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伯克段于鄢》——《古文观止》导读1

 柳该升书馆 2023-04-19 发布于广东

01 开篇有话

《郑伯克段于鄢》作为《古文观止》的第一篇文章,主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周朝是礼治,礼治的核心是“孝悌”。

“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三字经》言简意赅地阐述了传统社会青少年学习的重心和顺序。

先学做人,后学文章,这是古代学习的路径。

本文中,郑庄公一家,母不慈、子不孝,兄不悌,弟不敬,君不君,臣不臣,上梁不正下梁歪,堪称“孝悌”的反面教材。而颖考叔的纯孝却堪称表率,值得大力提倡。

《古文观止》不只是一本文学教材,也体现着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观,本文作为“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具有非常强的教化价值。

02 标题导读

郑伯克段于鄢

本文标题虽然为后人所加,但也是《春秋》中的记录方法,体现出《春秋》微言大义的写作特点——文字非常简约,如果没有《左传》的阐述,几乎不可能读懂《春秋》。

隐公元年

隐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处于东周时期,《春秋》从鲁隐公元年开始记事,以鲁国的角度记录当时诸侯发生的大事情,具有非常强的历史资料价值。《左传》作为解《春秋》的作品,也从当年开始记录。

03 勾心斗角

本文堪称勾心斗角的宫斗大戏,下面我来逐句导读: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初:当初,这是回述往事时的说法。鲁隐公元年为公元前722年,当时郑庄公35岁,庄公即位的时间约为前744年,出生时间约为前757年,郑武公娶武姜的时间约为前758年,或在之前。

郑武公:名掘突,郑桓公的儿子,郑国第二代君主。武公为谥号,表现他为郑国的开疆拓土作出很大贡献。

娶于申:从申国娶妻。申,姜姓,申国是当时的西周的北大门,申侯的女儿嫁给周幽王,即为申后。后幽王宠褒姒,废申后和太子,立褒姒及其子。申侯于是联合犬戎进攻西周,灭幽王及褒姒,西周灭亡。郑武公父亲死于此战役,申侯嫁女武公,化解仇恨,化敌为友。

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郑武公之妻的称呼,“姜”是她娘家申国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谥号。性格强势,和他父亲相似。

共(gōng)叔段:郑庄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岁小,因此称“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寤(wù)生:难产的一种,胎儿的脚先生出来。寤,通“牾”,逆,倒着。

惊:使动用法,使姜氏惊。姜氏缺乏作当母亲的经验,又遇上难产,吃了大苦头,所以就恨上了自己的亲儿子。

遂恶(wù)之:因此厌恶他。遂,连词,因而。恶,厌恶。

爱:喜欢,喜爱。偏心眼,喜欢小儿子。

亟(qì)请于武公:屡次向武公请求。亟,屡次。于,介词,向。

公弗许:武公不答应她的请求。弗,不。

为什么不答应?立嫡不立长,是周朝的继承制度,周幽王灭亡的前车之鉴,让很有主见的郑武公没有采纳武姜的请求。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

及庄公即位:到了庄公做国君的时候。及,介词,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前744年,庄公13岁。

制:地名,即虎牢,河南省荥(xíng)阳县西北。《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的地方。易守难攻的要地。‍‍‍

岩邑:险要的城镇。岩,险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虢(guó)叔死焉:东虢国的国君死在那里。虢,指东虢,古国名,为郑国所灭。焉,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是”“于此”。意思是这个地方不吉利。

它邑唯命:别的地方,听从您的吩咐。佗,同“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唯命,只听从您的命令。

围棋中有术语,“敌之要点,即我之要点”,武姜为公叔段要这块战略要地,自然是包藏祸心,她企图利用庄公年轻无知,占据要地和先机。但在和母亲斗智斗勇,经过战斗洗礼成长起来的郑庄公并不是等闲之辈,于是找个很好的理由拒绝了武姜的请求。庄公虽少年,依然未可欺!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京:地名,河南省荥阳县东南,为郑国旧都,规模和郑国都城新郑相差无几,战略重要性仅次于制地。‍

谓之京城大(tài)叔:京地百姓称共叔段为京城太叔。大,同“太”。王力、朱骏声作古今字。《说文》段注:“太从大声,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祭(zhài)仲:郑国的大夫,老谋深算的五朝元老,郑庄公死后的权臣,对郑国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祭:特殊读音。因为看好郑庄公,提建议,代表站队郑庄公这边。

都城过百雉(zhì):都邑的城墙超过了300丈。都:《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指次于国都而高于一般邑等级的城市。雉:古代城墙长一丈,宽一丈,高一丈为一堵,三堵为一雉,即长三丈。

国之害也:国家的祸害。

先王:前代君王。郭锡良《古代汉语讲授纲要》注为周开国君主文、武王。‍‍‍‍‍

大都不过参(sān)国之一:大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参,同“三”。

中五之一:中等城市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五分国之一”的省略。

小九之一:小城市的城墙不超过国都城墙的九分之一。“九分国之一”的省略。

不度:不合法度。

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姜氏:对于武姜的偏心,小郑同学已经相当不满,透过这个不带感情的称谓,可以清晰地传达出他心中的情绪、怨气。‍‍‍‍

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祸害。辟,“避”的古字。小郑同学这句话不但是提问,更是要测试祭仲的心思和对他的支持力度。刚即位,人心隔肚皮,他此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母亲太强势,大臣们还在观望,这个孩子,当了郑国的国君,其实也挺难的。‍‍

何厌之有:有何厌。有什么满足。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定语。之: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为之所:给他安排个地方,双宾语,即重新安排。

无使滋(zī)蔓(màn):不要让他滋长蔓延,“无”通“毋”(wú)。

图:除掉。

犹:尚且。

况:何况。

祭仲的表态,表示了他同样对武姜试图扰乱郑国、让郑国打内战的举动深恶痛绝,他会坚决地站着小郑同学这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两个心机深沉的人,终于凑到了一起。

多行不义,必自毙:多做不义的事,必定自己垮台。毙,本义倒下去、垮台。汉以后才有“死”义。

姑:姑且,暂且。

郑庄公安抚祭仲,说我们不妨静观其变,让子弹飞一会。到底如何静观其变,他并没有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说给祭仲听,这就是奸雄的城府。

我猜想小郑同学应该上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不然,他说的话怎么有哲学的高度?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眼见庄公同学的不作为,段的野心逐渐膨胀,开始半公开地挖庄公的墙角!段的野心连武将公子吕都看出来了,于是提醒征求庄公意见并提醒郑庄公该主动出击了,可见庄公得到来自郑国军方的支持!

既而:固定词组,不久之后。

命西鄙北鄙(bǐ)贰于己:命令原属庄公的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城邑同时也臣属于自己。鄙:边邑也,从邑,啚声,边境上的城邑。贰:两属。

公子吕:郑国大夫,也就是下文的子封,郑庄公叔,武将,说话比较直率。‍‍

堪:承受。

若之何:固定结构,对它怎么办?之,指“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这件事。

欲与大(tài)叔:如果想把国家交给共叔段。与,给予。

臣请事之:那么我请求去事奉他。事,动词,侍奉。

生民心:使动,使民生二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庄公的不作为,成功地欺骗了段,让他以为庄公软弱可欺。于是公开地把庄公的地盘收为己有。公子吕着急了,提醒他该动手了,不如事态发展下去,段的力量强大,就难以控制了。对比文臣祭仲的委婉的语言,公子吕作为武将,他的话要直率很多。用语言来展现人物的性格,这也是《左传》的写作特色之一。郑庄公的反应是老神在在,稳坐钓鱼台,继续他的钓鱼执法。

无庸:不用。“庸”、“用”通用,一般出现于否定式。

将自及:将自己赶上灾难,杜预注:“及之难也。及:本义追赶上。

收贰以为己:把两属的地方收为自己的领邑。贰,指原来贰属的西鄙北鄙。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廪(lǐn)延:地名,河南省延津县北。

厚将得众:势力雄厚,就能得到更多的百姓。众,指百姓。

不义,不暱(nì),厚将崩:共叔段对君不义,百姓就对他不亲,势力再雄厚,将要崩溃。暱:同昵,亲近。道德经中说“道生之,德蓄之”,段无德,得到的地盘越多,受到的反噬更强,庄公真的是哲学学霸,知道“上天要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道理!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画面中的段公子,他正在积极地扩军备战。既有外部他国势力的支持(卫国),又有内应(姜氏),同时,他又积极地找写手,给自己写诗,作好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宣传,为自己的上位造势。

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他感觉万无一失,于是准备正式造反。

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完,修葺。

缮甲兵:修整作战用的甲衣和兵器。缮,修理。甲,铠甲。兵,兵器。

具卒乘(shènɡ):准备步兵和兵车。具,准备。卒,步兵。乘,四匹马拉的战车。

袭:偷袭。行军不用钟鼓。杜预注:“轻行掩其不备曰袭”。本是贬义,后逐渐转为中性词。

夫人将启之:武姜将要为共叔段作内应。夫人,指武姜。启之,给段开城门,即作内应。启,为动用法。

然而,再狡猾的狐狸,怎么比得上猎人的智慧?段在忙着,庄公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培养自己的势力,也安插了很多眼线,所有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眼见段的狼子野心已经完全保留,他出手的机会终于成熟了,于是,他开始收网了!

公闻其期:庄公听说了偷袭的日期。

帅车二百乘:率领二百辆战车。帅,率领。古代每辆战车配备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甲士六百人,步卒一万四千四百人。着在春秋的初年,这算是一只让段和他的支持着绝望的大部队了!

叛:背叛。得道多助,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确实是段挑起战乱,所以他不得人心,自己经营多年的封地都叛乱,更不要说其它地方。一切都是郑庄公预见的样子。‍

入:逃入。

公伐诸鄢:庄公攻打共叔段在鄢邑。郑庄公知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于是一路追杀,对段没有留活路,得势不饶人,表达出赶尽杀绝的决心。‍‍‍

诸:之于,合音词。

辛丑:干支纪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相配,用以纪日,汉以后亦用以纪年。即二十三日。

出奔共:出逃到共国避难。奔,逃亡。

04 春秋笔法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孔子作《春秋》时,用“郑伯克段于鄢”这六个字记载了郑庄公和公子段征伐事件。郑庄公的面目,可逃不过孔圣人的眼睛,因此用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对郑庄公作了批判。

聪明人逐渐看清郑庄公的真面目。

俗话说,忍字心上一把刀,郑庄公一直在纵容段,从13岁即位开始忍耐,他现在已经35岁,忍耐了整整22年,为的就是等待对自己亲弟弟一剑封喉的时机!

这是何等心机深沉的人呀!于是看清郑庄公真面目的郑国人,写作了《将仲子》,讥讽杀段免除后患(实)和立牌坊获得美名(名)这两个选项,他庄公是统统都收入囊中。

郑庄公心里说: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是都要!

不弟:不守为弟之道。与“父不父,子不子用法相同。”《春秋》记载道:“郑伯克段于鄢。”意思是说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

如二君,故曰克:兄弟俩并没有兄弟之间的温情,而是如同两个国君一样争斗,所以用“克”字;克,战胜。

称郑伯,讥失教也: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讥,讽剌。失教,庄公本有教弟之责而未教。

在《论语》中,弟子子张问孔子:“何谓四恶?”孔子回答:“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翻译出来,就是孔子认为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庄公面对母亲和弟弟的篡逆野心,并没有及时加以教育,没有承担起兄长应该起到的教育哲人,也没有利用国君的惩戒权,对弟弟野心初萌的时候进行惩罚,以达到“小惩大戒”的效果,而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钓鱼执法,目的就是为了斩草除根,他的用心是何等的险恶,完全符合孔子说的虐、暴、贼的评价!

谓之郑志: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志,意愿。

不言出奔,难之也:不说出奔,是责备庄公的意思。难,责备。

05 黄泉见母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誓之:为动,对她发誓。

黄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悔之:为动,对这事后悔。

粉碎了武姜和段的图谋,庄公终于能够翻身农奴把歌唱,他开始有点飘了,头脑一发热,于是把姜氏软禁到颖城,并在发下这辈子和母亲不死不见的毒誓。

然而,这个举动也让他落上了“杀弟囚母”的恶名。

当时的国际舆论给了郑庄公很大的压力,卫国国君卫庄公甚至开始以此理由来讨伐郑国。

现在没有段,武姜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将其软禁,落下恶名和给别人讨伐的借口,对自己却没有任何实际好处,这样赔本的买卖,郑庄公是不愿意做的,所以他后悔了。

但是,目前他已经在鬼神和国民面前发了毒誓,不到黄泉不相见。君无戏言,对鬼神和国民,不能食言而肥,但自己心中又后悔。

所以,郑庄公现在面对的难题是:以什么借口,才能在全国人民群众的面前,体面地撤销囚禁武姜的命令?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颍考叔以进献之名接近郑庄公,以便于为他出谋划策,解决难题。两个人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涉及到了“如何合理地释放武姜?”这一难题。

颍考叔:郑国官员,目前执掌颍谷(今河南登封西)。后被提拔,成为大夫。‍

封人:管理边界的地方长官。封:聚土培植树木。古代国境以树(沟)为界,故为边界标志。

有献:有进献的东西。献作宾语,名词。颍考叔这是找机会接近郑庄公,帮助他解决问题。‍

赐之食:赏给他吃的。双宾语。

食舍肉:吃的时候把肉放置一边不吃。在春秋时期,生产力不发达,吃肉是奢侈的享受,更何况是国君赏赐的肉,更加难得。‍‍‍‍

尝:吃过。

羹:带汁的肉。《尔雅·释器》:“肉谓之羹。”

遗(wèi)之:赠送给她。

繄(yī)我独无:我却单单没有啊!繄,句首语气助词,不译。

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

一个明知故问,一个明知故答。和聪明人交流就是开心。颍考叔献计“掘地及泉”的计划,也就是用逻辑学中偷换概念的方法,完美地解决了郑庄公的难题。看吧,哲学就是这么有价值,能帮助你更全面地看待问题,不只是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更能解决现实问题。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敢,表敬副词,冒昧。

故:原故,原因和对姜氏的誓言。

悔:后悔的心情。

何患焉:您在这件事上忧虑什么呢?焉:语气词 。

阙:通“掘”,挖。

隧而相见:挖个地道,在那里见面。隧,隧道,这里用作动词,指挖隧道。

其谁曰不然:那谁能说不是这样(不是跟誓词相合)呢?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的语气。然,代词,代庄公对姜氏发的誓言。

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赋:赋诗,孔颖达疏:“谓自作诗也。”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走进隧道里,欢乐真无比。中、融,上古冬韵,今押韵。

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yì):一作“其乐也泄泄”。走出隧道外,心情多欢快。外、洩:上古月韵,今不押韵。

遂为母子如初:从此作为母亲和儿子象当初一样。

“为母子如初”,这是什么意思?当初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所以,两个人的对掐,通过赋的诗就体现了出来。郑庄公的意思是,你这是自作自受;武姜不客气地回复,老娘出来了吧,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对掐,这就是这对母子,这对欢喜冤家的本色。所以叫“为母子如初”,这句补充,不是画蛇添足,而是画龙点睛!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施及庄公:延及庄公。施,延及。

匮:尽。锡:通赐,给与。

其:表推测语气。之:结构助词,助词宾语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