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东恩师毛宇居,中南海见到毛泽东:润之,我给你带来两样东西

 人老颠东 2023-04-20 发布于安徽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恩师很多,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徐特立先生外,还有一位叫做毛宇居的教书先生对毛泽东一生影响颇大。

毛宇居是毛泽东的堂哥,他们的父辈之间走得很近,十分要好。在毛泽东少年时代,有几年时光正是在这位学富五车的堂哥的教育下度过的,在那个年代,毛泽东能有这份福缘,甚为珍贵。

图片图丨少年时期的毛泽东

因材施教出成果

毛泽东在私塾里读书时,老师便是毛泽东的堂哥毛宇居。在众多学生中,毛泽东最为聪颖机敏,但同时也非常的淘气,成为了毛宇居最头疼的学生。

有一次,毛宇居要求学生们留在屋里背书,然后就离开了,等毛宇居走远后,毛泽东就背着书包爬到了后山上。毛泽东一边背书,一边将书包挂在胸前采毛栗子,等课文背好了,毛栗子也采了满满一书包。

回到私塾后,毛泽东将毛栗子分送给了同学们,也孝敬了毛宇居一份。毛宇居知道后,立马拉下脸来,生气地问道:

“谁叫你到处乱跑?”

毛泽东回答:

“闷在屋里头昏脑胀,死背硬记也是空的。”

毛宇居听完毛泽东的说辞怒喝道:

“放肆!”

毛宇居被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井说道:

“我要你作一首赞井的诗!”

毛泽东丝毫不慌,看着天井来回踱步,出口说道: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毛宇居听完这首诗,一时间愣在原地。毛泽东少年时期做的这首诗,虽然辞藻不算华丽,但是其中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含义,借题发挥,深意十足。

尤其是最后两句“只喝井里水,永远长不大”,让毛宇居深受震撼,自己眼前的毛家少年,心胸居然如此之广阔,格局和眼界都在世俗之外,日后必成大器!

果不其然,毛泽东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从深渊中挽救了中国,建立起了焕然一新的新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民领袖!

而这首赞井诗,也让毛宇居终生难忘!

图片图丨毛泽东亲切同毛宇居行走在田间

离家乡,始终不忘师生情

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后,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逐渐成为一名思想进步的有为青年。

在湘乡小学读书期间,他便大量阅读了一系列进步的革命书籍,其中,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是毛泽东常看的刊物,经常手不释卷,茶饭不思地读着报上的进步文章。

学习之余,毛泽东也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同时问候先生毛宇居。毛泽东在外求学数年,文章大有长进。

1919年,他的母亲文七妹不幸辞世,毛泽东悲痛欲绝,他满怀对母亲的深切哀悼,提笔写下字字真情的《祭母文》。

图片图丨开怀大笑的毛泽东

文章一蹴而就,由于当时毛泽东情绪万分低落,自然无心对自己的文稿进行收集整理。

可他的先生毛宇居对此却上了心,小心翼翼地将此篇文稿收藏起来,三十年后,这篇珍贵的文稿才被毛宇居拿出来交给了中央政府。

如今,它被镌刻在毛泽东父母合葬墓旁的汉白玉碑上,若不是当年毛宇居的悉心珍藏,这篇毛泽东最长的一篇诗文将很有可能失传。

在毛泽东1927年9月发动秋收起义之前,曾经三次回到韶山冲,看望毛宇居,二人在一起,对当时的时局做了深度的交流。

对于农民运动,毛宇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看法,这些真知灼见对于日后中国革命也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图片图丨张有成(左一)、毛宇居(左二)、毛泽东(右二)、文梅清(右一)

1951年9月,在毛泽东的盛情邀请下,毛宇居经过舟车劳顿,从韶山冲经长沙来至北京,毛泽东特意安排相关人员陪伴他的启蒙老师游览北京名胜。

随后,在中南海的含章堂,这对阔别了多年的师生终于见面了。在这之前,毛泽东已经派了一名宣传干事到过韶山村,寻找这里的亲朋好友。

当得知毛宇居仍在韶山冲教书时,毛泽东十分欣喜,那日,当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毛宇居欣喜万分,乘着兴致,他大笔一挥,接连写下了十首《导师颂》。

诗中洋溢着他对革命胜利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学生毛泽东的由衷喜爱。


建国伊始,毛泽东日理万机,总抽不开身,到阔别数年的韶山冲看看,只能叫儿子毛岸英在1950年的时候,特意回老家看望这里的父老乡亲。

直到1959年,毛泽东终于回到了阔别了32年之久的韶山冲。

图片图丨毛宇居和他的亲友们

开饭前,毛泽东恭敬地请毛字居坐上席。毛泽东一边为毛宇居斟酒,一边问道:“字居先生您还记得我少年时,带着小伙伴下您家的鱼塘偷鱼吃么?”

嘴角微微上扬的毛宇居,好似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对毛泽东说道:“当然记得,那是我唯一揍你的一次,谁让你当时太顽皮了!”

“这事情这么久了,润之你竟然还记得呀?”毛宇居好奇地问道。

“您唯一就揍了我一次,怎么忘得了啊,要不是你及时纠正我的过错,现在的毛泽东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毛泽东深情地望着自己少年时代的老师。

过了一阵,毛泽东突然问道:“字居先生,您知道我当时为什么要去偷鱼么?”

“还能是为什么,你们几个偷偷摸鱼的小家伙,从来就没有吃饱的时候,你父亲给你带的饭食,你都分给其他人,能不去摸鱼么!”毛宇居回答道。

图片图丨喜欢游览各地的毛泽东

“是啊,那时候不论吃多少,都感觉吃不饱,我每次将饭食分给众人,可还是有人吃不到,只好去您家偷鱼了”毛泽东停住了筷子,陷入了沉思。

毛宇居笑着说:“润之啊,不要难过,那时候的困难都已经过去了,以为我只抓住你们一次摸鱼么,只要你们不出危险,吃点就吃点吧!”

说罢,两人定睛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吃完饭,在客厅休息时,毛宇居轻声对毛泽东说:“润之,我给你带来了两样东西。”

毛泽东微微一愣:“我不是不要让你们带任何东西来的吗?”

“润之,这是两样你最珍惜的东西。”毛宇居的声音深沉而凝重,“这也是我用生命保存下来的东西。”

毛泽东惊望着自己的老师,毛宇居解开衣扣,

掏出一个用油纸包好的纸包,缓缓递到毛泽东手里,毛泽东慢慢打开,跳入眼帘的是《祭母文》三个字,“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二,生有七子”。看着,看着,毛泽东的眼睛湿润了。

图片图丨毛泽东回乡祭拜父母

紧紧握着毛宇居的手,“真得感谢您啊!宇居先生。”毛泽东的声音有些哽咽,“要不是您,这珍贵的东西,怎么能保存得下来!”

毛泽东接着翻看,下面一张发黄的纸,是他1938年15月26日从延安写给毛宇居的信。

毛泽东用手轻轻抚摸着发亮的信纸,从信纸上他仿佛感到,一位革命老人坚强激动的心。

晚上,毛泽东来到毛字居的住所,二人轻轻地谈呀,谈呀,不知不觉暖阳重新出现在天空……

10月1日国庆节那天,毛泽东派专人,给毛宇居他们三人,送来了国庆观礼证,叫他们一同去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他们平生第一次亲历了气势宏大、激动人心的盛庆场面,亲眼看到天安门广场红旗招展,“毛泽东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毛宇居抬头望着,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的毛泽东,只见他红光满面,满脸笑容,在不断地向广场上的群众招手。

这对毛宇居来说,是一种多么熟悉的动作啊!他当年回韶山考察农民运动时,对簇拥着他欢呼着的农民群众,不正是这样热切地招手吗!不正是露着这种豁达开心的笑容吗!

图片图丨毛泽东拉着毛宇居漫步在地垄之上

结语

毛泽东,从私塾之中调皮的学生,到一举一动关乎天下的国家主席。这个国家变了,变得和平和独立,而毛泽东在毛宇居眼里,其实还是没有变。

毛宇居出生于1881年,年长毛泽东13岁。他的曾祖父毛兰芳和毛泽东的曾祖父毛四端是嫡堂兄弟。两家关系亲密,毛泽东也很敬重这位有文化的兄长。

毛宇居精通四书五经,熟读诗词歌赋,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也是绝妙,被人们称为'韶山一支笔',也有人说毛宇居是当地最有学问的'纯儒'。

这就是毛泽东和老师毛宇居的故事。毛宇居是一位真正的有骨气的文人,毛润之是有血有肉、重情重义的伟人。教书一生,得润之一徒足矣。韶山的毛润之,中国的毛主席,从群众中来,一直站在群众中,从来没有改变过。

时至今日,一代伟人和一代恩师都早已作古,但他们的师生之情、兄弟之情,依然永存于共和国的天空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