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中茅台”调研记

 快乐者生存 2023-04-2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家家户户均为自建四五层以上的高楼,有一楼之宽敞车库,有上下电梯,它们紧紧挨着,并无时无刻不在重修重建中,仿佛要竭尽所能利用所有的空间。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春茶正当时,你可品否?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全国各地春茶集中采摘和上市的月份。河南的信阳毛尖、杭州的西湖龙井、苏州的碧螺春、福建的白茶、云南的普洱,光听名字就春意盎然了。

调研数据显示,2022年超九成中国消费者有喝茶经历,每天喝茶的占47.5%,一周喝两三次的占43.8%。

图片

煮茶间隙,品茗论道,难免调侃中国的茶问题。

吴老师两年前写过《谁将成为“茶中茅台”?》,发出过代表性的感叹:“白酒业巨子林立,还出了两家万亿市值的公司,然而,你报得出几个茶企的品牌?”

两年过去,问题仍在。不过也可以发现茶行业后劲十足:茶叶市场规模正以每年8%—11%的增速增长,2023年预计有3511.8亿元。白酒市场2023年预估规模是6488亿元。但后者近五年里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只有1.64%。此外,备受瞩目的A股“茶叶第一股”也蓄势待发。

图片

4月中下旬,小巴来到了如梦如歌的云南西双版纳的普洱核心产区,试图揭秘一种颇受关注的“茶中茅台”——老班章。

图片

你见过100年、500年以上的古茶树吗?

它扎根于降雨充分的高山热带森林腹地的斜坡之上,因巨大乔木的遮掩而不为世人知,自身也已成长为大腿粗般的小乔木。高山里的哈尼族自古以来就采取不修剪、不施肥、不打药的“自然管理法”,最大程度保存了茶叶的天然味道。

你品过价格10000元以上/每饼(357克)的普洱茶吗?

它刚从古茶树的枝丫上被茶农掐下,由富有经验的炒茶师傅完成杀青、揉捻、理条的初制流程,茶色浅黄清亮,入口微苦,但马上化开,回甘悠长。

“相当霸气啊!”资深茶客总用“霸气”一词作形容。在茶叶口感中,能用这个词形容的寥寥无几。

这是小巴在被誉为“中国普洱茶第一村”老班章村的初观察与体验。

图片老班章村全貌

老班章村位于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腹地,海拔1700米左右,从县城开车到村子里,需一个半小时,且一半以上的路程是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地理位置不可谓不偏,沿村建设也颇为落后。

但进入老班章村后,立刻会对满眼的一切感到惊讶不已:人员齐备的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设点于村口,家家户户均为自建四五层以上的高楼,有一楼之宽的车库,有上下电梯,它们紧紧挨着,并无时无刻不在重修重建中,仿佛要竭尽所能地利用所有的空间。这些都表明了该村非凡的富裕程度。此外,村内还有多家饭店与零售店,它们解决了山区的消费难题。

这是因茶而兴的村庄。

云南占有全国97%的古茶树,老班章村为核心地带之一。其今年的古树春茶报价在10000元—30000元/公斤,高高地立在普洱茶细分领域的顶端。

老班章村所在的西双版纳勐海县,也被誉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等指标均为全国县级第一,全县80%人口涉茶业。老班章村是其中佼佼者。

通常来说,普洱茶在全国六大茶类之中,被视为更富有收藏和升值价值的存在。

艾媒咨询2022年调研数据可以佐证:送礼时,中国消费者最偏好的茶叶是普洱茶(64.2%),其次是红茶(40.1%)。

一位十多年茶业资历的山东籍企业高管深耕过绿茶、红茶、岩茶、普洱茶等市场,他对小巴说:“普洱茶的经营特点是适合于长线运作,因为它可以长期存储,越久越有收藏价值,口味也越佳。受众圈层稳定,偏高端。”所以,经销商喜欢考虑备未来三五年的货。对比来看,绿茶、红茶等茶叶“销量冠军”均不耐存放。

一言以蔽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老班章村的产品及品牌建设,观察中国茶企的商业化,尤其是品牌高端化程度。这是中国茶品真正成为“茶中茅台”的必由之路。

图片

和茅台用二十年时间从白酒企业中脱颖而出类似,老班章村的古茶树也在近二十年完成从寂寂无名到天下闻名的历程。普洱茶原本不论山头、不谈树龄,如今产地和树龄已成为核心指标,这彻底改变了老班章村的面貌。

图片

“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把好的东西给挑出来了。”一位普洱茶资深人士认为,这是消费升级的体现。比如古茶树发芽比一般茶树晚,能积累更多养分。

谈中国茶,不可避免要提到茶叶真伪好差纷乱不明。

一位读者曾给我们留言道:“作为一个消费者,买茶最大的顾虑就是价格没有标准,好茶坏茶分不清,茶室都是看人下菜。记得去斯里兰卡玩的时候,买了好多红茶回来喝,因为超市里所有的红茶都有标准定价,丰俭由人,然后你问当地人或者百度,也可以很快就了解到各个品牌的档次,即使我不懂茶,也可以放心购买。”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茶行业“小散乱”。比如2021年勐海县茶叶经营主体6206户,规模以上茶企只有18户。

老班章村也有一个典型现象:村里络绎不绝地有全国茶企在老班章村进行“打卡式”的营销,或组团旅游拍照,或从茶农手中买走一小部分鲜叶、炒制成品,抑或签约单株或几株古茶树一年的采摘权。这些合理行为最终被作为企业夸大宣传之用,甚至为售假做铺垫,导致市场上充斥海量的各式各样的“老班章”。

实际上在老班章村内建有工厂的外来茶企只有两家,它们收购了每年鲜叶产量180吨左右的大部分。

苏州阳澄湖的“洗澡蟹”现象众所周知:海量的外来螃蟹在阳澄湖过夜后改头换面为“阳澄湖大闸蟹”。类似的现象在全国知名的农产品产区屡见不鲜,严重破坏了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形象。

毋庸置疑,对于农产品产地、农产品企业而言,源头管理和建设无疑是最关键的发展抓手。若非如此,难以长久及输出核心品牌力。讲山头、谈树龄的普洱茶尤其如此。

在可控范围内,老班章村显然在尽力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老班章村入口处有牌楼和匾额,迎八方来客,但门口并不是自由出入的,每天都有民兵在内的不少人在执行安检工作。主要原则有“外茶不入村”“外车外人入村需村民出村带领”等。

图片

村里也有一些管理办法。比如,茶农如与茶企签约,自己及其家人就不可炒茶制茶,以此优化市场秩序;茶企无法采取“买断”的手段垄断当地茶市,控制权依然牢牢掌握在茶农与村组集体手里;严格限制外来茶企在当地设厂,二十年来只有两家,非极端信任,有钱无门。

图片

站在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的澜沧江沿岸怀古:

东南亚最长的一条河叫湄公河,它的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澜沧江自青藏高原始流,盘踞在云贵高原,横穿西双版纳,千百年来滋养着沿岸的古茶山。澜沧江最早的原住民古濮人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开启了后来中华博大精深、享誉世界的茶文明。

小巴不禁思考,用什么传承这份祖先的厚泽?这当中自然没有坐享其成,更多的是脏活累活。

小巴发现,在云南普洱茶业,外来茶企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它们往往成为投资运营、建立行业标准每个行业发展初期,龙头企业标准就是行业标准、对外营销推广的活跃力量。

我们这次调研的福建茶企华祥苑,二十年前涉足云南普洱茶,有二十年普洱茶经营管理经验。在全国茶业里,福建人常是一股呼啸而至的旋风。

这背后传递了一个信息,也是老班章村的现状:茶农、村组集体往往缺乏原始资本积累和企业经营经验,投资、运营、推广等仍然需要借助品牌茶企的力量。

上述的山东籍企业高管说过一个故事:“前年有个客户找我想变现手上几十公斤的老班章,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转了几手,存放品质也不敢保证。这东西谁敢要呀?”

华祥苑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认为,老班章的高端品牌建设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 首先,每一片茶叶必须源于老班章村内的古茶树;

▶▷ 其次,必须有大茶企品牌背书,否则难辨真假,很难在市场自由流通;

▶▷ 第三,大企业必须有完整稳健的供应链,包括现代化的全流程生产存储的品控体系,尤其是全流程的可溯源保真机制,以及成熟的销售渠道等。

因不可多得的机缘巧合和与老班章村的长期发展理念契合,华祥苑在2021年成为老班章村的唯二的外来茶企之一,拥有四千平米的工厂和村内的SC认证(食品生产许可证)。

图片

这是一家“另类”的多品类茶企,拥有建立在名茶原产地的八大茶庄,涉足全国六大茶类,现有超3200家遍布全国省份的终端门店,在全国颇具知名度。

不可否认,当顶级的普洱茶原产地与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端茶企通力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壮大普洱茶高端产品及品牌。

华祥苑还有近二十年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包括2006年联合国丝绸之路活动中推出“丝绸之路纪念饼”;2015年与钓鱼台国宾馆签订战略合作,成为普洱茶供应商;茶品曾有13次出现在我国外交茶叙会上;在国际交流频繁的上海外滩建有1000平方米的华祥苑旗舰店。

“想要做好中国茶,关键在于推广普及中国茶文化。”华祥苑像曾经年轻的茅台一样,牢牢地抓住了品牌升级的关键。

当富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强辨识性、稀缺性、极高的品质、可观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集中于老班章,老班章是否就是名副其实的“茶中茅台”了呢?

归途时,感慨老班章村的崛起神话,思绪又不由得飘向了重叠的山脉之中。

图片

本篇作者 | 林波 | 当值编辑 麻酱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