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古镇 | 邛崃平乐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平乐,位于邛崃城区西南外约15公里处,为旧时邛崃西去雅安的必经道口。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此地为临邛县辖。隋唐至宋元时期,平乐为火井县辖,北宋开宝三年(970年)曾于此地设县,元至正《宋史》和清嘉庆《宋会要辑稿》中分别记载有:“火井,开宝三年移治平乐镇,至道三年复旧。”“邛州火井县,开宝三年徙治平乐镇。”宋元时期,平乐曾为军寨和驿铺。明代时,平乐改设为乡。清嘉庆《直隶邛州志》载:“平乐明号平乐乡,分上下”。清咸丰时期,设平乐团。平乐一地,坝域宽阔,清中晚期时,先后以“平落坝”、阎镇子、镇子场为称。民国二十三年(1934)设平落镇,后沿用此名。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先后设平落人民公社、平落乡、平落镇。1993年,复旧名平乐镇。

“平乐”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九章》中。原句“州土之平乐”,有楚国州邑土地平阔、人民安乐之意。后人多用“平乐”来表达和平安乐的愿望,汉武帝曾在长安上林苑修平乐观,《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夏,京师民观角觝於上林平乐观。”隋朝时成都平原曾建有三处平乐寺,即上平乐寺、中平乐寺和下平乐寺,其中上平乐寺位于郫县唐昌横山,下平乐寺即今新都宝光寺。四川广元柳桥也有一处平乐寺。以“平乐”为名的地方也有多处,如广西平乐县、广西平乐县平乐镇、广西陆川县平乐镇、河南孟津县平乐镇、广西凤山县平乐乡、贵州安龙县平乐乡、湖南炎陵县平乐乡、四川沐川县平乐乡等,各省之平乐村的地名更是多不胜数。可见,“平乐”实为吉祥嘉瑞之词语,古来被民众崇尚。

关于“平落坝”一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因方言读音而变的说法似为成立。“乐”,在邛崃,乃至四川多地,其读音与“落”字相同。不过笔者认为,平落坝之“落”,亦有可能与“聚落”有关。聚族而居,择地而落,拙文《四川地名——坝》中对此有所论述。类似的地名很多,如四川天全县有“落坝”;四川蓬安县有“落田坝”;四川乐山有“黄落坝”;云南大关县有“车落坝”;陕西镇巴县有“坪落坝”,等等。

平乐一地,历史悠久,镇外洗马村曾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出土石斧、石锛和石质刮削器等。镇外花楸村发现先秦时期的“青衣道”。镇旁骑龙山发现并掘出长约两公里的汉代驿道。该驿道,当地人称“马道子”,宽约4米,路面用鹅卵石铺砌,道两旁垒有高墙,符合秦汉时代“甬道”构制规范。当时就是通过这条“马道子”,将蜀地之织锦、丝绸、漆器、铜铁料等运往远域,以及将边地及南亚邻国之香料、珠宝、琥珀、毛毡等运回内陆的。镇北发现东汉崖墓3处。镇东“铁屎坝”发现汉唐冶铁遗址。

平乐也是古时的边关重地,与镇东部的故驿(今固驿)、镇西部的夹门(今夹关),形成临邛古道上三个重要的关口和驿铺。两汉及至宋,平乐周边先后设建多处军屯营地,如“石头营”、“道佐营”、“卧龙营”、“孔明营”、“马湖营”等。隋唐时期,平乐即设镇,驻兵戍守。宋代时,平乐仍为军事要地,宋《武经总要》中记有:“平乐寨,在火井县界,北至县三十里。”《宋会要辑稿》记有:“平乐寨在火井县,庆历八年置。”元明清时期,这里仍然是兵家争占和屯守之地。

四山环拥,一水相邻,坝子开阔的平乐自古就是一处适于人居和集市设场的地方。穿场而过的白木江,又称夹关河、小南河、白沫江,发源于天台山玉宵峰,水清流急。从这里顺流而下可经马湖至邛崃、新津,以及远至岷江中下游地区。平乐占有水陆交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了惠及远近山乡的物资集散地。早在两汉魏晋时期,平乐的冶铁业就十分发达。借助当地浅层天然气冶铁,以及锻制和买卖各类铁器,为当时官督民商的重要经济活动和地方产业。宋代时,平乐渐成大场,市口繁富。平乐北部为连绵不断的邛崃山余脉,茂林森篁、蟠青丛翠,当地人善用丰富的竹源造纸。宋始,一直到明清,平乐的竹纸旺销于各地,纸市兴隆,名传四方。当时的生产规模之大,可以在留存下来的70余处古代造纸作坊遗址中略见一斑。兴起于古时的造纸劳动号子——“竹麻号子”,至今还在传唱并被列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乐镇场的形成,始于早期的码头经济和宋元明时期的屯兵镇守。与巴蜀地区很多乡镇一样,平乐现有住民大多是外省移民后裔,即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时期先后迁入此地的移民后裔。清初,外省多地移民纷至沓来,带来了场镇人口的迅速增多与农商业态的高度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平乐街市的扩建和完善。一方水土一方人,移民们来到这里,士农工商,勤以立身,兼收并容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乡镇文化。

平乐镇保留下来多条古街巷,各街巷大体依顺白木江河道纵横布列。直至清晚民国时期,通向外部的上场口和下场口都设有栅子门。福惠街和长庆街,首尾相连,滨河而建,为最长的一条街。江西街,北通东部场外,南连台子街,与禹王街、长庆街相通,中部与乐善街十字相交。江西街街名来源于原有的江西会馆,即江西籍移民修建的同乡会馆;禹王街街名来源于禹王宫,即湖广籍移民修建的同乡会馆;台子街街名来源于川王宫(又称大庙)中的戏台子,川王宫为四川籍移民修建的同乡会馆。早期移民历史与文化渊源,通过这些街名即可略知一二。场上还有福惠街、八店街、顺河街、清河街、糠市街、草鞋街、炭市巷、鱼市拐、字库街、骑龙街、兴乐街、喜福巷、阎巷子等街巷,其中,糠市街、草鞋街、炭市巷、鱼市拐的名字里明显带有乡集草市的痕迹;字库街街名则来源于过去的“字库塔”,而字库塔为古人崇文重学、敬惜纸字的实证。可以说,平乐镇里每一个古旧街巷名字,都包含着特有的文明记忆或有着其特定的文化背景。

清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平乐市场繁荣、商业兴旺。福惠街,临靠上河码头,货物装卸方便,来往商人多在此停留。福惠街沿河向北过阎巷子,就是长庆街,再往前就是顺河街、清河街。这几条街形成的沿河长街,为当时最为繁荣的商贸街。街上各种商铺店号或比邻相连,或隔街对望。白日里,门庭前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入夜,楼堂上灯火辉煌,弦歌不绝。赶场天里,尤为热闹,远近乡人一大早就从四面八方涌进街场里的各个市场,包括菜市、米市、糠市、薪炭市、石灰市、茶叶市、纸市、竹篾市、鱼市、猪市、牛市等,市场里人头攒动,喧声震耳。街巷里的布店、鞋店、盐店、药铺、杂货铺、剃头铺、纸火铺、裁缝铺、铁匠铺、酱铺、烧坊、染坊等,也都是客来连连,门庭若市。各家饭馆、茶馆,自然是顾客盈门,座无虚席。民国中期时,平乐镇大小商铺数量达600余家之多。

遇在各个会期里,如观音会、城隍会、朝山会等,以及年庆时,镇上更是人山人海。大街小巷里,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台子坝、江西会馆和湖广会馆里都会有戏班子助兴演出,狮子灯、牛儿灯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穿街走巷、欢欢喜喜,场面十分热闹。宗教文化在平乐十分盛行。早年,平乐场内外有多个寺庙,如天宫寺、观音院、万寿寺、七佛寺、雷音寺、城隍庙、川王庙、王爷庙等,其中位于场东外阎镇子的观音院,为唐代古刹。一年四季,大小寺庙里,香火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至今,平乐一地还保留着很多乡风民俗。

街市兴隆,人气旺盛,不仅行商坐贾为数众多,来镇上居留的人户也是与日俱增。盐商、茶商、纸商、米商,以及经营码头船运的富户们纷纷在场上购置土地,兴修宅院和楼馆。相应地,其他人等也选择在此安居乐业。平乐镇上的民居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所建,以二层楼房为主,临街房屋多为“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居”设置,以最大地体现民居建筑的商业价值。各类建筑,高低错落,其中很多是合院带天井式的民宅,沿河的则根据堤岸高低设计为吊脚楼式样。众多民居建筑里,一些深宅大院尤其显眼,朱门绣户、花窗影格、青瓦黛墙,古朴之中大气尽显。

从乐善街往西跨越白木江的石桥叫“乐善桥”,习称“大桥”。该桥为平乐镇的标志性古建筑。乐善桥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据传由当时的乡贤周潼宣、张大滨等人捐资募资修建,石料精工,倾力十年。修桥同时,还在桥东头建了镇江庙,故该桥又名“镇江桥”。周、张等人,乐善好施,名誉乡里,“乐善”之桥名与街名由此而来。民国《邛崃县志》记载有:“乐善桥七洞,长三十余丈,高五丈,宽三丈。”石块榫卯相扣的乐善桥,桥分七孔,孔似桃形,桥墩呈锥状,两头为多级石阶梯,桥面上两侧有护栏,石桥两头各有石狮一对,建筑物整体美观大方,为川西地区保存得最为完好的清代古石桥,被誉为“邛南第一桥”。有感于该桥修建,清同治年间孝廉方正(注:备待召用的举人)熊维芳曾作诗一首:“乐善都由首事招,数年积石已成桥。殿催歇马来多客,山约骑龙过几条。七洞排开新雁齿,万人踏遍彩虹腰。禽星上下都关锁,秋水澄潭塔影摇。”

游访平乐,镇北外的花楸山不能不去。沿途山道蜿蜒盘绕,横峰侧岭,满目葱翠。茂密的竹林,浩若烟海。正是这龙门山南端延伸山系中丰富的慈竹资源,保障了古时平乐及周边山乡造纸业的繁盛。山中多野趣,林里藏深宅,花楸村的李家大院和徐家大院非常值得一看。李家大院和徐家大院都是清中晚时期所建的山地民居,石木结构,工造精巧、传统古朴,极具艺术欣赏价值。李家大院为三进合院,大小房间有100余个,包括正房、厢房、堂屋,以及圈舍、柴房等。外墙用条石和板石砌成,各院坝则用规整的方形石板铺设。大户人家,名副其实。相对于李家大院,徐家大院小巧精致,保存得更加完好。徐家大院为四合院形式,石砌墙体高大厚重,外立面带外挑楼廊,依据山势,大院入口为梯道上下行进,此种设计在民居中很是少见。院内檐廊宽阔,门、窗、栏板各处,装点着精美的雕饰。徐家大院建筑中的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可以说是匠心独运。李家和徐家先祖都是外省移民,林栖谷隐,田野自甘,勤力于造纸和做茶,寸积铢累,终成富贵人家并福荫子孙。他们的创业发展史,也是一部山地移民史,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像他们这样的众多移民,才创造了平乐昔日的辉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