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屈萼同志(五)

 鄂中京山 2023-04-24 发布于湖北
死跳崖 突出重围
1947年春节前夕,分区司令部决定突围去四川打游击,行至巫山县,见有敌重兵把守,只好暂时退回巴东平阳坝,上级命令各部队准备7天干粮,部队在平阳坝住了三天,开仓分粮食。敌保安大队不断骚扰。到了除夕,部队再次转移小龙,但部队行动计划可能泄露了,行动中遇到了敌人重兵埋伏。那天清晨,天灰蒙蒙的,下着小雨夹雪,分区司令部和先锋支队于7点开拔向小龙行进,一小时后,独立支队出发,屈萼同志率八连作为部队的总后卫,支队走出半里地,八连才出发。当八连走到小龙东面横山的半山坡时,见独立支队已经上山了,这时小龙方向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可能是先锋支队与敌人接上了火,这时屈萼同志听到有人喊道:快跑上山!他赶紧带领八连往山上跑,边打边撤,突然前面有人报告说前面是悬崖,没有路了。巴东山区,到处是悬崖绝壁。敌人从西、北两面包围上来,机枪弹雨向我军猛扫过来,我军伤亡甚重。前进无路,后退无门,情势非常危急。副支队长熊占森下令:“无路也要走!”屈萼同志立即组织部队坚决抵抗,掩护九连先扒着绝壁下悬崖,九连全部下去后,屈萼同志命令二排长陈道明带领一个班掩护,他带领八连也扒着岩缝,下悬崖,陈道明的一个班最后跳下去。部队下去后,大家攀援着山崖石缝中生长的灌木,脚蹬石缝像壁虎一样贴着粗糙的山壁向下移动,如果衣服被挂住,稍微一挣扎,就可能将崖缝里的灌木连根拔出来,一旦下坠,生死由天了。有的人下坠时被大树梢弹起来,重重摔下去,就牺牲了;有的被大树挂住了,就存活下来。屈萼同志就是下坠过程中,被一棵大树挡住了,昏了过去。当醒来时,就觉得腰部跟断裂了一样剧痛,赶紧就攀着山崖的灌木,慢慢到了崖底。这时候敌人也上到了山顶,他们不敢跳下来,就在山顶胡乱打枪。
屈萼同志下到崖底后,立即四下寻找自己的战友,先找到了炊事班的几位同志,继而又见到了最后跳下来的陈道明同志和他的一个班,他们立即将牺牲战士散落的枪支毁掉或扔进深潭,以免落入敌人手中,然后沿着山沟向西南突围,沿途收容了一些活着能走的同志。百丈悬崖上到处都挂着碎衣裳、破布片、背包、枪支和牺牲同志的遗体,惨不忍睹。九连跳崖的地方最险,伤亡人员也多。九连龙连长牺牲了,副指导员舒雨啸(舒定)和一位姓冯德排长还活着,最后两个连队和支队干部集合起来,还有100多人。
这支队伍沿着山沟走了三里多,雨雪也停了。天色已晚,大家饥寒交迫,疲劳至极,但为了生存,他们互相鼓励,抓住树枝,攀着崖缝,奋力爬上了一座雪山,来到山上的一个垭口,看到了两户山民,就与山民交谈,买了一些红薯,生啃着填肚子。大家都知道,此时能生存,就能继续与敌人斗争。
 第二天拂晓前,部队冲出了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直插西北,终于甩掉了敌人。部队又折返向东南远安前进。当时就想到荆(门)、当(阳)、远(安)地区寻找我四分区。为了早日找到师主力部队,日夜兼程,边走边打,九天里打了四仗,部队到达南漳的时候,夜间,我军与敌人在一个山凹相遇,两军相隔一个山凹,敌人没有发现我军。舒、屈二人商量,趁一小股敌人到附近村子抢老百姓东西的时候,抓一个舌头,经审问俘虏,了解到周围的敌军很多,他们赶紧从敌人布防疏漏的地方转移,避开了一场恶战。当时部队所处的地方是国民党统治地区,当地的保甲制度非常严密,当地的保安队和甲丁见到我军就敲锣,部队难以立足。走到当阳跑马坪,国民党军布下了棋盘阵,到处是国民党正规军,我军跳崖后武器损毁严重,仅有的机关枪也给摔坏了。就是遇到保安团也只能绕着走,不能与之硬拼。就这样,急行军50多里路,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为了避免与敌人纠缠,他们就化装为保安团,因为保安团也是衣着不整,走到远安的一个乡公所,要乡公所弄点吃的,结果还被乡公所的事务长识破了,打电话报告了保安队,保安队追赶过来,于是又和赶来的保安队打了一仗。
时值隆冬,南方雨雪交加,天寒地冻,部队缺吃少穿,很多人连鞋都没有,如陈道明跳崖时鞋丢了,就光脚走路,脚都冻伤了。最困难的还是吃,十几天没吃过一顿饱饭,捡拾地里的红薯、苞谷,因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啃食生苞谷和红薯,渴了就喝水沟里的水,很多人因此泻肚,人人骨瘦如柴,好不容易弄到大蒜,每人分几瓣就用来消炎止泻。为了搞到粮食,就去打富人藏粮食的山洞,看守洞穴的百姓心里是向着我军的,但有不能得罪地主,于是就在山上往下掀石头,一边掀石头,一边喊,提醒我们的战士躲避,战士们就将身子贴在山崖边,大石头就从头顶飞过去,就这样冒着生命危险,弄来一点红薯、苞谷,聊以充饥。
饥寒交迫下的急行军,战士们极度疲劳,有的人走着走着就睡着了,有的脚下踏空摔到山沟里,就牺牲了。
尽管如此艰苦,所有的干部都心怀一个共同的信念,一定要带着这支部队,找到党组织。当时这支部队中职务最高的,就是指导员屈萼同志,他肩上的担子之重是不言而喻的,行军途中,他一直在鼓励战士们,坚持就是胜利,他还帮助伤病员扛枪。十多天艰苦行军战斗,这支队伍没有开小差的。正月十五,在南漳、远安交界处找到了鄂西北军区,他把这支百余人的部队交给鄂西北军区参谋长张才千,八连、九连合编为一个连。
部队归编以后,组织上考虑屈萼同志腰伤严重,批准他离开部队回地方休养。于是他来到四地委的荆(门)、钟(祥)、南(漳)、宜(城)中心县委休养一个月,就投入了新的工作与战斗。
保护部队 绝不动摇
1947年,国民党匪军一个旅因追踪我军主力不遇。调转头来袭击我地方游击队,当时屈萼同志南漳县板桥工委所属部队的副指导员,这支部队仅有四个班两个小分队,面对几十倍于我的敌人,我军只能突围转移。当时,工委书记程少康被敌人的袭击吓破了胆,突围出来后,他认为武装部队和地方干部在一起目标太大,不宜在一起行动。程少康提出由他自己带少数人单独行动。屈萼同志为了维护党的利益,保护革命武装和干部,挺身而出,与程少康的动摇行为进行了斗争。屈萼同志带领这支部队转战到荆门栗溪,遇到了鄂西北军区副司令员罗厚福等领导人,军区将这支队伍编为二中队,屈萼同志任中队指导员。屈萼同志就随部队参加了解放仙居镇和刘猴集的战斗。
战略转移 南下大别
1947年4、5月间,中原游击纵队在宜城安家集与国民党军遭遇,战斗开始,纵队首长把任务交给二支队,二支队命令屈萼同志带领的中队担任主攻,敌人的炮火很猛,战斗进行得很不顺利,中队长牺牲,副中队长负伤,久攻不克,一直打到黄昏时分,抓到敌人的一个俘虏,经审问,得知敌人是66师的一个旅,敌我对比力量相差悬殊实难取胜,天黑后,部队利用夜色撤出了战场。部队向北急行军,从谷城到襄阳,经河南邓县、新野、唐河、泌阳,再从驻马店越过平汉线,经汝南、上蔡,项城横渡沙河,进入豫皖苏四分区的鹿邑、柘城,稍事休息,进入豫皖苏中心区太康、杞县根据地。在此,中原游击纵队进行了改编,改编为中原独立旅,辖一、四两个团,屈萼同志所在支队编入三营八连,他任这个连的指导员。
6月,为迎接刘邓大军南下,配合豫皖苏军区部队解放周口,屈萼同志所在的连队参加了消灭蒋匪交警总队一部的战斗,这次战斗缴获了大批物资,补充了部队。周口战斗结束后,独立旅挥师向东,经过一夜战斗,全歼安徽亳州的保安队,解放了亳州城,补充了兵员和武器装备。此后,又攻占了皖北重镇阜阳,打垮了伪专署、伪县政府,消灭了保安司令部和一个保安大队。继续向北进军,横扫涡阳、太和等县的土顽,势如秋风扫落叶。
7月上旬,独立旅在豫东睢县附近与刘邓大军会师,向大别山挺进。此时,屈萼同志调到一团政治处任民运股长,主要任务是随先头部队做群众工作,宣传我党的政策,昭告战争形势,筹集粮秣物资。此间,屈萼同志带领民运工作队到黄冈团风镇林庆甫(林彪之兄)家,借出两百匹细布。
离开主力 重返京山
1947年11月底,屈萼同志被调离主力部队,重新分配工作,回到了阔别一年多的京山县曹武区,继续任区委副书记、区长兼区指挥长。县委决定由他协助县指挥长蔡祥斌带一个连,扫清石板河区、曹武街一带残留的顽匪武装和保甲制度。他和蔡祥斌同志来到石板河区,这天正逢赶集,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解放战争形势和我党的政策,通告了京山县的县、区领导名单,同时公开处决伪县参议员屈雨青。会后,许多抗日时期的积极分子又聚拢过来,屈萼同志就把这些积极分子介绍给石板河区的区委书记赵光远同志,有力地推动了石板河区的发动群众的工作。
屈萼同志还深入曹武区的各乡、镇,找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积极分子谈心,发动他们再串联一些贫雇农,到群众中去,宣讲形势和党的政策,主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和土改政策,动员抗日积极分子出来工作,为即将开始的清匪反霸斗争打下坚实基础。
经过一番努力,到1948年春节前,曹武区已有六个乡恢复了我党的工作,特别是曹武、向畈、梅花岭三个乡动员30多人参加区中队,这些人大多数是五师复员、掉队的老战士,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有较强的战斗力。春节过后,屈萼同志带领这个区中队配合县指挥部袭击了汤池的两个伪乡公所,摧毁了敌巢穴,区中队的武器装备得到改善,从此,基本打开了曹武区的局面。
 1948年,屈萼同志调任京应湖区中心区区委书记兼湖区游击大队政治委员。这里地处汉(口)宜(昌)公路。南是应城、天门交界处,是一个水网地带,社会情况也很复杂,土匪、敌特活动猖獗。在应城驻扎国民党军一个旅,皂市有敌一个团,面对这个新区,屈萼同志没有被重重困难难倒,仍采用发动群众,培养地方干部,分化瓦解敌人等行之有效的策略,首先在黄滩、垌塚、陈河三个区建立了我们的区公所,并在这些区建立起我们的政权,同时动员青年参军,建立起一个连、一个手枪队、一个区中队、一个武工队,总计200余人。屈萼同志领导开展了清匪反霸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等运动,各方面工作收到成效。如对陈河区伪警保队进行了瓦解,争取了部分乡警。淮海战役结束后,又瓦解了皂市伪镇公所,缴获了长枪30多支,手枪两支,充实了自己。
1949年2月,屈萼同志和大队长刘嗣坤率领一个连、一个中队参加了解放应城的战斗。应城解放后,京应划分为京山和应城两县,屈萼同志仍分配到京山县,任京山县社会部长,县支前指挥部副指挥长兼公安局长、民运部长。后调任公安县县委书记,县人武部政委,不论是哪个岗位,他都能忠实贯彻党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兢兢业业做好各项工作。
应城解放后留影,右侧为屈萼同志
应城解放后留影,左侧为屈萼同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