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氏医派】柳吉忱:三黄独活汤治疗痹证案

 经方人生 2023-04-20 发布于四川

    【案】本案为柳吉忱先生早年经治病例,一剂“三黄独活汤”,彰显了吉忱公“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之临证辨证思维方法。公谓:“药不在多,贵在得宜。”故本案有“三黄独活汤”,一方涵众方之效。复云:“虽然方不可泥,亦不可遗,当以古方为规矩,合今病而变通。”由此可见,“三黄独活汤”乃熔经方时方于一炉之剂。

三黄独活汤治疗痹证案

柳吉忱

   三黄独活汤,方由麻黄、黄芪、黄芩、细辛、桂枝、白芍、独活、天花粉、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以其外解风寒,内清里热,调和营卫,大补气血,通痹止痛之功为治。

   典型病例:

   马某,男,42岁,农民,1975629日。3日前感受风寒,遂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村卫生室予以扑热息痛、消炎药,发热恶寒症痊可。然仍手足骨节挛痛,烦热,心乱,汗出,咽痛,失音不能言。查舌淡红,白薄苔兼黄,脉弦微数。

   证属外感风寒,郁而始热而致痹证。予以外解风寒,内清郁热之法。予三黄独活汤化裁。

   处方:麻黄10克,黄芪30克,细辛3克,黄芩10克,独活10克,桂枝12克,白芍30克,花粉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四枚引。水煎服。

   75日,服药5剂,诸肢节挛痛悉减,仍宗原意原方去麻黄、细辛续服。

   711日,续服5剂,咽痛痊可,已能发音,烦热心乱已除,去花粉、黄芩,甘草,乃黄芪桂枝五物汤意,以固疗效。

   解读

   本案外感风寒之邪,遂发“手足骨节挛痛”,而成痹证。郁而始热,而有“烦热”、“失音不语”之候。故病属寒热错杂之证。有“三黄独活汤”之施。方中寓有《千金冀方》之三黄汤(麻黄、黄芪、黄芩、独活、细辛),《千金方》之独活丹(白芍、栝蒌根、独活、桂枝、甘草、生姜)。名“三黄独活汤”。二方实由仲景方衍化而成。独活丹实由《金匮要略》之栝蒌桂枝汤加独活而成。栝蒌桂枝汤以治“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柔痉之证。药用独活,以其独除太阳经之风寒,主治一身尽痛之候。合入三黄汤,重用白芍,乃《伤寒论》桂枝新加汤,乃为太阳证兼身痛证之治用;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阴阳俱微营卫气血不足而成血痹,方又寓《金匮要略》之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治;病三日,经治发热证已无,然身痛症仍在,说明病仍在太阳经。证为表邪不解,非桂枝汤所能除者,已汗出,又非麻黄汤可峻汗出,故入麻黄。太阳证,郁结始热,“心中烦,不得卧”,黄芩合芍药,乃少阴热化证之治;《伤寒论》云:“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入甘草汤。”本案乃太阳病,热郁少阴,客热咽痛,失音不能言,故一味甘草,名甘草汤为少阴咽痛证之治。

            1983年5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