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鸿门宴/史记·留侯世家

 一中大语文 2023-04-20 发布于福建

文本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目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文本二: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还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晓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坚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成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B.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C.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D.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父,最小的叔叔,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季排行最小。

B.为寿,席间敬酒祝寿。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副车,皇帝的从车,古称天子属车三十六乘,副车就是属车的别称。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超然客公众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邦知人善用,从谏如流。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张良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

B. 刘邦善于应变,处事圆滑。危机面前,他既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还让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C.张良胆识过人,沉稳机智。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晓下秦军,又劝告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

D.张良为人精明,知人知己。他劝谏时把握尺度,启发刘邦醒悟并采纳其建议;他献计划邦,利诱秦朝将领,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咸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8分)

(1)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2)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4分)

5.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刘邦是如何打动项伯的。(3分)

【参考答案】

1.A【解析】“留”的意思是“驻留”,“壁”指“营垒”,“留壁”即驻留营垒,因而排除C、D项;“张旗帜”的地方是“诸山上”,“诸山上”前面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张旗帜(于)诸山上”,所以B项错误。

2.D【解析】“褒扬”错,应为“褒贬”。

3.D【解析】“不费一兵一卒”错。超然客公众号

4.①造册登记官吏、百姓,封闭了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等待将军到来。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籍、所以、非常,判断句各1分,共4分)

②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将、略、属,句意通顺各1分,共4分)超然客公众号

5.①拉近距离,结为儿女亲家,化敌为亲;②摆事实,反驳曹无伤之言;③动之以情,表明对项羽的忠心。(一点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秦始皇东游,张良和刺客一起埋伏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错误地击中皇帝从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大肆搜捕,寻拿刺客非常急迫,这是因为张良的缘故。张良于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起来。张良隐居下邳期间,行侠仗义。项伯在杀人之后,也曾到张良这里躲藏过。    

十年之后,陈涉等起兵反秦,张良也拉起了一支百多人的队伍。听说景驹在留自立为楚王,张良便率领队伍去投奔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刘邦。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沛公邦授予张良为军中主管马匹的官。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于是便决定追随他,不再去见景驹。

沛公从洛阳向南穿过轩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着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峣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留守军营,派人先出发,替五万人准备粮食,在各山头张挂很多旗帜,作为疑军,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起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听从他们的建议。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结果)大败秦军。

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告汉王,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在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后来)高帝驾崩,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