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叶天士“阴虚论” 观其三消辨治心法

 曹老怪 2023-04-21 发布于云南

魏晋时期提出石热、肾燥致渴之说,魏晋社会上盛行服食五石丸散的风气,久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石气结于肾中,使人下焦虚热而成消渴。

唐·孙思邈提出病由饮酒成消渴的原因,耽嗜饮酒,不择酸咸,使三焦猛热,五脏干燥,则发消渴。

宋·《太平圣惠方》认为消渴因嗜食肥美而发,“三消者,本其肾虚,或食肥美之所发也”。

金·刘元素指出服用甘辛热药过度可发生消渴,辛甘热药可伤阴耗血,使燥热郁结而成消渴。

据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记载之三消症状:

上消又称为“膈消”,病在上焦,表现为“多饮水而少食,大便如常,或小便清利”;

中消,病在胃,表现为“渴而饮食多,小便黄”;

肾消,病在下焦,病成可见“形瘦而耳焦,小便浊而有脂”。

《叶天士医学全书》中共记载三消医案13案,其中《临证指南医案》10案,《种福堂公选医案》1案,《叶天士医案存真》1案,《未刻本叶氏医案》1案;

主要症状:为能食易饥、渴饮及消瘦,多属于中消及下消

病因病机病人饮食失宜,伤及脾胃,脾胃湿土,虚则燥;情志失调,心肝火旺,暗耗肾水,肾水属寒,虚则热;或因热病,耗伤阴血,阴不敛阳,燥热愈甚而成阴虚诸侯。

由“阴虚论”观三消证治心法

1、却邪养正,治分缓急

“阴虚论”指出“水火变病虚实”,“却邪养正,平则守常”。三消邪热耗伤阴血,叶氏常急则治标,先清标热,再予养阴扶正之法以调整阴阳,泄热保津。

案1 王(五八) 肌肉瘦减,善饥渴饮。此久久烦劳,壮盛不觉,体衰病发,皆内因之症。自心营肺卫之伤,渐损及乎中下。按脉偏于左搏,营络虚热,故苦寒莫制其烈,甘补无济其虚,是中上消之病。

犀角(三钱) 鲜生地(一两) 元参心(二钱) 鲜白沙参(二钱) 麦冬(二钱) 柿霜(一钱)生甘草(四分) 鲜地骨皮(三钱)

又 固本加甜沙参。

1、却邪养正,治分缓急

案2 .汪 肺热膈消,热灼迅速如火,脏真之阴日削。先议清肺,以平气火,法当苦降以轻,咸补以重,继此再商滋养血液。

枯黄芩煎汤 融入阿胶二钱

按 患者肺热膈消,热势迅急,病情较重,已耗伤精血,叶氏以苦降轻清之枯芩平肺火,并以阿胶咸补填真阴,清热而不伤真阴。

由以上两案可知叶天士善于根据邪正消长救阴治消,并根据阴伤轻重,补津养血,顾护津液。

2、根本化源,由乎水土

  叶天士认为“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在“阴虚论”中亦强调“根本化源,由乎水土”,在三消辨治中尤其重视养胃阴及肾阴。

  案1脉左数,能食

   六味加二冬、龟版、女贞、旱莲、川斛。

2、根本化源,由乎水土

案2  某 液涸消渴,是脏阴为病。但胃口不醒,生气曷振?阳明阳土,非甘凉不复。肝病治胃,是仲景法。

人参 麦冬 粳米 佩兰叶 川斛 陈皮

按:患者胃阴不足,胃口不醒,并有肝阳偏亢之症。

叶氏言“胃汁竭,肝风动”,胃阴不足则肝阴不濡,肝阳偏亢。并遵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法启发,结合“胃喜柔润”的特点提出“肝病治胃”,认为“肝阳不宜升举,宜益胃阴以制服”,以甘凉柔润之品治之。

3、泻实补虚,以平为期

“阴虚论”认为五脏相关,秩序井然。叶氏辨治三消将五脏视为整体,重视其虚实变化,善用五行学说使“阳动阴静”,尤其重视心肾及肝胃关系,以平和图治。

案1 王(四五) 形瘦脉搏,渴饮善食,乃三消症也。古人谓:入水无物不长,入火无物不消。河间每以益肾水制心火,除肠胃激烈之燥,济身中津液之枯,是真治法。

玉女煎。

3、泻实补虚,以平为期

案2 计四十 能食善饥,渴饮,日加瘪瘦,心境忧愁,内火自然。乃消症大病。

 生地 知母 石膏 麦冬 生甘草 生白芍

按:患者病由心境愁郁而得,可见叶氏注意情志在三消发病中的影响,并指出“热郁则津液耗而不流”。内火自燃销烁津液,胃阴不足则胃火亢进,病人多食易饥,渴饮,但日渐消瘦。叶氏主张五志之火当“柔缓以濡之”,以石膏、知母清热养阴润燥,生地、麦冬滋养阴液,白芍敛阴清热,生甘草调和诸药。

3、泻实补虚,以平为期

有学者研究此叶氏消渴方,认为本方降糖效果最优的组方配伍剂量为生地30 g、知母9 g、石膏 30 g、麦冬6 g、白芍 9 g、甘草 6 g。可见叶氏善以柔润养阴之法治疗郁火伤阴之消渴。

叶天士临证在肝--胃关系的把握中,无论是肝旺犯胃或胃弱招乘,均强调肝的主导作用。

4、强调预防,重视脾瘅   

叶氏承《内经》之旨,重视消渴病前期脾瘅的治疗。瘅,是热的意思。脾瘅为脾热之病,即由于过食甘美肥味,导致内热中满蓄积于脾,脾气上溢于口,从而出现口甘之症状,日久可转发为消渴病。

脾瘅证之记载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END



▶ 版权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