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快的人,不是熬夜,而是找到这个时段

 五千风雨 2023-04-25 发布于浙江

文 | 叶伟民

写作的敌人不少,常见的有两个:一是好高骛远,总是策划一时爽,最后自我劝退;另一个是时间管理,没有分配好创造力,把垃圾时段留给写作。

我有不少学员,每次课后练笔总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最后只交上来三言两语。我问原因。他说太忙,又上班又陪娃,好不容易睡前有那么丁点时间,又盯着屏幕发呆,愣是憋不出来。

我深表理解和同情,甚至敬佩。谁的生活不是一团麻?还能自我加压,打着瞌睡来写作,本身就是不服输的人。

但是我们与生活的角力也要有技巧。当大大小小的事向你涌来,你扑腾半天,眉毛胡子一把抓,剩下那点时间再提笔,自然非常被动——时间很轻易就将你反杀。

究其原因,有人觉得是不够潇洒之故,若是全职写作就好了。我说未必,不是家家都是拆迁户,面包还是要挣的。事实是,很多作家终其一生都不是全职写作者。

文章图片2

卡夫卡

例如卡夫卡,他的正职是保险公司职员,正儿八经的朝九晚五上班族。下班后先睡上一会儿,晚上写。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却相反,她是典型的“晨型人”,她有工作,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只能往凌晨偷时间。她凌晨4点起来,孩子醒了才停笔。

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也差不多,每天凌晨醒来,从5点半写到8点半,然后去邮局上班,而且每周至少打猎两次。在这种生活规律下,他在35年内写了49部小说。

解决了兼职写作的可能性后,我们再来看“黄金时段”的问题。

我们一天的创造力不是平均分布,而是曲线变化的。黄金时段要留给最难且最重要的事,例如写作。

“劳模作家”村上春树有张“魔鬼日程表”。每天凌晨4点起来,泡杯咖啡,一直写到上午10点,目标是完成10页稿纸,约4000字(日文啰嗦,折合汉字要少些),写不完就饿着。

文章图片3

村上春树的日程表(网络图片)

将一天的黄金时段留给写作后,午、晚两个餐点前后的“垃圾时间”,他就用来处理杂务,收拾、做菜、喝点啤酒;其他时段就留给运动、阅读和听音乐。

他这样做的理由是:对一项长期工作来说,规律性极其重要。

人与人的习惯差别很大。像波伏瓦,她的黄金时段就不是连续的,上午10点开写,至中午1点结束,然后去见朋友,下午5点接着写,一直到晚上9点。

还有路遥,写《平凡的世界》时中午起床,写到凌晨,常常四五点睡。后来他将这段经历写成创作回忆录《早晨从中午开始》。

不过,观念在变,这种以健康换作品的方式,也为更多写作者所警惕。现在,规律、稳定、匀速的写作节奏更受欢迎。

你呢?找到自己的黄金时段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