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掌握了道,也就掌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大智若愚wxy 2023-04-26 发布于重庆

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或者说,“道”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下去。如果把这些观点由此推及到人间,就是告诫我们要从“道”的原则出发,并常要能“处下”、“居后”、“谦卑”,即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侯王。

文章图片1

老子认为,“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任自然。这些观点,都是讲“道”可以名为“小”,也可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统治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

就存在维度而言,有无的同一性是道的本源性的规定,而所谓阴阳的同一性只是次要的规定。“万物负阴而抱阳”中的阴阳并不能等同于本源性的有无,不如说它们是在有中的进一步区分,亦即作为阳的有和作为阴的有,从而成为了有的两种模态。在阴阳的区分中,本源性的无被排除掉了。

与此同时,作为无的有也隐而不现。但是有无的关系经常被阴阳关系所代替,这样道不是成为了有无之道,而是成为了阴阳之道。然而阴阳之道必须回复到有无之道中去。唯有如此,阴阳才能从有无的生成中获得力量,并成为有的两种模态。

不过,老子所理解的道的存在即虚无和一般意义的有与无不可轻易混淆。按照惯常的理解,道的存在即虚无是形而上的,而一般意义的有与无是形而下的。形而上的存在即虚无超出了天地及其万物。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但有生于无。这里的有就是无。但形而下的有与无却在天地及其万物自身之中。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里的车轮、器皿和窗户中的有无是天地间万物之中的有与无。它们只是万物内自身的区分。有作为一个物,不同于一个作为缺失的另一物亦即无。无在此表现为空无。它看起来无用,但却服务于有。

尽管作为道的无自身无法规定,但它却显现出来。它的显现活动不仅是与万物相区分,而且是与在万物之一的意义上的无相区分。因此无的显现正是它的否定,亦即对于万物的否定。然而,因为无不是作为某物去否定另一个某物,所以它实际上无法如同某物那样显现出来。这里不如说,它在自身的显现中自身遮蔽,亦即所谓的道隐无名。

“道隐无名”说的是本质规律潜藏于无名世界。世界的本质规律只有借助真我去把握,自我是无法直接认识的。无名,是说无形世界的名象无法以有形世界的名称、概念来规定。

大道虽然隐而无名,但是也只有大道才能赐予我们人生的大智大慧,用以成就天地之志。

不过,无自身对于万物的否定是次要的,根本的是无对于自身的否定。只有在自身的否定之中,无才能成为无自身,否则它将成为万物之一的特殊形态,亦即与有相对的无。在无自身的自我否定中,无一方面保持了与自身的同一,另一方面也确定了与自身的差异。

于是,无自身的否定正是无最本源性的生成。在这种意义上,无自身不是死之无,而是生之无,这样它才是道的本性。因为无是生成,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以虚静生动,形成万物。

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道就必须以理解为生。生不是片面的有,也不是片面的无,而始终是有与无的对立。一方面,无转化为有,于是,有不是从另一个有中生成出来,而是从无中生成出来,也就是从自身中生成出来。因此,它自身就是开端,就是基础,就是根据,就是排除了一个基于本源的开端。

另一方面,有回归于无,它不固守于自身,停止于自身,而是在向无的回复之中开始了新的有的生成。据此,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只有通过有与无永远的对立和转化,才有所谓的生生不息。在这种意义上,有与无的同一性成为了在自身之中的循环。

道自身的生成具体地表现在它创生万物。于是,老子认为道是天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道虽然不同于天地万物,但并不意味着与它们完全隔离。相反,道与天地万物发生关联。这种关联形象化为母子关系。道是天地之母。天地为道之子。

文章图片2

母子关系首先是一种生育关系。“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是虚无的,同时是神奇的。作为如此的道永恒生成。道如同神秘的母性生殖器官具有生育功能,它作为本源之地而生育了天地。生育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制造。生产者和被生产者往往是分离的,但生育者和被生育者却是密切相连的。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正是如此。道在天地万物中显现自己。

老子是圣人,他虽然可能不是第一个得“道”的人,但是他却是第一个讲“道”的人,他将“道”广播天下,希望天下人都能得“道”。但老子没有强迫我们的意思,只是他把他的思想和对“道”的感悟自然而然地说出来。

老子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因为他所传播的大道是同一的,他的一切行动都与大道的德性相同,是无为而为。老子让我们看到了人应该合乎自然大道,那样就不会有执着心,也不会因强行作为而招灾惹祸,自寻烦恼了。

当我们同于大道的状态后,自然也会像大道一样与万物融为一体,那时我们即是万物,万物即是我们,我们还何愁不知与不能呢?但是我们是有缺陷的,那就是我们总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是不同于其他事物而自成一体的,是不可能与万物同等的,因此一直在想如何能战胜自然摆脱自然对自己的束缚。其结果就像口渴了要喝水,肚子饿了一定要吃饭一样,是不可能违逆的,因为人类也是自然的一员,口渴和肚子饿也属于自然规律。

其实,自然规律根本就没有想约束人类,它的一切都是自然而为的,就像人长眼睛是用来看东西,长耳朵是用来听声音一样,都是自然而然的,只是人类自己有了分别心,认为自然规律,在控制自己,于是拼命想甩掉这个包袱,但是又甩不掉,就像我们不能让眼睛听声音让耳朵看东西一样是不可能改变的事实。为此,我们总在自寻烦恼,总在自找痛苦。

古时候,有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七十种语言的鸟。"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

"你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听完我就会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鸟说道,"做事后不要后悔。"

"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说完,鸟对猎人说:"放我走吧。"于是,猎人信守诺言,把鸟放走了。

这只鸟飞起后落在一棵大树上,像猎人大声喊:"你真是个笨蛋!你放了我,可是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这个猎人听后非常后悔,很想把这只鸟再捉回来。他跑到树下开始爬树。但是,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了下来,并且摔断了双腿。

文章图片3

鸟嘲笑他说:"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走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而你却相信我这样一只小鸟嘴中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如果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去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试图爬上这棵大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说完,鸟飞走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住这只鸟的忠告。

其实大道也给了我们这样的警示,告诉我们做事要合乎自然法则就会与自然相通,知道天下万物是分类的,它们的发生、发展、结局都是自有规律的。我们只需一心守住自己,让自己的心变得清静,让这颗清净的心与道融为一休,那我们就可以众一件上推智其他所有的事,就可以从自己身上推知其他人。这样我们还用出门吗?我们还会四处乱闯吗?我们还会像那个猎人一样犯错误吗?

从道生万物出发,老子描述了宇宙和世界的生成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生万物既不同于上帝创造天地与人,也不同于绝对精神将自身外化为自然世界,而是显现为世界自身生成的过程。但如何描述这个过程?

老子采用了一、二、三等的数字化的扩大和递增来说明这一过程。对此,人们试图将一、二、三作出具体的规定,给予一个具体的名称。但这可能陷入穿凿附会的危险境地。事实上,老子借助于一、二、三不过表明,道生万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杂多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除了有生于无之外,阴阳的分化、互动和转化也是关键性的。它给万物赋予了具体的存在形态。但在道生万物的过程中,除了道自身之外,还有德、物和势等都共同发生作用。

因此,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尽管万物的形成依靠多种因素,但道是最根本的。道不仅生育万物,而且还培养它们,看守它们。

为了领悟圣人的教诲、体验道的本质,可以不出门户、不望窗外、不去漫无目的地傲漫。他的话是极其富有哲理的,他是让我们用来体悟得道的重要性,不是让我们足不出户,死板地执行的教条。

有的学者没有认识到这点,就批评老子的认识论是彻头彻尾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论着,都要引"不出户,知天下"作为论据,这样的认识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老子是一位博学多识的人,他有着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老子是极富智慧的人,是天才的哲人。他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事都要经过本人的实践才能认识,那是不可能的,因此重视理性认识,间接认识。"不出户""不窥牖"这类极而言之的强调手法,从古至今都是普遍应用的。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弄巧成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是圣人,不能做到和大道同步,无法合乎道的德行;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会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甚至妄想,所以常常与大道背道而驰,最后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会南辕北辙距离目标越来越远。一提到南辕北辙,一般人都认为只有傻子才会干这样的事,其实不然,脑子正常的人也常犯这样的错误,我们常常自以为很聪明,所以总爱投机取巧。

历史上许多大军事家远古的如姜尚、孙子、司马穰等,中古的如张良、诸葛亮、李靖等,在出任主帅,之前几乎没有打过仗,但指挥起千军万马来,却潇洒自如,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们都是以小知大,以近知远,通灵宇宙之道的人。

实际上,天地万物无论其种类有多少,内部组织结构有多么复杂,都离不开一个“道”字,都离不开一个“理”字,掌握了这个“道理”,也就掌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