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舌诊学习-如何从象思维轻松理解各种舌象

 经方人生 2023-04-21 发布于四川

看舌象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观察:舌神、舌态、舌质、舌苔。

图片
​                   淡红舌,薄白苔

我们可以把舌体比作大地,舌苔比作大地上面的小草,依次从象思维角度来看各种舌象如何理解。

图片

一、舌神:

我们常说望诊首要的就是望神,看舌象也一样。望舌神,指的是舌头伸出来后给人的第一印象,红润光泽还是枯晦无光?灵动有生机还是僵直死板?

舌一伸出来,看到的第一印象,红润光泽、灵动有生机就是有神,枯晦无光、僵直死板就是无神。

有神,就像春天的草地,虽然看似萧瑟,但是枯黄之中掩映的点点星绿仍然能看出生机勃勃之状。如果是夏天的草地,更是生机旺盛之象。所以有神,那么病的病势较轻,愈势较快,愈后较好;

图片

反之,到了秋天,即便草盛叶肥,但是点点枯黄总是衰败之象。到了初冬更是万物枯零,毫无生机。所以无神,那么病候较重,愈势慢,愈后也较差。虽然说冬去春来,但是人体并不是自然界,没有外界的干预,自己很难熬过人体的“冬天”。

图片

就我们普通人而言,能看到的舌象绝大部分是有神的。只有治疗重症的医生,见到无神的舌象会多一些。

舌态:

指舌的形态,一个是运动的形态,一个是静态的形态。

运动的形态,如舌头是蜷缩痿软还是刚直强劲,舌体伸处是中正还是舌体歪斜,震颤动摇还是不停弄舌舔唇?

舌体由气血津液组成,如果当做土地来看,气是无形的,但是充塞其中。血和津液,可以看做土地内的水分和养分。

舌体软弱、伸缩无力的舌象,可以看做松软空虚的沙地,一脚踩下去陷得很深,且无法恢复。沙地不适合长养草木,因为没有生气的填充而且没有水分滋养。所以对应人体,这种舌象多提示气血两虚,一般是久病形成。

图片

                          痿软舌

舌体强直、运动不灵的舌象,可以看做是干硬的土地。土地干硬,一般是缺少水造成的,而缺水有两方面。一是热太盛,二是津液少。所以舌体僵硬不灵、伴红绛少津的可能是热盛傷阴。

如果舌的动作笨拙且伴舌苔厚腻的可能痰瘀阻络,可以想象成土地上杂草太过强盛,草根将土地抓固的太紧,阻碍了土地气机流转。

蜷短紧缩、不能伸长且色淡白或青紫湿润的舌象。色白或青紫湿润,对应秋冬寒湿之象,蜷短紧缩表示土地失养,对应气血虚寒、病情危重。

如果土地缺失水分则表面干燥也会出现收缩之象,所以舌短缩伴有红绛干燥的也有可能是热盛伤津。

如果地震,多见大体起伏歪斜,这种动是内在的动,动又属风。所以如果人体舌体歪斜的可能是内部中风先兆,如果伴有肢体或其他部位发麻现象,需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图片

                          歪斜舌

如果土地虚耗,不能荣养,则风吹沙走,地面好似动摇不定。所以舌体不能自主地颤动、动摇的,可能是虚损或动风。气血两虚或阳虚,气无力支撑舌体。

还有一种叫弄舌,多见于小儿,舌不停地伸处口外舔弄口唇。舌是心之苗窍,唇是脾之窍,所以主动弄舌舔唇,多与心脾有关。

静态的形态,指舌体的老嫩、胖瘦、裂纹、齿痕、茫刺等。

如果久旱天热,土地会干化龟裂,这就是老舌之象。舌质文理粗糙、坚老,一般属实证或热证、津液缺乏。

图片

                           老舌

如果多雨多湿,则土地得水而肥,对应舌象就是文理细腻、浮胖、娇嫩。所以这种舌一般虚寒证或寒湿证多见。

图片

                             嫩舌

还有一种肿胀舌,舌体肿大,填满嘴内,严重的不能闭口,言语不清。那么什么时候土地会肿胀呢?一般是地下埋藏了东西,久积化热,导致臌胀。所以对应人体就可能是热毒壅滞。

如果是土地贫瘠,则对应瘦薄舌,瘦小且薄,是气血亏虚。但如果是兼红绛干燥的,可能是阴虚火旺、耗伤津液。

裂纹舌比较好理解,大地龟裂之象。舌表面有明显裂纹,一般属热盛津伤或阴液枯竭。

图片

                         裂纹舌

齿痕舌,舌边有齿痕,土不克水、水湿浸泡之象,一般属脾虚湿盛。

芒刺舌,舌表面有红色、黑色或白色星点凸起,比较像土地里长出的毒蘑菇。一般属于久热入血、热毒炽盛。如果是红点不凸起,比较像地表一块块的霉斑,凝滞不通,有可能是体内有瘀血。

   图片

                          芒刺舌

镜面舌,相当于地表无草,光秃秃一片,是地气不能荣养草木,水不生木。所以舌体表面光滑无苔,主胃阴不足,胃气大伤。

         图片
                          镜面舌

舌质:舌质是主要观察的部分,一般看舌质的颜色来判断寒还是热。正常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就像土地草木郁郁葱葱,随茂盛但仍能看见润泽的土地。

如果舌质过于偏白,就像土地失水变枯白。除了水枯失养,秋冷之时,大地结霜也是苍白一片。所以淡白舌可能是血虚,也可能体内有寒(外寒)或阳虚(内寒)。

图片

                          淡白舌

如果舌质是向偏红发展。红为热象,可能是受了外部热邪或者表寒入里化热,也可能是阴虚内热。

如果舌偏淡紫色并且湿润的,淡紫主寒凝不通,所以有可能是寒凝血瘀。

图片

                         瘀紫舌

是如果舌绛紫舌面干燥的,绛主热、燥主热伤津,就有可能是热毒壅盛、阻滞导致。

舌苔:

正常是薄白苔,但是舌两边不会被舌苔盖住,就像杂草虽盛总有边缘之地。

如果舌苔全部盖住舌体,叫做舌苔满布。好比长夏之季,湿盛草密,代表体内湿气重。所以舌苔过于薄了,说明地气(胃气)不足,过于厚了,可能是湿气过重。

图片

                        舌苔满布

舌苔脱落一部分,又叫地图舌。草地一块有、一块无,说明土地失养,不能供养整个草地,表示胃气虚弱、胃阴不足。

       图片
                        地图舌

舌苔白色转向颜色加深,偏黄,热灼津失之象,可能是外邪入里化热。热久严重者,还可能会出现黑苔。

舌苔黄且腻,黄代表热、腻代表湿,在一起出现可能是湿热重。

  图片

                          黄腻舌

小儿舌中苔厚腻的,可能是胃肠久滞,食积不化。好比土地某处施肥过多,只有此地草盛,但是也造成了此处的壅滞不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