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麦收时节

 慧心雨丝写作 2023-04-24 发布于山西

       又是一年麦收时节。

热辣辣的太阳灼烤着大地,黄灿灿的麦穗压弯了麦秆,关于小时候收麦子的各种记忆忽然鲜活了起来。印象里,一到麦收时节,割麦子,拾麦子,打麦子,晾麦子,几乎成了当时生活的全部内容。

有关收麦子的记忆中,最早的不是割麦子而是拾麦子,那时学校里兴放麦假。也就是说,除了每年的寒暑假,村里还要放十天左右的麦假,就是让娃娃们帮着家里收麦子的。小学二年级那年,老师宣布放麦假的同时,要求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麦假生活。

三十年过去了,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日记内容。“×年×月×日,星期×,睛。今天一大早,红莲、素萍(儿时的玩伴)约我一块儿去拾麦子。我们三人相跟上来到村外的麦地里,一上午拾了一大捆麦子背回了家。妈妈夸我懂事了。”十天的日记,几乎是同一个模式,惟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日期和星期了。现在想起来,还真让人忍俊不禁。

当时,虽然只记了短短的三句话,但现在想起来,拾麦子还是很有意思的。以前没有收割机,都是人工用镰刀割麦子,经常会有割不干净的,而且往一堆儿捆麦子的时候,也难免会有掉在地里的麦穗。因此,我们还是很容易就能捡到麦子的,只是顶着个大太阳,要一遍遍地重复弯腰的动作。捡上一会儿,手里捏不下了,就得抽出几根麦秆,绕着麦穗根部缠几圈,再拧几下,将它们扎结实,捆成一把子。边捡边扎,还要用随身带的麻绳,将先前捡好的麦子一把一把交叉束好,麦穗朝外,麦秆朝内,背着往前走。

在麦田里拾麦子,会不时碰到割麦子、收麦子、拉麦子的人。那时,年幼的我,尚不明白麦子丰收之于庄稼人的意义,只见他们一个个晒得黝黑,汗流浃背,但脸上都洋溢着笑意。所谓丰收的喜悦,我想最生动的诠释莫过于此吧。

      后来,年龄稍大一点儿,我也加入到割麦子的队伍中了。那时,父亲在一家工厂上班,下了夜班后带我们姐弟几个去割麦子。一开始掌握不了要领,经常是左手捊着一把麦子,等右手的镰刀上去后,不懂得使巧劲儿,半天割不下来,干着急。慢慢地能割下了,但是速度还是上不去,经常是父亲一个人割完一垄儿地,我们几个加起来还没父亲割得多。

有一回,大姐割麦子时不小心把手割破了,左手的大拇指被镰刀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顿时血流如注,我急忙陪着她到村里的卫生所里包扎。因为这次意外事件,那几天,母亲干脆叫我们几个呆在家里干活。

其实,我正儿八经地也没割过几次麦子,但是,割麦子的画面却永远留存在我的脑海里。灼热的太阳下,金黄的麦浪中,晒得通红的脸庞,草帽、镰刀、汗水,这一切叠加在一起,使我形成了关于勤劳和奋斗的最朴实的概念,并长久地影响着我。

如果说,割麦子和拾麦子,多多少少还有一点儿辛苦和辛酸的话,那么,关于打麦子的记忆就全是轻松与有趣的了。几亩地的麦子全收回来,堆放在院子里,堆成高高的麦垛,就等着打麦机能早点排上队打麦(也就是脱粒)了。

那时,打麦机比较少,有时要排好几天的队才能挨上。母亲天天守着收音机听天气预报,唯恐老天爷会下雨。印象里,我家打麦子老是在夜里。那时,只要看到母亲忙着炸油饼,做好吃的,我就知道要打麦子了,我们姐弟几个高兴得像过年似的。

通常是在半夜,打麦机轰隆隆地开进院子来,帮忙的邻居也来了一大群。院子里的灯泡也临时换成了大功率的,在暗夜里发出与平日里不同的亮光。我们姐弟几个负责从麦垛上往打麦机里运麦穗,还有就是往袋子里装麦子。谁都想到麦垛上去,结果,我一般都能如愿以偿。上到高高的麦垛上,将一扑一扑的麦秆接力似地运到打麦机里,再看到麦子一粒一粒飞溅开来,感觉好玩极了,我异常兴奋。

等打完麦子,晾晒麦子也是很有讲究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晒干归仓,就要抓紧时间找合适的地儿晾晒麦子,一般人家都是在自家院子里和房顶上晒。六月天晒麦子,要格外注意天气变化,通常是前半天还红日高照,到后晌就阴云密布,这时要反应迅捷,快速收拾,才能让辛辛苦苦收回来的麦子免遭雨淋的厄运。

相比割麦子的辛苦,晾晒麦子就没有那么多值得大书特书的细节了。随着一袋袋麦子晒干装进一个个大缸里,整个麦收季节的农活儿才算是真正告一段落。

后来,随着联合收割机的普及,收麦子变得异常简单快捷,几亩地的麦子,从长在地里的麦穗到晒到家里的麦粒,只需要一会儿的工夫就搞定了。麦收用时短了,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似乎也带走了许多如今的人们体验不到的乐趣。那是一种享受其中的乐趣,一种亲近自然的怡情,一种亲手收获的快乐,一种人生独特的况味。

家里已有好多年不种地了,有关麦收的话题也很少被提及。今天,路过一片麦地,不由地走进地里,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热火朝天的麦收时节。眼前的麦地刚被收割机光顾过,被割去的是成熟的麦子,又分明是儿时的记忆,留下的是整整齐齐的麦茬,又分明是日益浓密的乡思。



END

   作者简介:辛宇卉,山西省作协会员,守望人间烟火,觅寻岁月清欢,出版有散文集《烟火的味道》。微信:sxxyh999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