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们常说这么一句话,“人生所有的猖狂,最终都将以凄惨来收场。” 小蔡揣着家里那些年积攒下来的积蓄,跟着那个服务员女娃跑到了西安。他们俩根本就没有开饭馆,而是在伞塔路上租了个房子住了下来。先是逛荡了几个月,后来慢慢感觉老那样子下去也不是个事儿。毕竟他们带来的钱有限,经不住只出不进地折腾。于是,他把那个女娃放在家里养上,他自己去一个岐山臊子面馆给人家打工挣钱。 俗话说,乡下的扫帚进城三年都会成精。在小地方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女娃儿,跑到这繁华的大城市里,去人家那些亮堂堂的大商场里走一走,两只眼睛都不够用了,两条腿都不会走路了。看看那些衣服,就平平常常的一条裙子,五百块钱,还不搞价;一双还算差不多的鞋子,七八百,还说是打了折的。几次商场逛下来,女娃的眼花了神乱了心野了,小蔡带来的那么点儿钱,咋够这样花呢?饶是小蔡还好歹一个月能进点儿钱,还没能混到年底,他们俩的家当就快要空了。原来的时候宽进严出,感觉还能攒下些钱;现在是宽出细进,感觉钱咋这么不经花的。男人没了钱,就像车没了气,就像鬼被抽了筋。说话没有了当初的硬气,做事老有点心虚胆怯。有一天,女娃提出她要去一个商场上班,她说一个人挣钱供不住俩人花销。真的,你要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娃儿跟着你过紧紧巴巴的清苦日子,这咋可能呢? 女娃去一个家电营销处上班。来这里买家电的人,多是一些企业和单位的领导,一来订购就是成批量的。如果能签下一个单子,提成是很可观的。跟有钱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多了,人的心难免就会膨胀。特别是有了小蔡的比较,女娃儿越来越觉得小蔡充其量不过就是个小土鳖,在人家这些人跟前,简直没有一点儿比头。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要才没才。——女娃的心也慢慢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那一次有个企业经理来签了一批空调,是往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安装的,一下子就签下二十多台。这样的单子,让女娃儿对那个经理心怀感激。所以,当经理提出晚上一块儿吃个饭的时候,女娃儿诚惶诚恐又激动万分。应该是那个吃饭的场面改变了女娃儿的观念吧,自此以后女娃儿对小蔡的态度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看他啥都不顺眼了,看他干啥都没出息了。是的,一个开面馆的土老冒小老板,咋可能能比得上一个久经沙场又那么英俊潇洒出手大方的大企业经理呢?比较着比较着,小蔡就让人家给比较下来了。眼看着女娃身上的衣服一天比一天不一样了,每天早上的化妆品也不一样了。还真的是呢,人在衣服马在鞍。原先清纯本分的乡村妹女娃儿,穿上华贵得体的衣服后,一下子就成了洋气的城里靓妹,弄得小蔡心里老忐忑不安的。终于有一天女娃向小蔡摊牌的时候,小蔡傻眼了。人家女娃也算有点良心,给小蔡撇了两千块钱,说是要感谢他把她带到这样的大地方,让她开了眼界见了世面,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人生选择:“既然你不可能离婚跟我结婚,咱俩就到此为止吧!” 女娃儿的这些话说得柔声柔气的,但是却像锋利的刀子一样割在小蔡的心上。平心而论,人家女娃说的对着呢,出来这么长时间,他终于看清了这个世道:一个男人,混不出点儿名堂,就得乖乖的规规矩矩的,不要有什么花花绿绿的想法了。跟他这么个窝囊货,能有个啥出路呢? 女娃儿拧身飘然而去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受伤很严重。他蒙着头在出租屋里大睡了三天。等到再出来的时候简直就跟个鬼一样,头发也长疯了胡子也长疯了,人瘦了整整一圈儿,就像薄薄的一张纸片儿。好的一点是,这小子还算没有浑到家,这一刻头脑也清醒了:自己的世界不在这里,还得回家老老实实安安宁宁地侍弄自己的小日子。 小蔡提着行李包回到家门口,跪在父母跟前的时候,媳妇搂着娃又恨又疼地看着他,啥话都没说,眼泪只是止不住地流淌着。她们娘儿三个能说啥呢,小蔡带着那个女娃儿离开家的这些日子里,无论是公公婆婆还是娘家的父母,他们成天守在跟前都这样劝导她:“男人嘛,年轻的时候都有个胡疯张的时候。疯张够了,他就会乖乖儿地回来,也就知道跟你好好儿过日子了。” 如今,这个祸害算是回来了。尽管心里塞满了怨气和痛恨,但要真的跟他闹离婚,还真不是她的目的。从这一点上说,小蔡媳妇真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女人。她在面面儿上把小蔡晾了两个多月,才慢慢地跟他有了点儿交流。还真的像老人们说的,在外头疯了一圈儿的小蔡,如今回来乖巧多了。尤其在媳妇跟前,简直骚情得就像家里养的狗跟猫一样,各种肉麻的巴结各种花样的献殷勤。有时候,还专门骑着自行车带着媳妇赶集。村里人也都知道他前些时候弄的那些龌龊事情,看到他如此这般的在街道秀恩爱,也都会意地笑笑而已。 小蔡夫妇俩原先的那个面馆,早在小蔡跑到西安疯张不到半年的时候就已经塌伙了。面馆这生意,好可能就是因为一点,他们的面都是小蔡窝面醒面揉面擀面一手操作的。面食,尤其是手擀面软面,男人家力气大揉面揉得筋道,加之调面的时候各种调理就那么一点点儿窍道,味道完全不一样。小蔡弄出来的面吃起来愈外好吃,回头客非常多。他那么一走,老顾客来过两三回之后,就不再来了:换了人,面的味道不对劲儿了。现在,那个地方要拓宽,早已经拆除成了平地了,听说要弄一个转盘小广场。 过日子这还真是的,啥都平平稳稳顺顺当当的,也就啥都好好儿的。经过这么一折腾,一下子没有了营生,日子一下子就乱了节奏,各种问题也就都出来了。他们打算着再找地方开面馆的时候,先是找不下地方。找到地方了,试经营了好几个月,老是阴死火灭的,连正常花销都包不住。等于说他们俩人成天从早到晚地拴在那里,连个自己人工工资都挣不回来。生意不好了,人的脾气也就好不了了。媳妇有时候一想到小蔡带着那个女娃出去疯张,把那么多积蓄花了个精光不说,还把好端端个面馆给弄关门了,这纯粹就是个两头亏,所以不由得就会抱怨几句。小蔡自知理亏,又悔又气,在饭馆里也没有个好心情。怨谁呢?还不是自己个猪脑子,一时犯迷糊弄出个糊涂事情,把好端端个日子弄成现在这个样子。 一边在冷冷清清的面馆里熬着,小蔡夫妇俩一边也在焦急地寻找着更好的出路。娃大了,花钱的地方多的多了。旁的不说,单单俩娃周末去补习班的补课,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是怪了,他们俩那个时候没好好念书,现在俩娃也是一样,那么聪明,但是就是不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俩娃的数学跟英语都要补课,要不然在学校根本跟不上趟子。看着娃现在念书的那个样子,他们俩终于后悔自己当初的幼稚了,如今又落到俩娃的头上,整得他们白天晚上地发熬煎。 农村人有句这样的话,“人,生就一个丫鬟的身子不可怕,可怕的是还要有个小姐的命。”小蔡大概就是这样的吧,丫鬟的身子小姐的命,老不安分,弄得自己寻找到了这样的境地。 ![]() |
|
来自: 新用户3134eDv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