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6岁的女裁缝,逆袭诺贝尔文学奖,残雪是谁?

 刘万家兴 2019-10-10

1010

理性与幻想的统一是人性的基本结构

北京时间10月10日19时,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双黄蛋”,将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分别授予波兰女作家奥尔嘉·朵卡荻(Olga Tokarczuk)和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村上春树又陪跑了,凄惨程度很像曾经陪跑奥斯卡的小李子。

中国女作家残雪本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有点可惜落选。英国博彩公司NicerOdds 给出的 2019 年文学奖预测名单,残雪名次一度高居第3,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还落后一个名次,早在国内名声大噪的余华排在第13位。

残雪是谁?


国内读者很少知道这个名字,文坛里熟知她的学者,眼中的残雪也只是职称三流的作家,态度很是狂妄,读过她作品的人,大多第一眼都不喜欢她的作品,人物世界阴暗、扭曲,文字风格“白描”居多,看不出高雅优美,叙事风格也似乎有些天马行空,逻辑性较弱。
 
但在欧美和日本,残雪很受欢迎,日本出版社出版她的书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给她做了网站,让她介绍自己的文学观。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说,“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虽然,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国人听说过她。”日本翻译家古川毅也曾吝啬表示,“日本文学评论界视野中,能被他们关注的中国作家非常有限,但有三个例外,他们分别是莫言、阎连科和残雪。
 
残雪写作三十多年,为何在中国文坛一直籍籍无名?
 

01

狂妄?情商低?小学学历的她被中国文坛难容
 
残雪,原名邓小华,湖南耒阳人,1953年出生于长沙,今年已经66岁。
 
残雪1985年就开始发表小说,早期代表作有《黄泥街》《山上的小屋》等,这个年代开始写作的人,早该在文坛打出名声,不像余华、王朔那样名声大噪,也该像阿城那样有一批忠实的粉丝拥蹩,但很少人知道残雪。
 
文凭成为她拿职称的阻碍。湖南省作协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举行职称评定,残雪只拿了个三级作家,她很不服气,领导反问她,“你有文凭吗?你获过全国大奖吗?读者喜欢你吗?”残雪被问的哑口无言。至此,她再没有参与过这种活动评选。
 
残雪家境并不差,只是时代的捉弄造化。
 

残雪父亲邓钧洪曾为湖南日报社前身《新湖南报》的社长,母亲李茵亦在报社工作,出版过作品《永州旧事》,哥哥邓晓芒为中国著名哲学家,“国内研究康德的第一人”。残雪3岁时,父亲被打为右派,她从小由外婆带大,残雪的外婆是一个沾满了楚地巫风习性的人物,这很大影响了残雪以后的文学创作风格。不幸的是,外婆在她7岁那年饥饿而亡。
 
文革开始,残雪小学毕业就失学了。1970年,刚满17岁的她,被街道办事处安排,先后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等工作,家庭背景和文凭限制,她没能得到正式工作,最后选择自学裁缝,与丈夫一起成为个体裁缝。
 
辍学后的残雪并没停止对文化的学习,十五六岁时,她在父亲的指导下读《资本论》,这种阅读在她看来是很好的哲学基础训练,让她一辈子受益。
 
直到30多岁,残雪才开始尝试写作,取了残雪这个笔名,有着双重含义,“一是高山上洁白的一尘不染的雪,另一含义是,春天已经来了,仍然被众人踩,很有张力。”这其中,也暗含着早年大环境对家庭的摧残,年少时遭遇的各种不公,放到国内文坛来讲,也很有契合的意境。
 

中国文坛不太“待见”残雪,她与国内的文坛环境也总是格格不入。
 
接触过残雪的人,第一眼看到她,觉得她看上去冷漠,也曾被协会领导“抱怨”情商低。残雪曾力争出国交流的名额,差点因为孤僻的性子错失,最后出国名额给了他一个,但归国回来后的残雪,没表达过一丝感谢。
 
残雪也很不谦虚,有人说她是中国的“卡夫卡”,她说,我可以超越卡夫卡。曾有美国学者点评她是中国的“舒尔茨”,她的反应是,“算是他们有眼光吧。”她不喜欢国内的文坛换将,“我认为作家中的大部分都是钱理群先生所说的那种‘精致利己主义者’,这是我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
 
残雪第一部小说《黄泥街》
 
她批判过王蒙、格非、阿城等作家“江郎才尽”,《红楼梦》在她眼中,也没写透人心的描写,“至少性心理就没法写。”诺贝尔文学奖在她看来,也不过是以通俗作品为主的文学奖罢了,含金量有些低。
 
这样的残雪,在中国文坛当然属于异类,并得了“巫女”的称号。
 
定居云南后,残雪几乎同文坛和家人都断了联系,“有太多事要忙了。”她每年也主要参加国外的文学活动,这让她的小说在国际走红,2015年,在国内没拿过奖项的残雪,获得美国纽斯达克文学奖、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英国伦敦独立外国小说奖三项提名,国内文坛才开始重视,还专门为她开了作品研讨会。
 

02

垂直切入“实验写作”第一人
 
残雪说,“我的作品读一遍看不懂,我是为未来写作的,二三十年后,人们会看懂我的作品。”
 
有读者谈过三读残雪作品,第一次读时翻了翻跳走选择了别的作家,第二次读大脑受到严重“损伤”,会有阅读障碍,也会质疑作家的故弄玄虚,第三次会有“少年不懂刘姥姥,读懂已是中年人”的领悟。
 
看到不少人推崇她为80年代文学的先锋,“我从来不认为现在还有‘先锋’,我当然也可以被称为‘先锋’,但那是八十年代意义上的。我这种实验小说很难写的,一般人不可能坚持到底,它需要极端独特的个性和天赋的地气,文化底蕴也很重要。”
 
年轻时的残雪
 
不了解残雪的经历,看到这么一段话,都会觉得这人太过嚣张、狂妄。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在2005年就曾分析残雪的写作生涯做过分析——从梦魇世界到灵魂王国。
 
1985~1986年,是残雪创作的第一阶段,代表作有《黄泥街》《山上的小屋》,这个时期她的嘴贫带着浓重的人间烟火味道,外部世界的干扰削弱了小说在灵魂内部的展开。
 
1987~ 1990年,是残雪创作的第二阶段,代表作有《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作品开始从外向里挖掘,像旋风一样层层深入的旋到灵魂深处。
 
1991年~2001年,残雪创作的第三阶段,有了代表作《痕》,作品专门集中在一种深层次的东西上,以艺术家本身创作为题材,拷问艺术的本质,达到“纯文学”的理想境界。
 
2002年开始,残雪又开始尝试新的风格转换,比如《松明老师》等,风格变得明朗朴素,但仔细品味,残雪所探求的东西依然是一贯的,她的小说都是精神自传。
 

残雪的写作生涯转变在1997年,那会儿她开始对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歌德、但丁、鲁迅等中外著名文学大师的作品着迷,并开始解读,她的评论独辟蹊径,受到欧美和日本的欢迎。
 
她推崇文学与哲学兼修,并提出“文学是哲学的先行探险队”,她也推崇西方的文化,她认为通过学习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可以把它当做工具,来开垦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土壤,这也是她正在尝试的“实验小说”,她认为,别人都搞不来。
 
当然,她的这种写作倡导,在中国还是引发了很大争议,传统读者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在国外她的想法得到了“通行”,也让她更享受这种状态,她把自己的写作看成是自由表演的行为艺术,不设固定套路,调动自己的肉体和精神进行自由穿梭和行走
 
目前的国内文坛和读者难以接受这样的残雪,三十年后,是否如她自信豪言,她能迎来国内主流意识的认同和理解。
 
 

03

诺贝尔青睐怎样的文学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全世界大多数作家向往的最高荣誉,就像电影界的奥斯卡一样难得。
 
2012年莫言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鼓舞振奋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地位。7年过去,残雪在国外力压村上春树、余华成为备受期待的中国女作家,她有何特质吸引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艺术的造诣,一向有分歧和争议,读者有喜好和厌恶,评审专家同样如此。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也很简单:1、对人类有重大贡献;2、作品候选人必须在前一年有举世瞩目的工作成就;3、不考虑国籍;4、在文学上有极其出色的贡献;5、作品趋向于理想主义色彩
 
莫言
 
余华、村上春树在国内读者的影响力不用说了,残雪何德何能?
 
诺贝尔颁奖也总是出人意料,2016年它把文学奖颁给了美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评语是:他在伟大的美国歌谣传统中,创造了崭新的诗意表达
 
在诺贝尔评审团看来,鲍勃·迪伦不仅仅叱咤流行的歌手,也是改写美国音乐史的先锋,是唱片艺术家,也是表演者,他在艺术上最大的贡献是他的作词,也被称为是一个很不错的现代主义诗人。台湾诗人、音乐人钟永丰说,“迪伦吸收、回应现代主义文学的能力已远远超出任何流行音乐的范畴”。
 
鲍勃·迪伦

莫言能受诺贝尔青睐,不仅仅在于他作品中的“寻根乡土文学”,里面传达了普遍性的人性内容和人类生存状况,站在了人的普世高度。不仅如此,他的小说也能发现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包括意识流小说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感觉印象、时空颠倒等,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的隐喻、闲置国行,荒诞戏剧的夸张变形。
 
再早之前的老舍、沈从文都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当年,沈从文提名第四,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汉学家马悦然,以及曾任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埃斯普马克,先后证实,沈从文若非去世,会获得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当年,马悦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馆文化处询问沈从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那时,沈从文刚刚离世数月。


老舍同样因为历史的特殊背景,早早离世,据传1968年的诺贝尔奖,老舍如果活着也极有可能获奖,但奖项颁布时,他已经离世,那年这个奖项颁给了日本的川端康成,拿了奖后的川端康成,精神并没能得到满足,最后他选择吸煤气自杀。
 
晚年精神疯癫的沈从文,环境压迫下投湖自尽的老舍,吸煤气自杀的川端康成,塑造诺贝尔文学奖欣赏的文人们,经历总是那么饱受磨难,身体亦或心灵上的创伤。莫言的突围,很是难得,但看过他的文学作品,精神上的那种迷茫怅惘是抹杀不去的。
 
川端康成获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
 
残雪的家庭,也有着老舍的同样摧残经历,外婆的饥寒交迫而亡,童年被欺压的环境,也造就了她与世界的格格不入,所以她选择避世专心写作,她狂妄嚣张要打破主流意识。
 
她说,当今的经典西方哲学需要大变革,理性主义和纯唯物主义已经山穷水尽,“我早看到了出路,在西方经典文学中,遵循从古至今的这条文学道路,可以将人类带出西方经典哲学的困境,开辟出时代的哲学新天地。”
 
这种言论,在国内会被视为“痴人说梦”,但欧美和日本的文学界很喜欢,有人问残雪,为什么西方和日本很重视她的作品,“因为他们自己那里没有嘛,我是他们的镜子,最好的文学应当超越地域,里头都有超地域因素。
 
“文学是哲学的先行探险队”“用西方的工具开拓东方的文化土壤”这些先于国内文坛主流意识的超意识观点,就已经赢得了诺贝尔的好感。
残雪,没有获奖。但这几日,“残雪”两个字走出了文学深处,进入大众视野,众人开始重新讨论文学的价值,这已是文学大幸。
 
不出几日,也许就没人在乎:残雪是谁?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