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678年,吐蕃大破唐军,武则天一怒之下削去了副将娄师德的官爵?

 尚雅轩 2023-04-23 发布于湖北
公元678年,吐蕃大破唐军,武则天一怒之下削去了副将娄师德的官爵。可娄师德不悲反喜,仰天大笑对仆人说道:'不错,不错,正合我意!'众人不解,心想娄师德是不是疯了?

这场素罗汗山之战的战败,使得名将王孝杰削职免官。而娄师德从宰相滑落到员外司马,虽然没有像王孝杰一样削职免官,但官职低的也可以忽略不计了。

按说这样的事情若是发生在其他官员身上,早就悲愤交加,一蹶不振了。

细数历史上众多名将、名臣,都曾因这样的打击而陷入抑郁之中,或心生愤恨,或堕落不起,甚至为此丢了性命。可为何这娄师德却于旁人不同,听到自己贬官的消息,不悲反喜呢?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岂料这娄师德是个怪人,他在家中接到消息后不怒反笑的说到:“不错,不错,正合我的心意!”

看到老爷这样的反应,身边的下人们也在心里嘀咕起来:老爷这该不是气急攻心过了头?这降职有什么可高兴满意的。

下人们不知,这正是娄师德为官的智慧。娄师德两度拜相,功高不震主,屹立朝堂,不被武则天猜忌的保身之道便是如此。

武帝多疑,彼时的娄家虽然看起来花团锦簇,但下面全是燃烧着的烈火,稍有不慎便将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娄师德内心十分清楚这一点,今日娄氏的地位身家性命都掌握于一人之手,那便是武帝。今日武则天认为他有用,他自然就是大唐忠心的臣子。

可他日武则天觉得对他盛宠太过起了猜忌之心,等待自己的就是满门抄斩!

回忆过往十几年,娄师德被武则天提拔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同年,他的弟弟又被提拔为代州刺史。娄氏一族,可谓风头无两。

可这君臣之道,从来是最最忌惮内臣勾结,与边将交往过密,权高盖主谋权篡位。

在娄师德看来,娄氏如今兵、权在手,不知有多少内臣正在暗处虎视眈眈。而长此以往,只怕武帝也会因着他手握大权而对娄氏心生猜忌。

对于这些,娄师德看得太透彻。他没有像历代位及高处的权臣似的,傲慢自得。

为了让武则天对自己放下猜忌,免遭其他内臣的构陷,在弟弟上任前,娄师德特意摆酒送行嘱咐弟弟:“即便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口水也不能擦,要笑着接受,因为一擦就会引起别人的愤怒,遭到构陷,落个身死族灭的结局。”这也就是“唾面自干”的典故。

虽然弟弟在代州做刺史期间一直记着娄师德的劝诫,谨小慎微做官,可娄师德仍不放心。恰逢大战在即,自己又手握兵权,如此一来,更会引起其他内臣的嫉妒与武帝的猜忌。

故而当唐军被吐蕃打败,娄师德听到自己被贬官的消息后,不悲反喜,反而高兴地去做员外司马这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去了。

娄师德深谙伴君如伴虎,功高则遭忌,要保身,就要和范蠡一样知进退。他以退为进,让武帝放下了对娄氏的猜忌。

被贬不到一年,武则天又升任他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再次担任宰相。

不久后,娄师德又被任命为清边道副大总管,再次手握兵权,攻打契丹。而后他又因功受封“谯县子”的爵位。

值得一提的是,娄师德和狄仁杰同朝为官,但狄仁杰总看不起娄师德,所以经常排挤他,调侃他,甚至弹劾他。

有一天,武则天看不下去了,就问狄仁杰道:“娄师德贤明吗?”狄仁杰说:“他做个边将还可以谨慎守职,但是否贤明就不好说了。”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

狄仁杰道:“臣与他同事多年,没感觉到他知人。”

武则天说:“我之所以提拔你为宰相,就是娄师德举荐的。”说完,武则天拿出娄师德举荐狄仁杰为宰相的一大堆奏折,狄仁杰看后惭愧不已,感慨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包容却不自知,我不及他太多了!

这则故事取自《旧唐书·娄师德传》,我们看到娄师德做官智慧之高,连狄仁杰都自愧不如,也正是如此娄师德才能屹立官场不倒罢。

多年之后,娄师德年事已高,在肃靖远去世,享年七十。一位名相,得善终。
参考资料:

《旧唐书·娄师德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