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残雪:诺贝尔文学奖呼声高过村上春树,为何在国内却无人问津|作家|小说|村上春树|残雪

 成中行 2023-04-23 发布于山西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中国女作家残雪第三次入围,成为候选人,第三次遗憾陪跑。

相比于莫言、阎连科、余华等人的知名度,很多人看到残雪名字的第一反应是:残雪是谁?

残雪身上的割裂感极重,她外表温和,文笔犀利,并多次炮轰中国文坛,一直被文坛主流所忽略和边缘化,国内读者非常少。

但与此同时,在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她又是在国际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作家

国外很多知名大学的教材中都选取了她的作品。美国还有两家出版社专门出版翻译残雪的作品,有人曾对此表示质疑:“为何不出版中国别的作品,优秀作家那么多!”

对方答复:“我们只选择世界顶级作家的作品,不管他是谁。”

作为一个只用中文写作的作家,这其实是一件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被称为“巫女”的残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作家?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

残雪的父亲邓钧洪是个读书人,20岁时考取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当时革命风气正盛,他接触到先进理论,成为激进分子。

建国后,邓钧洪到《新湖南报》工作,从编辑部主任、秘书长,一直干到了报社社长。残雪母亲也在报社工作。

原本是妥妥的书香世家,可20世纪60年代末,残雪的家人都被下放农村,只有年幼的她可以留在城里,与外婆相依为命。

可就算留在城里,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她跟外婆住在一间逼仄、潮湿、阴暗的小杂物间。外婆痴迷楚地的巫师文化,经常做一些诡秘、惊悚的仪式,年幼的残雪看不懂外婆在做什么,但那种氛围深深刻在了她的脑海里,成为了她以后作品的一部分。

残雪7岁时,外婆因饥饿而去世。

我们很难去考究残雪究竟经历过什么,但从她书中的情节里可见一斑。早期,她作品中相关的描写极多。《黄泥街》里处处都是噩梦般的场景,人们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吃的是泥巴、动物死尸,喝的是阴沟里的水,生活中充斥着恶臭和垃圾。

人与人之间都是恶毒和怨恨,家人之间没有一点温情。只有丑陋和荒诞。

后来,残雪回到父母身边。而原本满身书卷气的父母,此时为了生存也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残雪只读到小学,后来就一直为了“活着”而活着。

她做过车工,还做过赤脚医生、代课老师。虽然残雪的生活与下乡的比起来不算苦,但身份影响,她受的欺凌只多不少。

人在极致的苦难中,总要寻找一丝精神寄托。

文学、哲学……甚至各类“禁书”,她都来者不拒。沉浸在其中,仿佛就可以忽略现实生活的狼藉。

冥冥之中,血脉里的传承是必然。

父亲是知识分子,酷爱研究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性的东西。而残雪,在14岁就读完了《资本论》,痴迷上了哲学。

残雪受父亲的影响极深,她说,父亲教过她西方哲学。她评价自己的父亲是“孤胆英雄”,致力于追逐父辈追求过的永恒之光。

残雪的世界观、哲学观,后来写作风格的养成,大多都是源于年少时生活的苦难与精神世界的充沛。这种巨大的反差,也是造成她的人和作品截然不同风格的根源。

骨子里的倔强、执拗,注定她要走一条不同寻常的文学之路。

1978年,25岁的残雪,跟回城知青鲁庸结婚了。

两家门当户对,两人志趣相投。

但相比于残雪骨子里的傲气,丈夫鲁庸更平和包容一些。下乡期间他自学了木匠,回城后,他跟残雪合计着开了一家裁缝店,维持生计。

生活安稳下来。

跟大多数作家一样,当看了足够多的书,生活里的一波三折也喧嚣着平静之后,残雪燃起了写作的冲动。

丈夫很支持残雪写作。

1985年,残雪一边照看小儿子,一边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黄泥街》

光怪陆离的惨痛和荒诞痛苦的场景,一一呈现在笔下。

生活已经开始走向温暖,残雪的心却好像还留在过去。

残雪给自己取的笔名有两层含义。一位“残”,二位“雪”。雪代表高山上的白雪,残则是被践踏污染过的白雪。

二者都是她,她的作品希望“残”和“雪”能实现统一。

这其实就是她的内心写照。

谁生来不想做高洁无瑕的白雪,可现实却是被狠狠践踏,然后只能寻找一条自我的救赎之路。

像是父亲年轻时的激进做派,残雪无师自通的用新形式和新风格表达自我意识。

把往事流淌于笔端的时候,残雪脑中不断复盘着血脉里的记忆。

外婆是残雪最亲近的家人,她“哄”孩子的方式就是给残雪讲故事,但她讲的是民间的鬼故事。

残雪说,记忆中外婆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家务,来来回回在屋子里穿梭,但就是见缝插针的间隙,故事张嘴就来了。

外婆用自嘲口气讲的那些绝望的故事,或真或假、突破了时间界限,给残雪的心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颜色。

残雪兄弟姐妹共有八人,与她关系最为亲近的是哥哥邓晓芒。邓晓芒是国内知名哲学家,目前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黄泥街》写出来之后,残雪把文稿给邓晓芒读。

邓晓芒一边为妹妹的才华所惊叹,一边又担心她写的内容引来麻烦。

后来,残雪带着她的作品给文坛很多人看过,但是受到了湖南文坛一些作家强烈的批判,甚至说她的作品就是“泼妇骂街”。

不过也有一些人觉得残雪的作品灵气十足,给她做了推荐。残雪第一部公开发表的短篇小说《污水上的肥皂泡》即是经湖南文坛的何立伟等人介绍,发表在了《新创作》上。

当时,先锋写作方法曾风靡一时,很多作家做过短暂尝试,但在上世纪80年代后,先锋派作家纷纷回归现实主义。只有残雪,一直坚定、坚持着走在实验文学的路上。

她有一个自始至终的理念,文学作品不是为了记录,而是为了给人带来启发。

她从开始写作,就一直没有停下。

解析残雪的作品,她的创作明显分成了四个阶段。

初期,她写真实的苦难和灵魂里痛苦的印记,但又隐含着对现实的期望。后来,她开始脱离现实,侧重精神层面的探索,到了中后期,逐步走向了“纯文学”的阶段。2002年以后,残雪的作品褪去了阴郁,风格变得明朗朴素起来。

残雪的写作历程,先是治愈了自己,然后又一步步探究自我,再外延到普世的思想。

残雪非常喜欢卡夫卡、鲁迅、莎士比亚、博尔赫斯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为了看懂原汁原味的作品,只有小学学历的她,用很短的时间掌握了英语。

因此她的作品,既有东方的底蕴,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残雪的作品内核是始终未变的,尽管作品结构多变且自由,对人性和灵魂的探索贯穿始终。

由于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有人称她为“巫女”。

她的故事确实支离破碎,甚至一眼看去毫无逻辑。很多人说她的作品不流行是因为晦涩难懂、不属于大众,但残雪却说,她的作品是写给年轻人看的。

她并不狭隘,她说她的作品是面向未来的,她希望自己的作品,在读者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得到指引。

穿过作品中的恐惧、焦虑、病态,再看看现实生活中满头银发、温和淡然的残雪,或许,我们能够窥得一二她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

2015年,残雪凭借长篇小说《最后的情人》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小说奖,同时获得独立外国小说奖和纽斯塔特文学奖。

其中纽斯塔特文学奖也被称为通往诺贝尔文学奖的快车道。

2019年3月,残雪凭借《新世纪爱情故事》获得国际布克奖提名。此前阎连科、王安忆也曾获得过提名。

同年,残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力压村上春树,登上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第三名。

消息一出,很多人诧异:“残雪是谁?为什么从来没有听过?”

创作30年,700多万字,已经发表90余部作品的优秀女作家,在国内的知名度几乎为零,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

这样的情况,与残雪的深居简出有关,更跟她与国内文坛的交恶有关。

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人,对世事总有些不屑一顾地不管不顾。她曾直言文坛中的乱象,说所谓文学评论家沆瀣一气欺骗读者,妄图用圈子来掩饰才华耗尽的现实。

她像个传统文坛中的异类。她会毫不留情抨击王蒙、格非、阿城等名家大腕“江郎才尽”。

而被她批判的人,往往都默不吭声。

不仅仅是文人相轻的口诛笔伐,更像是看不惯的随口一词。

这样的性子,不被接受和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优秀的作品是不会被挡住光辉的。

2019年、2020年以及今年,残雪三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并一度成为热门获奖人选。

2021年,残雪凭借《贫民窟是我的家》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

2022年9月,获得第十六届花踪文学奖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 。

她的多部作品成为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的文学教材,多部小说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集,有众多研究机构专门研究她的作品。

有人说她是“中国的卡夫卡”。

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评价说:“残雪是中国最好的作家。”

有人可能会不屑一顾,说是不是因为她描写了太多中国的苦难,所以才被国外推崇。不是的,她的作品,并不仅仅描绘苦难,里面的丰富内涵和深度思考,给不同阶段和经历的人,带来的感受完全不同。

作者有国籍,文学无国界。

只要翻开她的作品,你就能够感受到那种刀刻斧凿般的触动。

她的书,更注重自我体验,也能把那种震荡传递给读者,赞一句大师作品毫不为过。她推崇哲学,但是她主张的是实践的哲学。

抛开光怪陆离的写作,她的愿望很朴素,她靠书籍走过黑暗,也希望自己的作品拥有生命力。

如今的残雪,离开了北京,跟丈夫一起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

她不用手机,不用微信,7点起床,9点开始阅读和写作,她的生活简单到纯粹。她习惯于用笔写字,丈夫会帮她录入电脑。他们一起跑步、隐居,享受着宁静而充实的晚年生活……

三次陪跑诺贝尔文学奖,残雪早就表过态,她不在乎获不获奖。

或许,正像人们在几十年后才推崇张爱玲一样,也许要再过几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残雪才会被广为人知。

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