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丸转运心法(深度好文)

 阿丸的小号 2023-04-24 发布于广东

人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能量频率。

能量看似摸不着,但它的高低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身体差了,吃不好,睡不好,人际、事业拉跨。

再比如,身体好了,吃嘛嘛香,一觉到天亮,人际、事业通畅顺滑。

请问这两种情况里面,哪个能量比较高?

必然是后者。

阿丸本人最近80%处于高能量状态。

比如,身体代谢改善啦,做事更集中注意力啦,人际关系中少了很多消耗啦,等等。

所以今天想分享一下转运心法,希望对大家提升能量有所帮助。

能量一提升,运气也立马改变。

  1. 1.   如果你想做成一件事情,无论这件事看起来多么不可能,哪怕自我洗脑,你也要告诉自己:我已经达成了这件事。思想层面上先肯定它,现实层面自然会有很多条件为你铺路搭桥。不要凡事先否定自己,而是先【自我肯定】,然后“世界为你所用”。之前也告诉过大家,我的某个账号,从几百粉着手运营,增长到几千粉,就是我相信自己能做到。

  2. 2.   如果【相信】对你来说很难,只是因为思维的固化严重。人的想法大多来自于从小所看、所听、所感的环境。在我们还无意识的时候,这个世界,包括周围的人,都会给你说很多不同的话。你不带任何偏见全部接收,于是你看到的世界,就成了他们描述的样子。你活出的世界,就是你所相信的样子。

  3. 3.   转运的第一步,从改变你的【语言】开始。因为语言是具有频率和能量的。有一本书叫《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对着一杯水说不同的话,它的结晶状态都会改变。更何况是人,我们的身体本身就由大量水分构成。最近我和朋友们互相发的一段话,是金钱的肯定语:

我好開心好感恩

有大量金錢 好輕鬆地

由四面八方

向我迅速地湧埋黎

金額愈黎愈大

來源亦愈來愈廣

而且情況會一直樂觀地

維持落去

而我亦會好容易地,將財富一直累積

儲存大量財富,越來越多

之前上班的时候,一旦自己想说【好累啊】,我都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口头禅为【有点累哎】。至少在心理层面,自我暗示成:Everything is fine.哪怕你真的认为很累,你也可以说一句“我只是一点点累而已。”当你习惯了这样的语言习惯,所有事情至少比目前要轻松一倍。

至于其他的正能量语言,最常见的是那几句:

谢谢!

感恩!

太棒了!

我爱你!

如果能加上感叹号就更好了。大家发现了没,年轻一点的人,她们是很喜欢打感叹号的。

另一句话我最近都在改,就是【救命】变成【OMG】。本来是用来感叹事情的惊讶程度,但这句话其实也是有一定的负能量。因为这是一个求助的语言,你总是在用它,就在无意中暗示自己是需要帮助的人。八成是你陷入了困境,所以需要喊“救命”。

我经常留意我妈的语言里面,就不自觉自己给自己灌输负能量。

比如,因为她常年胃病,所以她身材比较偏瘦。她就经常跟别人讲:“哎,我总是想胖但是胖不了。”

很多人可能会反驳我:“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如果你相信所“事实”,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成功【改变世界】。

很多年前已经有人说AI会改变世界,也有人觉得:“这怎么可能!”

就是因为你常常强调,所以那些就算不成真的事情,也会慢慢应验。

怕什么来什么,【墨菲定律】也有说。

如果你早已经臣服于现实,那你的命数都已经注定了。

迷信现实的人,也是一种迷信。我看的书多,也喜欢猎奇,国学大师【曾仕强】是这么解释:不相信也是另一种相信。

信与不信,本质上都是一种执念。

正确的改运思路,是对一切持有开放的态度。我们不要执着于相信,也不要执着于不相信,学会随机应变。对于我来说,那就是选择一切有利于我的思路。

像我妈这个例子,如果想胖,一直强调现状对她的愿景没太多的帮助。但为什么她不会去转念,事情就跟《被讨厌的勇气》有关,因为她其实自己也不想太胖。

她经常都跟我说哪个明星为什么这么胖,潜意识就是不喜欢胖的。只是她自以为她喜欢胖,这又是另一种目标不清晰的问题了。

某程度我妈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语言不管用的,其实是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1. 4.   如果你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那就去找一个【偶像】。

比如Clement Chan的偶像是Elon Mask,我的偶像是陈怡(Youtuber油管博主)。

这个偶像必须是还活着的,对你才有参考意义。

很多人的偶像是【詹姆斯】这些球星,其实也是可以的。

偶像就是role model, 是一个【精神导师】(mentor)一样的角色。

你不需要一定见到他的真人,看作品已经可以吸取到很多能量。他们的作品也好、比赛也好、社交媒体也好,这些都是有【能量频率】的。成功的人大多不会很负能量的,有一个标杆在支撑着你,你就会有多一份的动力。回想自己的很多正向的思维和习惯模式,都是从我追踪一些【优质偶像】开始改变的。

告诉大家一个很神奇的事情,磁场也好,思维也好,说话也好,都是可以感染的。并且这些东西并不需要face to face,也就是面对面也能感染。某天我看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大概是好几个小时吧。第二天我写文章的整个画风,居然遣词造句里面有他说话的影子。

这也给了我另一个启发,就是我写文章想要学习哪个风格,我就得多看那一类的。倒也不会抄袭,但是看多了写出来的文章“形似”是必然的事情,不用刻意去抠字眼。

刷【短视频】是一种有毒的娱乐方式。对于一个偶然看到【擦边】的人,他只要没忍住,之后就会一直看到擦边视频。这些东西能量都是不太高的,看多了对人没好处。我个人经验是,如果自己能量不好的时候,我是绝对不能打开【微博】、【抖音】这两个软件。

现在【朋友圈】的负能量动态也算是一个,我会自己设置“不看”。自己想看的时候,再点进去看几眼。不是对某个人有偏见的意思,而是我有意识保护自己的【能量场】。

正因为我知道自己也不是时时刻刻正能量,所以我会有意识调整周围的环境。

  1. 5.   注意每天的【开头】和【结尾】,并不是说非得早睡早起才高频率。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注意你睡觉前,和每天起床后,自己所接触到的环境。我记得上班的时候,在转运方面,自己做出的第一个重大调整,是闹钟响了以后,不是马上弹起来,更不要刷手机,而是闭上眼睛默念:感恩今天我的工作都很轻松。(类似这样的语句吧)。这两天睡觉前,我是尝试念《心经》帮家人祈福,睡得挺好。

  2. 6.   多做【善事】,比如拿出你工资的一部分,去捐款。我知道有人会不相信这些东西,所以我也不是写给那些人看的。我自己最近一两年都有在做这件事。六波罗蜜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每一件事都能提高能量,帮助你打通人生的关卡。【布施】最重要的不是多少,而是你的【发心】。赚的多就捐多一点,赚的少就捐少一点。不想捐给别人就供养给你的父母,都是大功德。

如果连身外之物都不舍得奉献,一个人怎么会有格局可言。格局这玩意,要么是被委屈撑大的,要么就是从【舍得】开始的。你能容得下多少东西,放下多少东西,你就会有多大的格局。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什么大钱,那你就去做点自己能做的事。我之前买了好多猫粮,给楼下的流浪猫喂喂(会不会吸引更多流浪猫就不想那么多了),单纯是觉得挺好的,也没指望多大功德。

不管你觉得这是不是带有【功利性】,你都要自己洗脑:利他才能利己。只有希望别人好,我才能变好。

有些不明理的人,又开始问一大堆为什么。然后又开始怀疑,这是伪科学。怀疑到底给你带来多大的好处呢?你又不是发明家,天天带着这些【批判思维】,给自己处处设限。如果你真的很难去接受,那你就当这个是知识点记住就好了。我们从小背古诗也是死记硬背,并没有讲什么理解和逻辑,长大了发现句句都是真知。

我看过一句话:学生爱争对错,商人只看【利弊】。

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有用的,也并非非黑即白,就看你怎么用。

和别人争论是一件很浪费时间又耗能量的事情。

大家经常说公务员稳定,你们去当过公务员了吗?

换句话说,那些没当过公务员的,他说当公务员好,你就随便听听吧。

知乎有句很流行的回答: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对于你不熟悉的领域,永远保持【开放】的态度。

我经常是这么说的:“我不擅长,也不了解,所以我没有发言权。”

给自己一种多可能性,而不是用局限的思维,拒绝未知的事物。理论上一个人知道的东西越多,他触碰未知的边界也越大。所以真正知道很多的人,会说其实我也有很多不知道的。

  1. 7.   我日常收到的最多提问是:怎样才能像你一样过上充实而丰富的生活?一路关注我的人也知道,我原来有段时间负能量也挺多,根本没办法输出很多。也就是说,这些生活态度也好,思维也好,习惯也好,都是可以后天形成的。看了我的小作文那么久,难道大家没发现,我是很经常【复盘】和【分享】一些东西的。不完全是爱好问题,本质上是我对自己的一种要求,最底层就是希望自己变好。

很多人说自己也想变好,但你们却不去做,就说明你现在的状况并没有那么差啊。只是你自己给自己塑造了【受害者角色】。

痛苦+改变=进步。

你为啥不改变呢,因为你不够痛苦。

身在福中而不知福。

在你还没有动力去改变的时候,最应该做的事情是【知足】和【感恩】。

真正的悲痛是无言的,真正的离开是悄悄的。

今天暂时就分享到这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如果这篇文章有帮助到你,谢谢你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