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走过最大的弯路就是你CPA教材的套路!

 徐甘木finance 2023-04-24 发布于上海

陆陆续续写了不少文章(所得税合集)解读所得税,重点和难点基本都被攻克了,这章眼看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不过CPA教材向来喜欢给我们制造不期而遇的小惊喜。

这不,人家这次含泪在临门一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中,为我们贴心地挖了一个坑。

成年人了,不要哭泣,要习惯。

教材上的公式显示: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

其中,

所得税费用,指的是会计利润表中的“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指的是要交给税务局的税,即“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费用,指的是根据暂时性差异算出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化额,或者可以说是会计认可的当期税费和税法认可的当期税费的差额。

看看这个公式,你可能会产生一种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感觉。

会计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这么简单的费用,还犯得上这么算???

我TM不是直接可以用当期的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税率25%算出来吗?

何苦要费力吧唧地先算应交税务局的税,再算税局和会计认可的税费差异,最后再加总?

你们是不是就是见不得我走捷径?

我TM走过最大的弯路就是你CPA教材的套路!

误会了误会了。

看过我所得税合集(所得税合集)的朋友肯定知道,

所得税会计这章,就是因为会计和税法屁股的不同,所引发的一场CPA学习惨剧(文章链接:因为屁股的不同,所引发的一场CPA学习惨剧)。

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年份,

可能会计认可的利润是100万,交税25万;

而税法认可的利润可能是140万,交税35万。

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最终只能靠递延所得税这个科目来和稀泥。

会计算一个所得税,税法算一个所得税,差额丢进垃圾筐,oh不对,是递延所得税中,然后等着这个差异在未来慢慢消失,递延所得税金额慢慢转回为0。

时间不仅能抚平伤痕,更能抚平差异。

一切都很完美。

完美的逻辑得出的完美的公式应该是:

递延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也就是,

先用会计利润计算出一个会计口径下的所得税费用;

再用税务利润(也叫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一个税务口径下的当期所得税;

最后做一个小小的减法,就是递延所得税费用了。

公式移项的一小步,是CPA教材跨越的一大步!

从此,递延所得税费用就变简单了!

从此,再也不用搞什么暂时性差异不暂时性差异了,更不用区分什么可抵扣,什么应纳税了,简直就是螺狮壳里做道场,屎上雕花。

只要一个减法,轻松解决所有烦恼。

啧啧啧,年轻人,想问题不能顾头不顾腚。

这种方法看起来是简单,但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

1.存在永久性差异

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并不都是暂时性差异,并不都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

有些差异永永远远都存在,烙印在那里,就像你的初恋,难以忘怀,难以磨灭。

比如,我徐某人的公司因为偷税漏税被税局罚款1000万,这1000万永远不允许从利润中扣除,

也就是,税法计算出来的利润永远要比会计计算出来的利润少1000万。

而当存在永久性差异的时候,会计只能向无条件地向税法低头,只能以税法的口径为准。

会计再难受,再不情愿,也得憋着,也得默默将自己算出来的会计利润调高1000W。

所以,

所得税费用并不是单纯等于会计利润*税率,

而应该等于(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税率

2.我们需要得出的不仅仅是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我们做会计,不是只需要记录一个数据就可以,关于所得税,我们需要填列的数据有4个:

(1)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 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交所得税

(3) 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4) 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如果不用教材上的公式,你需要4步得出全部结果:

①你要费心思扒拉永久性差异,然后根据(会计利润+永久性差异)*所得税税率算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②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算出应交税务局的税,即当期所得税;

③用所得税费用和当期所得税倒减,得出递延所得税费用。

但到这里还没结束,

此时得到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只是利润表中的数字,也就是当期的变化额;

而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两个科目要填期末值,那就只能用倒减出来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加上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负债的期初金额,从而得出期末余额;

然后,你很快就会发现一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你并不知道倒减出来的金额,究竟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变化额,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化额,还是两个变化额的混合。

所以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再做一步:

④你还得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根据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得出暂时性差异,然后再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期末金额。

而如果用教材上的公式,你只需要3步就能得出全部结果:

①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算出应交税务局的税,即当期所得税;

②根据资产/负债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得出暂时性差异,然后再算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期末金额;

③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的差额,得出当期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直接加总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得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各位老铁发现了吗,

第一种方法,

虽然可以简便得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但后面要算出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时,还得返工再来一次。

而第二种方法(也就是教材上的思路),

看似在计算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时比较麻烦,实则尽了最大的可能避免了重复操作,一套行云流水的流程走下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应交所得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都算好了。

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没有一个多余的步骤,一切都是刚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