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上一辈人相比,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辞职这么频繁?

 是酱小油呀 2023-04-20 发布于浙江


用我爹经常形容我的三个字来回答就是:

“想得开”。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想得开。

我是90后,身边同事基本上覆盖80后、90后、以及00后。工作久了,我就发现有一点特别有意思——

身边的80后同事朋友们,即便想离职,也基本上会在跳槽前先找好下家,裸辞的不多;但90后、00后就不这么想了,很多人根本没找好下家就直接离职了,更有甚者第二天直接不来了,理由是“做得不开心了”、“看领导不爽,不想干了。”

我自己的性格虽然不至于想一出是一出,但是如果真的处于一种非常不舒适的职场环境中,也会选择分分钟跑路。

这种“不知深浅”的背后,归根结底,或许还是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匮乏记忆。就像史明智在《长乐路》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中国的90后从来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

没有匮乏记忆的人,普遍都会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有着一种特殊的勇气和信心,相信自己有得选择,觉得离开眼前这家公司,未来的道路也不会太差。

尽管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家境都不算富裕,但普遍都能“过得去”,也不大需要我们去挣钱养家。既然已经免于贫困的痛苦,那何不选择自己更喜欢的活法?工作对我们而言远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开心就工作,不太开心就辞职换下家,不想工作了就出去玩,玩够了再找个班上。

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就我接触的年轻人来看,很多人这样做其实并不是因为懒散、没有事业心,反倒是因为有着更强的奋斗精神。

我身边很多同事上班的时候,都是一副佛系的样子,既不想去卷别人,也不愿意被卷,朝九晚五,准点下班。

但是!往往也正是这样的人,有着自己稳定的兴趣和爱好,而随着长时间的积累沉淀,往往他们的兴趣爱好会发展成副业,而且发展的都还不错,有的甚至是上班工资的数倍!

相比较一门心思想着如何永久的留在一家公司、依靠在组织里营造关系来获得晋升的人,我更欣赏看中个人能力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稀缺性的人。

因为这时代变化太快了,如果每天只是埋头苦干,想着依靠一份工作安稳一生的话,那么极大的概率就是会成为廉价的替代品,或者是失业,毕竟现在公司的稳定性也很差;而且,今天这个社会上升空间尤为拥挤,按照上一辈人的模式努力奋斗,未必会导向成功,可能还导向崩溃。

也正因如此,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自由的,其实是那些懂得享受平凡,懂得欣赏和发展自己的独特性的人。

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平庸是一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状态,缺乏理想与勇气,也没有突出的才华与学识;而平凡则建立在结果和社会的认可之上。一个人可以才高八斗,拥有过人的涵养与胸怀,但若不去追求功名利禄,不为他人所知,他这辈子也就只能成为一个平凡人,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

他可以把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让老天赋予的各种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每天沉浸在进步和成长的快乐中。在工作之外,他可以尽情舒展自己在文化圈层里的另外一种身份,无须在意他人的看法,也不必为名利所累。

而当个人爱好与人生目标完全一致,还能因此获得收益,简直就是最美好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