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20-22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艺术的故事》


欣赏伟大的艺术作品,最大的障碍就是不肯摒弃陋习和偏见。画家用我们未曾想到的方式去画人尽熟悉的题材往往会遭到责难,然而最振振有词的指责也不过是它看起来不对头而已。我们越是看到一个故事经常用艺术形式表现,就越是坚信它必须永远依葫芦画瓢地重复下去。

它让我们明确地认识到我们所谓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什么神秘行动的产物,而是一些人为另一些人制作的东西。

妙趣横生地谈论艺术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评论家使用的词语已经泛滥无归,毫无精确性了。但是,用崭新的眼光去观看一幅画,深入画中去探险发现,确是远为困难而又远为有益的工作。

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创作物都服从于一个法则,我们就把这一法则叫做“风格”。很难用语言说明一种风格是由什么构成的,但是用眼睛去看就容易得多。

文章对识字者之作用,与绘画对文盲之作用,同功并存。

正如希腊伟大的觉醒时期一样,他们又一次开始观察自然,,但与其说这是对自然的模仿,还不如说是从自然中学习怎样使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看来,一书中的新方法和新发现本身从来不是最终目标,他们总是使用那些方法和发现,使题材的含义进一步贴近我们的心灵。

一旦艺术走上了跟自然竞争的这条路,就绝不会回头。

凡是尝试勾画或涂抹出一个面孔的人都知道,我们称之为面部表情的东西主要来自两个地方:嘴角和眼角。

正如米开朗琪罗被认为在精通人体方面达到巅峰一样,拉斐尔被认为已经实现了老一代人曾就追求的目标:用完美而和谐的构图表现自由运动的人物形象。

我们十分清楚,不能像谈美术的进步那样去谈艺术的进步。一件哥特式风格的作品可以跟一件文艺复兴的作品不相上下,同样伟大。

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为了超越前人而狂热地奋斗,正是对前辈艺术家的最大的敬意。

用永远新鲜的眼光观看,去审视自然,发现并且欣赏色彩和光线的永远新颖的和谐,已经成为画家的基本任务。

艺术家跟公众之间的不信任一般是相互的。在一个得意的商人眼中,艺术家简直跟那不地道的货色漫天要价的骗子差不多。另一方面,去吓唬有钱人,打掉他的得意感,让他无所适从,已成为艺术家公认的消遣方式。

色调的美妙组合,色彩和形状的有趣排布,阳光和色影的悦人而鲜艳的搭配,不论艺术家在哪里有所发现,都能安下画架尽力把他的印象摹绘到画布上。高贵的题材,平衡的构图,正确的素描,这些古老的魔鬼统统被抛到一边。艺术家在考虑画什么和怎么画时只遵照自己的敏感性,再也不对什么人负责。

未来是属于当时决定从头做起的人,他们不执着于风格或装饰,不斤斤计较于创新还是守旧。年轻的建筑家否定建筑是一种美的艺术的观念,他们完全抛弃装饰,打算根据建筑的目的来重新看待自己的任务。

因为艺术家觉得直率和单纯是唯一学而不得的东西。其他任何一种手艺诀窍都能学到手,任何一种效果只要让人看到,就很容易依样模仿。不少艺术家觉得博物馆和展览会中充满了显示惊人的灵巧和技术的出色之作,因此继续沿着那些老路走下去就毫无所获,他们觉得处于失去灵魂,沦为熟练的画匠和石匠的危险,除非他们变成小孩子。

在这里,我们终于回到我们的出发点。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他们是些男女女,具有惊人的天赋,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稀罕的是具有正直性格的人,他们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唾手可得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踏踏实实地经历工作中的幸苦和痛苦。我们相信永远会有艺术家诞生。但是会不会也有艺术?这在同样大的程度上也有赖于我们自己,也就是艺术家的公众。通过我们的冷漠或我们的关心,通过我们的成见或我们的理解,我们还是可以决定事情的结局。恰恰是我们自己,必须保证传统的命脉不致中断,保证艺术家仍然机会去丰富那串宝贵的珍珠,那是往昔给我们的传家之宝。

放弃一切自我控制不仅是艺术家的权利,而且也是艺术家的责任。如果由此产生的感情爆发不美,那是因为我们的时代也不美。重要的必须正视严峻的现实,才有助于我们诊断当前的困境。

这本书作为艺术书籍中非常流行的著作,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出版50多年来,一直是这一领域无可匹敌的入门书。书很厚,断断续续看了两三周才看完。工作室公众号每天会更新一副世界名画,看到很多更新过的名画都出现在这本书里被作者介绍,不同的角度,很有意思。
 
之前看的很多谈论艺术的书会把艺术“高雅化”,或者说“高级化”,那些绝世珍宝,看似极其高不可攀,一群天才和疯子,聚在一起或分散在各处,进行各项伟大的创作。这些作者与其说是在解释艺术是什么,还不说是在塑造艺术什么,这里艺术的高级感其实更多来自距离感,而不是作品本身的魅力。
 
这本书跟很多艺术类书籍不同的一点在于,对艺术的去“高级化”,它相比于大部分艺术书籍更诚实,也更深刻。正是因为作者对艺术的足够了解,所有他才能平易近人的告诉你一些浅显易懂的艺术人物和事件。他没有刻意营造艺术的神秘感,也没有塑造艺术高不可攀的距离感,他就像介绍老朋友一样,轻松自然的向我们倾诉一些艺术和艺术家的故事。
 
艺术家其实很像一群认真过家家的小孩,他们用他们的想象力和执着,创造了一些他们觉得很有趣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小心被一些“正经人”发现和喜欢。然后这些任性的“小孩”得益于这些“正经人”的喜爱,可以一辈子从事这些让他们痴迷的过家家游戏。
 
关于艺术的定义,作者在书中解释的很清楚了:“实际上根本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他们是些男女女,具有惊人的天赋,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是的,作者说的也正是我想说的,不用把艺术高高举起,也不用对它避之不及。每个人都是艺术家,只是有的人只有某些时候迸发,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迸发。它需要一些真诚和单纯,需要一些认真和执着,更需要一颗温暖的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