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大义之辩体

 赤丹 2023-04-22 发布于河南

原文

       体者,以形质为名;性者,以功用为义。以五行体性,资益万物,故合而辨之

  木居少阳之位,春气和煦温柔,弱火伏其中,故木以温柔为体,曲直为性。

  火居大阳之位,炎炽赫烈,故火以明热为体,炎上为性。

  土在四时之中,处季夏之末,阳衰阴长,居位之中,总于四行,积尘成实,积则有,有间故含容,成实故能持,故土以含散持实为体,稼穑为性。

  金居少阴之位,西方成物之所,物成则凝强,少阴则清冷,故金以强冷为体,从革为性。

  水以寒虚为体,润下为性。

  《洪范》云:“木曲直,火炎上,土爰稼穑,金从革,水润下。”是其性也。

  《淮南子》云:“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积阴之寒气反者为水” “积阳之热气反者为火”。水虽阴物,阳在其内,故水体内明火虽阳物,阴在其内,故火体内暗。木为少阳,其体亦含阴气,故内空虛,外有花叶,敷荣可观。金为少阴,其体刚利,杀性在外,内亦光明可照。土苞四德,故其体能兼虛实。

  《洪范传》曰 “木曲直” 者,东方。《易》云“地上之木为观”,言春时出之木,无不曲直,花叶可观,如人威仪容貌也。许慎云:“地上之可观者,莫过于木。” 故 “相” 字,目傍木也。古之王者,登有鸾和之节,降车有佩玉之度,田狩有三驱之制,饮饯有献酢之礼,无事不巡幸,无夺民时。以春,农之始也,无贪欲奸谋,所以顺木气。木气顺则如其性,茂盛敷实,以为民用,直者中绳,曲者中钧。若人君失威仪,酖(dān)酒淫纵,重徭厚税,田猎无度,则木失其性,春不滋长,不为民用,桥梁不从其绳墨,故木不曲直也。

  炎上。炎上者,南方,扬光辉,在盛夏,气极上,故炎上。王者向明而治,盖取其象。古者明王南面听政,揽海内雄俊,积之于朝,以助明也。退邪佞之人臣,投之于野,以通壅塞。任得其人,则天下大治,垂拱无为。《易》以离为火,为明。重离,重明,则君臣俱明也。明则顺火气,火气顺则如其性,如其性则能成熟。顺人士之用,用之则起,舍之则止。若人君不明,远贤良,进谗佞,弃法律,疏骨肉,杀忠谏,赦罪人,废嫡立庶,以妾为妻,则火失其性,不用则起,随风斜行,焚宗庙宫室,燎于民居,故火不炎上。

  土爰稼穡。稼穑者,种稼,敛穡。土为地道,万物贯穿而生,故稼穑。土居中央,以主四季,成四时。中央为内事、宫室、夫妇、亲属之象。古者天子至于士人,宫室寝处皆有高卑节度。与其过也,宁俭。禹卑宫室,孔子善之。后、夫人、左右、妾媵有差,九族有序,骨肉有恩,为百姓之所轨则也。如此顺中和之气,则土得人性。得其性,则百谷实而稼穑成。如人君纵意广宫室台榭,雕镂五色,罢尽人力,亲疏无别,妻妾过度,则土失其性。土失其性,则气乱,稼穑不成,故五谷不登,风雾为害,故土不稼穑。

  从革。从革者,革,更也,从范而更,形革成器也。西方物既成,杀气之盛,故秋气起而鹰隼击,春气动而鹰隼化,此杀生之二端,是以白露为霜,霜者,杀伐之表。王者教兵,集戎事,以诛不义,禁暴乱,以安百姓。古之人君,安不忘危,以戒不虞。故:“天下虽安,忘战者危国邑虽强,好战必亡。”杀伐必应义,应义则金气顺,金气顺则如其性。如其性者,工冶铸作,革形成器。如人君乐侵凌,好攻战,贪色赂,轻百姓之命,人民骚动,则金失其性,冶铸不化,凝滞坚,不成者众。秋时万物皆熟,百谷已就,若逆金气,则万物不成,故“金不从革”。

  润下。润下者,水流湿就污下也。北方至阴,宗庙祭祀之象。冬,阳之所始,阴之所终,终始者,纲纪时也。死者魂气上天为神,魄气下降为鬼。精气散在于外而不反,故为之宗庙,以收散也。《易》曰:“涣,亨。王假有庙。”此之谓也。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蚕,以供祭服,敬之至也。敬之至,则鬼神报之以介福,此顺水气。水气顺,则如其性。如其性,则源泉通流,以利民用。若人君废祭祀,漫鬼神,逆天时,则水失其性,水暴出,溢没溺,坏城邑,为人之害,故“水不润下”也。

白话解读

  想要研究五行的体性问题,首先需要搞清《五行大义》所讲的体性是什么。体就是形质,也就是事物的形状和本质。性就是功用。“功”指成效,“用”指作用、效果,性也就是事物的功能和作用。

  (一)五行之体性

  五行作为事物运行的五种状态,不是虚泛的,而是实在的,既各自有一定的形状和本质,又在系统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1.五行体性成因

  《五行大义》进一步分析了五行体性的成因,大体是从阴阳、四时、四方、自然事物四个方面分析的。

  (1)木

  从阴阳看,木居少阳之位,阳气方长;从四时看,木应春,春天天气和暖温柔,正所谓“拂面不寒杨柳风”,丝丝暖意隐伏其中;从四方看,木应东,东方是日出之方,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从自然事物看,木的特点是向上生长,其中一点微弱的火性向上的特点隐藏其中。所以,木的形质是温柔,功用是曲直。

  (2)火

  从阴阳看,火居大阳即太阳之位,阳气已强;从四时看,火应夏,夏天艳阳高照,天气炎热;从四方看,火应南方,南方是太阳升到中天之方,一日之中最热之时;从自然事物看,火的特点是炎炽赫烈,向上升腾。所以,火的形质是明热,功用是炎上。

  (3)土

  从阴阳看,土居位中央,阳衰阴长,阴阳趋于平衡,汇总木、火、金、水四行于一体,包含万物;从四时看,土处季夏之末,白天渐短,夜晚渐长,居一年周期之中,正是万物吐穗的关键时期;从四方看,土居中央,可以总领东、西、南、北四方;从自然事物看,土是由颗粒物积聚成的实体,既然是积聚而成就彼此间有一定的空隙,有空隙土就能够含蓄包容五行中的其他几种,如地中有火(如火山喷发)、水(如地下暗河、土壤水分)、金(如地下矿藏)、木(如草木之根)。所以,土的形质是含散、持实,功用是稼穑。

  (4)金

  从阴阳看,金居少阴之位,阴气方长,阴主寒凉,少阴则清冷;从四时看,金应秋,秋天天气开始渐渐变冷,正所谓“秋风萧瑟天气凉”,万物开始成就,更新成熟,果实坚强;从四方看,金居西方,一日之中,太阳落山之时气温渐降,万物归巢而休息;从自然事物看,金属导热性能良好,触之感觉比较冷,且金属有一定强度。所以,金的形质是强冷,功用是从革。

  (5)水

  从阴阳看,水居太阴之位,阴气已强;从四时看,水应冬,冬天天气寒冷,万物进人收藏,既可收藏,其内必虚;从四方看,水居北方,一日之中正当深夜,气温最低,太阳位置最下;从自然事物看,水的特点是水往低处流,可以滋润很多物质。所以,水的形质是寒虚,功用是润下。

上述五行体性,可利用下表查询:

  通过木、火、土、金、水五行这样的形、质和功用,宇宙就可滋养天下万物,所以《五行大义》将五行的体与性合在一起加以辨识。

  2.五行之体

  《五行大义》所引《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地之合气是阴阳,阴阳之专气是四时,四时之散气是万物。从阴阳之气出发,《五行大义》探讨了五行之体的特征。

  水是积阴之寒气。水虽然是阴寒之物,但阳气潜伏其内。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见水中之物,这说明水体内部是光明的。

  火是积阳之热气。火虽然是阳热之物,但阴气潜伏其内,所以火体之内是阴暗的,现实中火焰的内部比外部光线暗。

  木是少阳之气,其体内含有阴气,阴则空虚,所以,木的内部是空虚的,阳则繁茂,所以,木的外部有花有叶,排布荣华,可以观看,而内部没有可观之物。

  金是少阴之气,其形体刚强锋利,肃杀的作用表露于外,但其内部也是光明的。秋天五行为金,刚强锋利,可以肃杀草木,草木黄落,但天高气爽,能见度较高,可谓内亦光明。

  土是中和之气,包含木、火、土、金四种品德,实即土中包含有木、火、土、金四种物质元素,所以,土的形体可以兼有虚实,就是既虚又实。如干旱的土地,土中所包含的水分已经大量蒸发,大地龟裂,缝隙是显露出来的土中的虛,片片土块则是显露出来的实。

  3.五行之性

  《五行大义》所引《洪范》与原文不同。《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曲直,金从革,土稼穑。” 其次序是按五行生数序列排布的,即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而《五行大义》所引《洪范》,是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之五行相生序列排布的,各有深意。

  (1)木曲直

  曲直,本义是弯曲和平直。“木曲直就是指木既可以弯曲也可以平直。唐代诗人元稹《赛神》诗说:“岁深树成就,曲直可轮辕。”这句诗非常形象地指明了木之可曲可直。木材长成之后,既可以做圆形的车轮,也可以做车辕,也就是车前用来驾牲畜的直木。“木曰曲直”指的是东方。东方为什么是曲直呢这需要从天文气象讲起。每天太阳都会从东方的地平线徐徐升起,这个日出的过程并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中间经历了曲折,即发生了曲与直的变化。太阳光由于受地球大气层的影响会产生折射,使得每天太阳还没有升上地平线之前,人们就已经可以看到霞光满天,但很快天色又逐渐暗去,接着才是真正太阳升起的时刻。由此看来,东方确实有曲直之象,与木之性吻合。

  正因为木性曲直,曲折为美,具有观赏性,《易经》第20卦叫观卦,卦象是,上巽下坤,巽为木,坤为地,所以观卦就是地上之木。

  《五行大义》认为,观卦之所以是地上之木,是说春天之时,刚刚钻出地面的草木,没有不曲曲折折的,有曲有直,其花其叶都可以观赏,这就如同人的威仪容貌一样,是显露在外,可以观看的。《五行大义》引述《说文解字》对“相”字的解释,其意是说,大地之上的事物,没有比木更适宜观看欣赏的了,时时处处都有草木之象可观。所以,“相字的结构是目傍着木。既然木是地上最可观的事物,因而也是人们效仿的对象,可以用木的曲直之性来判断人的行为。古代帝王,上车之时驾驭车马有“鸾”与“和两种古代车上的铃子作节制,下车之后贵族们还需要“行步有佩玉之度”,要求佩者的步伐与身上佩戴的玉佩组串的摆动相和谐,田狩打猎时有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的制度,饮食饯行之时有主宾相互敬酒的礼仪,太平无事之时不巡视各地,征用力役之时不侵夺百姓农时,这些都是用来规范统治者的仪态行为的。因为春天正是农业生产的开始之时,统治者如果不贪婪谋算,就是顺应木的运行状态,木得以顺从本性,发挥功能,就会茂盛,后面就可以提供足够的成果,以供给百姓利用,做成直则合乎拉直的墨线、曲则合乎形状弯曲的钩子或是圆规的材料(“钧是制作陶器所用的圆形转轮)。

  如果统治者失去行为礼仪,不顾自己形象,沉溺酒色之中,加重百姓徭役和税赋,田猎没有节制,那就毫无威仪可言,犹如木失去其本性,从而导致春天之时万物不能生长,所生产的果实不能满足百姓的使用,建造的桥梁也无法用墨线来规范,所以就是木不能正常发挥其曲直的功用。

  (2)火炎上

  火的功用是炎上。所谓炎上,《五行大义》从方位、自然事物、四时、阴阳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从方位看,火应南方,南方是一日太阳最高的方位从自然事物看,火焰燃烧所产生的光辉向上升腾散布从四时看,火在盛夏之时,是北半球年周期中正午太阳离地面最高的位置从阴阳之气看,火为太阳之气,阳性向上,太阳是阳气极上。综上四点,可以说火的功用是炎上。古代统治者向着光明的方位而治理天下,大概就是取法于火的意象。

  古代圣明的统治者都是面向南方听理政事,总揽四海之内雄杰俊才,蓄积朝廷之中,用来增益施政之明。将奸邪谄媚的官员驱出朝廷,放逐到远离政治中心的地方,用来疏通闭塞的政令通道。用人得当,天下便能得到有效治理,统治者垂衣拱手,什么都不用做就能使天下太平。在《易经》中,离卦代表火,代表明。《易经》六十四卦中的离卦是重叠在起的两个离卦,离的卦象是明,上下相重,重离就是重明,其意就是身居上位的君主、统治者与身居下位的臣子、官员都能睿智英明。各级管理者都睿智英明就顺应了火的运行状态,也就能顺从火的功用,以致万物成熟、政事完善。顺应人才的特点加以利用,人才利用得好,就可乘势而起,人才利用得不好,就会停止不前。

  如果作为统治者的人君不圣明,远离有德行、有才能的忠诚聪慧之士,提升谗谄奸佞之徒,废弃法律制度,疏远骨肉至亲,杀害忠诚直谏之臣,赦免罪行昭著之人,废正妻所生嫡子之位,立姬妾所生庶子之权,把姬妾当作妻子看待,则火就失其本性,即使并未点燃,火也会乘风而起,随风四处蔓延,焚烧祭祀祖宗的宗庙和贵族们所居的房屋,甚至延烧到平民住宅,这就叫作火不能炎上,也就是说火不能正常地发挥功用。

  (3)土稼穑

  土的功用是稼穑。,意思就是“”“称为”。稼穑是指农事生产,种植谷物叫稼,收割谷物叫穑。土代表大地的特征和规律,万物都从土中穿出,所以称土为稼穑。土的位置居于中央,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是主宰,通过土的主宰作用,才成就四时。这是因为在四时、四方概念中都有一个中心,没有中心作参照点,四时、四方概念就无法产生,作为参照点的中心即土,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土就是四时、四方的主宰。人类社会系统,分成若干子系统。从人类所从事的事业系统来看,有内外之别,内事就是中央从人类所居住的场所系统来看,作为统治者的人君所居住的宫殿居室是在内的宫室,比如紫禁城,其外是百姓的民居环绕四方,宫室就是天下房屋建筑的中央从人类伦理系统来看,以夫妇为中心,周围分布祖辈、父辈、平辈、子辈、孙辈等伦理关系,夫妇是伦理系统的中央从社会关系系统来看,以直系亲属为中心,周围分布亲属之外的上级、下级、平级、同乡、同学等社会关系,亲属是社会关系系统的中央。既然从人类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看都存在中央与周围的区别,那人们就应该效仿土来处理居住布局、人际关系等。

  中国古代,上至天子,下至普通读书人,所居住的房屋都要区分尊卑高低。这其中有一个总的原则,就是与其过度奢华,不如宁可俭朴。传说大禹通过禅让制得到帝位,成为夏后氏部落的首领,但禹并没有大兴土木建造高大的宫殿,直居于陋室,孔子对大禹的这一德行非常赞许。帝王之后、诸侯大臣之夫人、身边侍女、侍妾都有差别,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九族之人都有秩序,至亲骨肉之间都有相互恩爱之情,这些都成为百姓所共同遵守的规则模范。作为统治阶层的人这样做,就可以顺应中和之气,则土就可以得到其功用。土得以发挥其功用,则百谷就会有好的收成而稼穑的意义得以实现。

  如果君主大造楼台亭榭,雕梁画栋,耗尽劳力,和不相的人亲近却疏远骨肉至亲,妻妾人数超出限度,则土就失去其正常的功用。土失去其正常的功用,则土的运行状态就会混乱,无法种植和收获谷物,导致五谷不能丰收,招引狂风大雾为害,这就是土不能稼穑。

  (4)金曰从革

  金的功用是从革。“革就是变更、改变,“范的意思是模子。用模子来浇铸金属,使之形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器物,这个过程是金属形状改变的过程,所以说从革。金所对应的方位是西方,西方是万物成熟向死亡发展的转折点,肃杀之气很盛。秋天之气运行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看见鹰和隼之类凶猛的鸟从空中突然冲向猎物猎取食物,但春天之气运行的时候,却看不见这种情景。古人认为这是鹰、隼的凶猛之气随季节而变化了。从科学角度上说,候鸟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迁徙。鹰和隼都是候鸟,每年秋冬季节都会到我国北方地区越冬、捕猎,每年春天都会离去,进行繁殖。繁殖是生,捕猎是杀,鹰、隼的这种生活规律就反映了自然界四季存在的杀与生两个方面。古人更把秋天白色的霜视为自然界杀伐之气的表现。

  既然金的功用是从革,人们便效仿金的功用来进行杀伐攻战之类事。君主应该操练士兵,集结军队,用以讨伐不义之徒,禁止暴乱恶行,保护百姓平安。古代统治者,身处安定而不忘危险,这样才能防备突发事件。所以说:“天下虽然安定,忘记战争的人必定面临潜在的危险国家城池虽然坚固,热衷战争的人必然灭亡。”杀伐攻战定要顺应人间正义,顺应人间正义则金的运行状态就顺遂,就会顺从金的从革之性。依照金的从革之性,治理天下就会如同工匠冶炼铸造器物一样顺利。如果统治者喜欢侵犯欺凌他国,热衷于攻战,贪恋美色财物而轻视百姓的生命,人民就会发动暴乱,金就会失去其从革的功用,这就像金属失其本性,在冶炼时没有熔化,仍然坚固地凝结在一起,不能制成器物。秋天本来是万物都成熟的季节,百谷已经长成,如果违逆金的运行状态,则万物都不能成熟了,这就是所谓的“金不能从革

  (5)水润下

  水的功用是润下。润下,意思是水向下流动,形成潮湿的积水。水所对应的方位是北方,北方是一日之中太阳隐没之地,是至阴之气宗庙是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之所,也是至阴之处,因此水具有宗庙祭祀之象。水对应四时之冬,它是年中阴阳二气的终始节点,起到整肃四时的作用。古人认为,人类是天地阴阳之气结合的产物,人出生时阴阳二气合聚,反之,死亡时阴阳二气分离。这阴阳二气就是魂和魄。魂,《说文解字》解释为本来寄宿在人的肉身之内的阳气,离开躯体,回旋升空,还原为天之阳气。魄,《说文解字》解释为人死之后的体魄留于地下,腐烂解体还原为地之阴气。所以,《五行大义》说,人死之后,魂气上天成为神,魄气下降成为鬼。这时候,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发散于外,就须为之建立宗庙,收聚分散的魂魄。《易经》说,古代帝王去宗庙祭祀,收聚祖先分散的魂魄,乃是大吉之事。圣人的美德以孝为最高。所以天子要亲自耕种,用来供给在宗庙进行祭祀的谷物王后要亲自养蚕,用来供给在宗庙祭祀时所用的礼服,这是对先人恭敬的极致。对先人恭敬到极致,则先人魂魄所形成的鬼神就会回报以大福,这就是顺应了水的运行状态。水的运行状态顺应了就能依照顺从其润下的功用,使财货如同水--样泉源通流,源源不断,富民利民。

  如果统治者不事祭祀,慢待鬼神,做事违逆天的运行规律,那么水就会失去本性,导致洪水暴发,四处流溢,淹没村庄城郭,成为人类的祸害,这就是所谓的“水不能润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