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心悸、气短,曾就诊于某医院,诊断考虑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给予慢心律口服,症状缓解后停药。近半月患者因劳累、情绪波动后心悸症状复发,未正规就诊,自行服用慢心律200mg,1日3次,心悸有所缓解,但动辄复发,故前来就诊。

症见:心悸间作,动则甚,伴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四肢不温,纳呆,失眠多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搏总数12090次,二联律66阵。

中医治以补心养血、宁心安神为法。予归脾汤加减。处方:

党参20g,黄芪20g,白术15g,茯苓15g,熟地黄15g,当归10g,桂枝10g,淫羊藿10g,巴戟天10g,川芎15g,砂仁12g,丹参2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酸枣仁30g,香附10g,延胡索15g,炙甘草10g。7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嘱患者调情志,避免剧烈运动。

二诊:患者心悸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症状明显减轻。予原方加龙眼肉10g,以加强补气血、安心神之效,继服7剂。

三诊:患者自诉诸症减轻,复查Holter室性早搏明显减少。继予前方治疗14天后症状完全改善。[王超,王强.王强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经验.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1):69-70]


崩漏


乔某,女,36岁,已婚,农民。2010年4月10日初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量中等。半年前因家务、农活繁重而致月经淋漓两周余不净,在当地医院服药数剂血止。嗣后,经期紊乱,每次经来少则7~8天,长则半月,量中等,色暗淡,有血块,伴腰腹酸困不适,经中西医治疗,有所好转。近来自感头晕乏力,心悸胸闷,腹胀纳差。末次月经2010年4月5日,现月经来潮第5天,经量未见减少反而明显增多,色鲜有块,尤以如厕时下血更多,大有血崩之势,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即来院就诊。

查:精神差,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体略胖,舌质淡暗,有瘀点,舌下静脉怒张,脉象沉细。

血常规检查:红细胞2.90×1012/L,血红蛋白78g/L。妇科B超检查子宫及附件无异常。

诊为:崩漏,证属脾气虚弱,瘀血内阻。治宜健脾益气,化瘀止崩。

方用化瘀归脾汤加减:生黄芪40g,党参24g,白术10g,当归10g,茯苓10g,远志10g,炒酸枣仁15g,木香6g,刘寄奴12g,炒五灵脂12g,熟蒲黄12g,焦艾叶10g,焦楂炭30g,焦杜仲10g。

药进3剂,量减块除。于上方去焦楂加煅龙骨30g,煅牡蛎30g以增固冲任止血之力。再进3剂,经净神安。继以生血归脾汤5剂,以资巩固。并嘱下次经行前,再次服药,以便控制经量,渐至正常为安。

按:患者半年前所患漏下半月余,可知气虚不能摄血无疑,加之病情反复,出血日久,心血亦虚,以致心脾两亏。其一使化生气血之源不足;二则致气血固摄无力,瘀血内阻,进而损伤冲任二脉,而见上述诸证。急投归脾汤加炒五灵脂、熟蒲黄、刘寄奴、焦艾叶等药,共奏补气健脾养血、活血化瘀止崩之功。另增焦杜仲一味补肾止血,使之收效更快,故服药6剂,血止神安。如此应手取效,功归选方配药之妙。[孙康.马桂文教授运用归脾汤加味方治疗妇科疾病经验总结.现代中医药,2011,31(6):5-7]


舌裂


马某,女,27岁,学生。2004年8月3日初诊。

患者舌面有较大裂纹一处,苔剥脱且时有溃烂约6年。初起,尚不以为然,久而久之,则自觉舌面难看,影响与人交流。

诊见:嘴唇干枯,舌面有一处较大的裂纹,苔剥脱。诉梦多,头胀痛,二便调。面色萎黄,舌红,苔少,脉细。证属心脾两虚。治宜补养心脾。陈师予归脾汤加味:

炒白术12g,茯神12g,炙黄芪30g,龙眼10g,酸枣仁10g,党参10g,广木香12g,炙甘草8g,当归10g,炙远志6g,丹参15g,生地黄15g,炒白芍15g,五味子10g,天花粉10g,石斛10g,麦冬10g,生姜3片,大枣12枚。7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服。

8月9日复诊:患者服药间曾腹泻,舌面裂纹缩小、变浅,剥脱消失,且面色红润,精神转佳,头胀痛减轻。现偶尔失眠。舌红,苔白,脉细。守上方加炒扁豆10g。7剂。

8月15日三诊:舌面已基本正常,要求继续服药巩固疗效,遂守8月9日方20剂,蜜为丸。

按:归脾汤出自《济生方》,用于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及妇人崩中漏下等证。陈师遵循“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脾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的理论,得知患者在舌、在唇、在面的诸症均责之于心、脾二脏。面色萎黄,头胀痛,梦多,脉细等为气血不足;唇干,舌红,苔少当属阴虚。通过四诊合参,陈师将其辨为心脾两虚兼有阴虚之证。故投归脾汤补脾养心治主症;加生地黄、炒白芍、天花粉、石斛、麦冬以养阴生津疗兼症;另以五味子收敛生津,宁心安神;丹参补血、活血、安神,既治舌裂梦多,又能使全方补而不滞。复诊时加炒扁豆以强健脾之功。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遂予20剂蜜为丸,取“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之意。经半年治疗,电话随访,患者诸症未发,精神、面色俱佳,感觉舒适。[李雪松.陈国权教授用时方治杂症三则.中医药通报,2006,5(5):40-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